![]()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Apr 2010
文章: 39
|
[分享] 新舊零件混種的愛妻二代機2600K服役(圖爆多,慎入)
本人LGA775工作機已經用了2年,主要用途是影像處理、影片轉檔,加上玩玩第3人稱射擊或賽車Game。
看著INTEL新推出的LGA 1155產品效能不錯,趁過年前鐵了心衝頂,跟隨版上許多人的腳步,把E8400工作機升級至愛妻二代機。為了可以大玩山地橋處理器超頻,照著其他大大指示下買K版,直接攻頂買2600K!!! 這次升級並沒有把整部工作機砍掉重練,自認保留了幾項堪用零件,一代老卡NVIDIA GTX280、海盜DDR3 1600記憶體、梭魚10代 320GB,把升級預算做最有效利用,間接也促成購入32nm製程的Intel Core i7-2600K CPU。 ▼ 上一部P45升級後的多於零件 ![]() 問了幾家店家,i7-2600K CPU要跟板子一起買,後來索性上拍賣購買ES版的i7-2600K CPU,出走九張小朋友。 板子是看了版上的P67A-UD3P主機板開箱文,問了朋友似乎也沒有像某些板子有蝦密EFI BIOS災情傳出。板子規格還蠻和我,反正本身也不玩雙卡,又有4組USB3.0,問問價格還在可接受範圍,就決定這張了。 CoolerMaster 三寶的話,也是在版上看了幾篇開箱介紹。先說V6GT散熱器,想想2600K玩超頻的話,散熱器也不能太差,那這顆散熱器的評價不差。 電源供應器是早就想改用模組化,方便整理機殼內部線材,問題是模組化電源供應器瓦數都不低,這顆瓦數不會太浪費,我想或許之後升級更高檔顯示卡,或多接2-3顆硬碟,才能充分利用這顆電源供應器。 至於,HAF 912 Advanced機殼部分,黑化外觀不是主要因素,而是考量有USB3.0面版,而且內部空間可以容納GTX280長卡,機殼深度也裝的下V6GT散熱器。 ▼ 這次升級Intel Core i7-2600K CPU、技嘉P67A-UD3P主機板,以及CoolerMaster 三寶:V6GT散熱器、Silent Pro Gold 600W、HAF 912 Advanced,用了10張小朋友換4樣物品。 ![]() 來看新敗入零件部分吧∼ ※P67A-UD3P主機板: ▼ 黑色ATX主機板規格,大小是30.5公分x 24.4公分,相關用料有全日系固態電容、低電阻式電晶體,以及亞鐵鹽芯電感。主機板左上方擁有8Pin電源輸入,採用12相供電部分,採用通過英特爾規範認證的Intersil VRD12控制晶片,以及低電阻式 Driver-MOSFETs 電晶體。 主機板左下方有1個支援x16運作規格PCI Express x16插槽(PCIEX16),1個支援x4運作規格PCI Express x16插槽(PCIEX4),3個支援PCI Express 2.0規格PCI Express x1插槽,2個PCI插槽。注意2個PCI-E 2.0 X16支援2Way CrossFireX技術,頻寬為X8+X4。PCIe x1插槽與PCIEX4插槽共享頻寬,所以當PCIe x1插槽安裝擴充卡時,PCIEX4插槽僅能以x1頻寬運作。 Realtek RTL8111E網路晶片 Realtek ALC892晶片,支援8+2聲道與Blu-Ray Codec技術 主機板右上方4 X DIMM DDR3,支援DDR3 2133/1866/1600/1333/1066 MHz,DDR3最高容量支援到32GB。 主機板右下方2 X 白色SATA 6Gb/s插座,4 X 白色SATA 3Gb/s插座,P67晶片提供兩種插座可以支援 RAID 0,RAID 1,RAID 5及RAID 10。一旁有DualBIOS,支援3TB開機硬碟設定,不需要進行磁區分割便可以直接支援使用。 ![]() ▼ 2盎司純銅電路板設計的主機板背部,肉眼看不出來啊! ![]() ▼ IO: P/S 2為共用設計 8 X USB 2.0(黑色) 2 X USB 3.0(藍色) 2 X RJ-45網路孔 1 X S/PDIF同軸輸出插座 1 X S/PDIF光纖輸出插座 6 X audio孔 主機板內建兩組Renesas D720200晶片,最多支援4組 USB3.0,其中兩組必須需經由排線從主機板內USB3.0插座接出。