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顯示卡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Axel_K
Elite Member
 
Axel_K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6
您的住址: 人群中
文章: 4,214
如果網友有在關注本版
只要注意一下,會發現,樓主是FirePro的人馬
幾乎最近所有有關FirePro的板都是樓主開的
so..............

不過
NV目前在繪圖卡市場有根基動搖的危機(雖然繪圖卡市場會比娛樂卡市場更保守)
除了剛上市的Quadro 4000, 5000, 6000是基於費米核心
中階以下還是用舊核心撐著.....(連娛樂卡市場布局都尚未完成,哪輪得上繪圖卡市場吃!)

反觀,FirePro已經全系列跟上HD5xxx
從入門到高階,
也就是說中階以下的繪圖卡市場,目前NV的效能和價格都是被壓著打

如果HD6xxx系列沒有延誤,很有可能基於HD6xxx的FirePro在明年第三季就會出爐
NV到哪時候能不能順利把娛樂卡市場完全翻新都還是未知數
更不用說繪圖卡一般都得遲兩季

有競爭絕對是好的....否則NV以前的入門繪圖卡真的只是"堪用"而已

看看當年Quadro Fx540~560....貴三三250美金以上的一張繪圖卡
那個風扇真是爛又吵
後來換一張v3750....不只效能,價格,用料.....全部把它打趴
NV後來才在FX570~580用比較像樣的風扇

     
      

此文章於 2010-10-02 01:15 PM 被 Axel_K 編輯.
舊 2010-10-02, 01:08 PM #3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xel_K離線中  
st202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4
文章: 693
引用:
作者Tokyohot
善意提醒價格差異/硬件差異/兼容性差異



三小


影片及回應看清楚,好嗎?
硬要說的話,這兩張卡是不同等級

引述其中的回應

#gevelegian
9 個月 以前

QuadroFX 1700 - Release Date 11 October 2007 Mid-range Card Price: $278.58 new

FirePro V5700 - Release Date 08-07-2008 Price: $324.99 new

扯什麼 QuadroFX是硬件電路啟用?FirePro是軟件啟用?
用硬體算比軟體還慢?鬼扯到不行!
 
舊 2010-10-02, 03:21 PM #3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t202離線中  
Tokyohot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10
您的住址: 以色列海法(Intel)
文章: 235
引用:
作者st202
影片及回應看清楚,好嗎?
硬要說的話,這兩張卡是不同等級

引述其中的回應

#gevelegian
9 個月 以前

QuadroFX 1700 - Release Date 11 October 2007 Mid-range Card Price: $278.58 new

FirePro V5700 - Release Date 08-07-2008 Price: $324.99 new

扯什麼 QuadroFX是硬件電路啟用?FirePro是軟件啟用?
用硬體算比軟體還慢?鬼扯到不行!



FirePro: 沒有人會使用它的
1.軟件兼容低於平均水平
2.軟改成功率高於Geforce
3.FirePro性能表現
__________________
以色列女婿
舊 2010-10-02, 03:32 PM #3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okyohot離線中  
st202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4
文章: 693
軟件啟用?那就是用CPU運算囉
看到某人的住址 難怪會堅持用硬體算比軟體還慢
舊 2010-10-02, 05:16 PM #3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t202離線中  
Axel_K
Elite Member
 
Axel_K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6
您的住址: 人群中
文章: 4,214
沒想到才停站兩天,NV就爆出兩條新聞

1.NV就把Quadro 2000跟Quadro 600推出來了都是,1G Ram

Quadro 600是low profile,不過是記憶體是DDR3,竟然定價199美金!!

打得下同樣是1G 但DDR5的FirePro V4800嗎? (新蛋定價$149)

期待review出台.............................

2.另......NV竟然自己賣掛自有品牌的顯示卡? 打算慢慢收回一些自己吃嗎?
舊 2010-10-06, 02:08 PM #3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xel_K離線中  
hoinsb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9
文章: 95
引用:
作者Axel_K
反觀,FirePro已經全系列跟上HD5xxx
從入門到高階,
也就是說中階以下的繪圖卡市場,目前NV的效能和價格都是被壓著打