P67晶片組最多支援14個USB 2.0/1.1連接埠,其中8個在後方面板,6個一樣需經由排線從主機板內USB插座接出。 ![]() ▼ 配件內容物有說明書、簡易安裝手冊、驅動軟體CD、SATA線材…. ![]() ※V6GT散熱器: ▼ 6根ø6mm V型熱導管設計的V6GT散熱器,重量約939g,高密度鋁鰭片增進散熱面積,金屬部份均以鍍鎳加以抗氧化處理。搭載雙12公分PWM風扇(PWM設定時的風扇轉速 800 – 2200 RPM ),風扇平均壽命40,000hrs,風扇噪音約15– 38 dBA,散熱器頂部有三色可調LED設計。 ![]() ▼ 散熱器底部銅底鍍鎳處理 ![]() ▼ 配件包內容物附了說明書、散熱膏….,連INTEL、AMD全系列腳架背板/螺絲/扣具/都有了。 ![]() ※Silent Pro Gold 600W: ▼ CoolerMaster推出有著金牌認證的Silent Pro Gold 600W,提供五年保固。Silent Pro Gold 600W支援最新的ATX 12V V2.3標準規格,單組+12V輸出高達48A,支援OVP/UVP/OPP/OTP/SCP/OCP多重保護設計,具備主動式PFC,搭載12公分靜音風扇,支援當電力負載達50%以上自動提高風扇轉速。 ![]() ▼ 模組化電源供應器,24PIN和CPU 8PIN直接做在POWER上,每組線材加上黑色尼龍編織網包覆。 ![]() ▼ 詳細規格標示,自動調整全球適用電壓(AC100V∼240V、50Hz/60Hz),單一12V的設計,可以輸出576W,其餘電路加總才達到600W。 ![]() ▼ 黑色尼龍包收藏AC電源線、S-ATA接頭、周邊4-Pin接頭、PCI-E 6/8-Pin顯示卡專用模組化的線材。每組模組化的線材外觀是扁平式,接摸組化的插孔用顏色分辨做防呆。 ![]() ※HAF 912 Advanced機殼: ▼ 前面板支援2個USB3.0的HAF 912 Advanced機殼 ![]() ▼ 4大6小的黑化透側版機殼,寬 / 高 / 深為230mm x 480mm x 496mm,支援Micro-ATX / ATX規格主機板。前面板是可拆卸式的全網孔面板。機殼的IO埠有電源 / 重置鍵 / HD / AC97音效 x 1 / MIC x 1 / eSATA x 1 / USB 2.0 x 2。 ![]() ▼ 前面板下方使用一顆20公分LED紅色大風扇,風扇轉速達700RPM,風扇噪音為19dBA。 ![]() ▼ 機殼背部有12cm風扇,採後吹運作,風扇下方預留兩個水冷孔,水冷孔一旁小圓孔是前面板2個USB3.0連接線材專用,擴充槽有7+1個,下置式Power設計。 ![]() ▼ HAF 912 Advanced機殼上方使用一顆20公分大風扇,採上吹運作,風扇轉速達700RPM,風扇噪音為19dBA。這裡也可以更換安裝2組45公分散熱風扇。 ![]() ▼ 內部空間提供4組5.25吋擴充槽的免螺絲設計,以及6 顆3.5吋硬碟抽取式設計,同時加設1個獨立的2.5吋硬碟的專用空間。內部的整線方式採背板走位。 ![]() ▼ 兩組3.5吋硬碟架可以同時容納6 顆3.5吋硬碟,其中一組可以拆下或橫向裝。 ![]() |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Apr 2010
文章: 39
|
▼ 3.5吋硬碟架拆下,1個獨立的2.5吋硬碟的專用空間可以放上,妥善利用機殼內部空間。
![]() ▼ 打開配件包,Speaker/黑色束線/5.25吋轉接架/防盜擋片/SSD轉接架/好用的銅柱鎖。 ![]() ※組裝: ▼ 耗上大半天來組裝到完工。 模組化電源真的讓機殼內部簡潔許多。 機殼邊緣處理相當不錯,各項線材走HAF 912 Advanced背部,但別綁在一起,最好分散點,不然側版會蓋不上,或是側版蓋上後,表面都鼓起來。 兩組SATA 6Gb/s插座被GTX280卡住,難道SATA 6Gb/s插座不能往後設計嗎?真是殘念!先接到SATA 3Gb/s插座使用,過幾天還得來買轉90度接頭設計SATA連接線。 檢查連接線材、電源、風扇等細項有沒有接錯。 ![]() ▼ 2個USB3.0連接線材穿過專用孔,連接P67A-UD3P主機板背板IO兩組USB3.0插座。 ![]() ▼ 按下開機鈕那時,愛機通電啟動成功,好感動啊!!!!! ![]() ▼ 拍拍V6 GT運作閃光 ![]() ![]() ▼ HAF 912 Advanced機殼上方的橘色燈 ![]() ※測試上菜: 簡述這次的測試硬體規格: CPU:INTEL I7 2600K (Turbo Boost運作) Memory:COSAIR XMS-1600 CM3X2G1600C9DHX 9-9-9-24 HDD:Seagate 7200.10 320G VGA:MSI N280GTX-T2D1G-OC Driver Version:NVIDIA WHQL 266.58 Display:1920 X 1200 Cooler: V6 GT Case: HAF 912 Advanced System:Windows 7 Ultimate 64-bit 這組COSAIR DDR3記憶體模組標示可以上DDR3 1600MHZ,不過使用至今,沒上過DDR3 1600MHZ。現在換到這部新舊零件混種的愛妻二代機繼續服役,試過手動上DDR3 1600 MHZ時,卻會讓系統不穩定,後來改到DDR3 1333 MHZ運作才沒任何問題。這下子,還是沒體驗到高速DDR3 1600MHZ。 ▼ 測試硬體資訊 ![]() ▼ Win 7效能等級評等結果 ![]() ▼ PCMark 05軟體的測試 ![]() ▼ 3DMARK VANTAGE X模式下 (物理加速為關閉狀態) ![]() ▼ 3DMARK 06 1920*1200模式下 (物理加速為關閉狀態) ![]() ▼ Nuclearus Multi Core V2.0.0 ![]() ▼ Fritz Chess Benchmark ![]() ▼ wPrime ![]() ▼ Hyper PI程式 32M ![]() ▼ PeformanceTest 7.0 ![]() |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Apr 2010
文章: 39
|
▼ Sandra 2011版軟體的兩個處理器項目之測試結果
![]() ![]() ▼ Sandra 2011版軟體的記憶體頻寬測試 ![]() ▼ CINEBENCH R10版軟體測試 ![]() ▼ CINEBENCH R11.5軟體 ![]() AIDA64的CPU測試 ▼ SANDY BRIDGE的記憶體控制器部分 ![]() ▼ Read ![]() ▼ Write ![]() ▼ Copy ![]() ▼ Latency. ![]() ▼ CPU Queen ![]() ▼ CPU PhotoWorxx ![]() ▼ CPU ZLib ![]() ▼ CPU AES ![]() ▼ CPU Hash ![]() ▼ 太空戰士12測試,畫面解析度為1920 x 1080 ![]() ![]() ▼ 快打旋風4,畫面解析度為1920 x 1200 ![]() ![]() ![]()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Apr 2010
文章: 39
|
▼ HAWX2的DX10模式測試,畫面解析度為1920 x 1200
![]() ![]() ![]() ▼惡魔獵人4的DX10模式測試,畫面解析度為1920 x 1200 ![]() ![]() ![]() ▼失落星球2的DX9模式測試,畫面解析度為1920 x 1200 ![]() ![]() ![]() ![]() V6 GT、Silent Pro Gold 600W檢測:執行3DMARK VANTAGE X模式期間,利用HWMonitor Pro 1.16軟體監測。底下分別列出各路電力表現與CPU4核心溫度。 ▼ 3.3V部分 ![]() ▼ +5V部分 ![]() ▼ +12V部分 ![]() ▼ CPU VCORE部分 ![]() ▼ CPU電壓部分 ![]() ▼ I7 2600K的核心一溫度 ![]() ▼ I7 2600K的核心二溫度 ![]() ▼ I7 2600K的核心三溫度 ![]() ▼ I7 2600K的核心四溫度 ![]() 陸陸續續跑完上面測試與遊戲,最後來個LinX 0.6.4燒機 ▼ 20圈測試,花6分35秒完成 ![]()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Apr 2010