這篇看完Alex大可能還會需要調整一下

引用:
有競爭絕對是好的....否則NV以前的入門繪圖卡真的只是"堪用"而已

真的只是堪用
兩家都是啦
沒有那一家超過「堪用」

引用:
看看當年Quadro Fx540~560....貴三三250美金以上的一張繪圖卡
那個風扇真是爛又吵
後來換一張v3750....不只效能,價格,用料.....全部把它打趴
NV後來才在FX570~580用比較像樣的風扇

FX1500也是爛在風扇
不然真的是張好卡

引用:
沒想到才停站兩天,NV就爆出兩條新聞
1.NV就把Quadro 2000跟Quadro 600推出來了都是,1G Ram
Quadro 600是low profile,不過是記憶體是DDR3,竟然定價199美金!!
打得下同樣是1G 但DDR5的FirePro V4800嗎? (新蛋定價$149)
期待review出台.............................

有機會再幫各位上菜

引用:
作者Axel_K
2.另......NV竟然自己賣掛自有品牌的顯示卡? 打算慢慢收回一些自己吃嗎?

此一時彼一時啊
也難怪XFX了
舊 2010-10-06, 11:20 PM #3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hoinsb離線中  
hoinsb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9
文章: 95
經過一番的OpenGL和DirectX 11交互洗禮之後
大家對於這兩張專業繪圖卡的能耐應該更加清楚了
可是BenchMark終究是BenchMark
相較於實際運行的軟體來說
BenchMark所能給予我們的就是以預設好的環境來得到相對的一個比較
接下來我們利用幾套軟體來開啟設計好的場景
來看看這兩張專業繪圖卡在實際軟體當中的效能表現

首先我們看到的是法國DASSAULT的Virtools
Virtools是一套多功能的3D場景製作軟體
可用來開發虛擬實境、教學導覽、即時動畫和3D遊戲等許多不同的應用
我們藉由增加一具螺旋槳引擎模型的數量來模擬複雜的場景
讓場景當中的多邊形面數到達近一千八百萬面再加上些許光源
藉此來觀察繪圖卡對於這樣沈重的運算能夠發揮多少實力

Quadro 5000


FirePro V8800




今年推出的Showcase 2011版是一套能夠即時呈現高品質複雜光影變化的即時渲染軟體
Showcase能藉由HDR場景和組件的更換提供一個高互動性的概念提案環境
無論是材質顏色的變動或者是零件機構的更換都能夠即時的在畫面當中得到相片般畫質的呈現
這邊使用官網下載的Showcase 2011試用版
利用內建的Frame Counter來擷取運作時的效能數據
(若圖片太小,無法清楚看到數據,請複製圖片網址,去掉「s800/」後另行貼上網址即可看見原圖)

Quadro 5000




FirePro V8800




數據整理


在Showcase的部份我們發現,無論解析度如何,V8800的表現大致相同,這可能是CPU的關係,也可能是兩家繪圖卡的運算方式不同所造成的,這個部份要另外找時間來驗證看看。不過在高解析度的狀態下5000的表現足足落後V8800有25%,這實在不像是新一代王卡(暫)該有的表現。

接下來登場的是神秘小點點模式...
舊 2010-10-06, 11:29 PM #3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hoinsb離線中  
Axel_K
Elite Member
 
Axel_K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6
您的住址: 人群中
文章: 4,214
1.不要叫我Alex啦,雖然都是4個字母,不過排列方式不同,若用英文發音跟Gun & Roses裡的Axl一樣

2.NV的費米跳過娛樂領域,先發Quadro中低階,也是令我有點驚訝!!
可能費米目前很難在中低階遊戲卡發揮與獲利,所以NV就直接跳到利潤比較高的Quadro來先發

3.我的"堪用"當然是就我的領域來說....
繪圖卡最主要用途有工程與動畫,動畫方面不討論,工程3D方面可都是入門到中階的天下
目前使用V3750,"堪用"似乎不洽當,可以說"滿足"目前我的模型複雜度

工程若跟遊戲與動畫使用比較,可說有很大不同---那兩個領域是追求Real-time rendering逼近真實,
記憶體1G也不嫌多,GPU運算只會抱怨不夠快

而工程方面模型設計與組裝過程,全程rendering反而會是干擾,90%以上時間都是用Shading
十幾年來改革並不大,多著重在曲面控制更簡單,許多模型結構生成模式變得更容易了,模型檢查更精進.....