文章: 39
|
------------------不加電壓,拉K超頻------------------------
既然一次攻頂買I7 2600K,對於不鎖頻特性肯定是要善加利用。但我心臟不如板上神人那般地加電壓超5G,萬一CPU超壞可是會哭哭!!所以在CPU電壓不增加設定下,C1、C3、C6、EIST設定都關閉,慢慢地增加CPU倍頻。 ▼ 多次嘗試之後,CPU倍頻至47X已經是極限,CPU速度達4.6GHz。 ![]() RUN!RUN!CPU相關測試唄∼ ▼ Win 7效能等級評等結果,CPU方面多0.2分 ![]() ▼ PCMark 05軟體的測試,CPU方面多3618分 ![]() ▼ 3DMARK VANTAGE X模式下 (物理加速為關閉狀態),CPU方面多7522分,GTX分數沒增加。 ![]() ▼ 3DMARK 06 1920*1200模式下 (物理加速為關閉狀態),CPU方面多2166分 ![]() ▼ Nuclearus Multi Core V2.0.0 ![]() ▼ Fritz Chess Benchmark ![]() ▼ wPrime ![]() ▼ Hyper PI程式 32M ![]() ▼ PeformanceTest 7.0 ![]() ▼ Sandra 2011版軟體的兩個處理器項目之測試結果 ![]() ![]() ▼ Sandra 2011版軟體的記憶體頻寬測試 ![]() ▼ CINEBENCH R10版軟體測試 ![]() ▼ CINEBENCH R11.5軟體 ![]() AIDA64的CPU測試 ▼ SANDY BRIDGE的記憶體控制器部分 ![]()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Apr 2010
文章: 39
|
▼ Read
![]() ▼ Write ![]() ▼ Copy ![]() ▼ Latency. ![]() ▼ CPU Queen ![]() ▼ CPU PhotoWorxx ![]() ▼ CPU ZLib ![]() ▼ CPU AES ![]() ▼ CPU Hash ![]() ▼ 來個LinX 0.6.4燒機,20圈測試,花5分22秒完成,減少1分鐘。 ![]() 老卡GTX280用來玩多數DX9、DX10遊戲還是很不錯,但硬碟可就力不從心,暫時考慮採買INTEL X25-M 120G G2+WD 1TB綠標硬碟,那梭魚10 320GB應該是要更換,轉當備用硬碟。 現在用USB外接光碟機在幾台電腦之間抽換,下次想要來買Pioneer BDR-S05XLB藍光燒錄器專給愛妻二代機使用。先前沒跟到PC home購促銷,只好繼續等待!!! 愛妻二代機有USB3.0介面,應該會考慮買入USB3.0外接盒。電腦商場有看到某些白牌外接盒,適合升級手邊老硬碟,但沒看過版上有人分享這類外接盒,也就不敢貿然下手。 歐耶~愛妻二代機升級路還有得走!! 2600K果然如板上多位大大所言:山地橋處理器要超頻就選它。超頻體驗跟先前服役2年的那部E8400全然不同,爽度更是大大增加。 HAF 912 Advanced機殼頂部的20公分大風扇運轉時,風量還真大,風切聲也無法避免,後來發現最好改由主機板自動調整風扇轉速,這樣才令我比較能夠接受風切聲。 新舊零件混種的愛妻二代機已經玩了快3週了,很幸運地沒遇到P67A-UD3P板子起蕭或任何水土不服情形。這幾天終於完成這篇分享文,文章就先到此告一段落,最後祝大家有個好年。 ※※後記:文章寫完時,竟看到INTEL 6系列晶片組有問題,這下子心都涼一半。我看自救方式還是趕緊買轉90度接頭設計SATA連接線,把硬碟裝到SATA 6Gb/s插座,持續關注版上後續消息。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3
文章: 401
|
不錯的分享文
2600K很難買吼XD 不過,CM這顆散熱器不是很多評測都說空有外表嗎?@@ 如有記錯請海涵...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11
文章: 20
|
超過七天鑑賞期的話?就恭喜大大中獎囉XD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