就如前面所貼出 FirePro V5700 vs Quadro FX 1700測試影片
模型複雜度相當高的領域---汽車結構,用中階卡測試應是已經滿足所需
市面上的產業大概99%都還不如汽車呢

4.接下來的耗電與發熱,應該還是FirePro佔優勢才對

此文章於 2010-10-07 02:24 AM 被 Axel_K 編輯.
舊 2010-10-07, 02:16 AM #3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xel_K離線中  
hoinsb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9
文章: 95
當然啦
不同的產業有不同的需求
光鮮亮麗的產品還是得從最簡單的機構一步步的完成
再怎麼複雜的結構車子還是車子
如果要車子變形的話那當然就另當別論啦



先整理一份兩張卡片的規格和功能特性表



這份表格是根據兩張繪圖卡官方網頁的規格資料製作,同時也加入同等級的Consumer產品作為參考。我們先從Quadro 5000的規格看起,依照官方網頁的規格,核心數量352個的部份很容易讓人以為5000和GTX 465是同一顆核心,不過仔細看到記憶體介面的時候,我發現320-bit的記憶體寬度和GTX 470相同,所以5000的核心應該還是以GF100第二階的470為基礎修改而成,只是因為「不明的原因」,把核心的數量縮減到了352個。同時,核心時脈和記憶體時脈也都比470還要來得低許多(請參考括號內的470原始規格數據),所以只需要外加一組6-pin電源供應就可以應付5000的需求。在FirePro V8800的規格部份,毫無意外的V8800採用了最高階RV870的Cypress核心,只有在核心和記憶體的時脈稍微降低一點。

在專業繪圖卡的功能特性方面,就是各家展露手腳的地方啦,各家的獨門技術其實很多都是殊途同歸,各有巧妙不同罷了。

聯卡運算
當單一卡片的效能無法滿足需求時,聯卡運算的功能就是使用者的救贖,廠商的肥肉啦,兩張卡片都有各自的聯卡運算技術。NVIDIA的腳步比較快,在Quadro 4400的世代就已經推出SLI的功能,而ATI卻一直到FirePro的第一代產品推出時,才將CrossFire Pro的功能帶進來。雖然ATI的腳步比較慢,可是第一代推出CrossFire Pro的功能時,卻連低階的V3750都能支援,新一代的V8800、V7800、V5800、V4800更是全部支援CrossFire Pro聯卡運算。聯卡運算的好處在於能夠針對需求作階段性的效能提昇,可是聯卡運算在不同的軟體有不同的效果,並不是每一套軟體都能得到效能提昇,此時不如直接針對卡片升級,得到的效果還更為直接顯著。兩家公司對於聯卡運算的設計思維不同,我認為NVIDIA的想法是在效能不能被滿足時,以單卡規格升級的方式來提昇效能,等到不能再升級時才依靠SLI來提昇效能,這樣的好處在於能夠避免SLI效果的不確定性。而ATI的部份則是不管現在使用的是高階或低階,只要有效能提昇的需求,就能有不同方式的升級選擇。

3D立體顯示
近年來最熱門的3D立體顯示的支援部份,一直以來都是專業繪圖卡的選項之一,高階的專業繪圖卡帶有3-pin立體顯示接頭已經是標準配備,透過3-pin立體顯示接頭可以輸出主動式立體眼鏡的同步訊號,而且專業繪圖卡本身即支援Quad Buffer的OpenGL立體顯示方案,只要軟體能夠支援,不一定要搭配主動式的眼鏡也能夠產生立體顯示的效果。可是NVIDIA在推出3D Vision之後,也計畫針對專業繪圖的領域推出3D Vision Pro,提供立體眼鏡使用者另一個選擇。也算是以大市場的開發能量,轉移到專業特殊市場的例子之一。

繪圖API
兩張專業繪圖卡都完整的支援OpenGL 4.0,DirectX 11(這已經是基本功了,誰不會就去旁邊罰站)

GPGPU GPU通用運算
用GPU來做通用運算是前兩年興起的熱門項目,今年的熱度已經稍稍消退了些。GPGPU指的就是把一般我們常用CPU來做運算的任務,交給GPU來進行運算,因為GPU上面有大量的平行運算單元,不僅適合用來作圖形處理,對於大量資料的運算也是有相當的助益,一般比較常見的就是影片轉檔加速或是各種分散式運算計畫。於是便有人打算將運算交由GPU來處理,早期多是透過GLSL或HLSL等著色語言來將資料交付給GPU運算,可是這樣的方式不僅不方便,入門的門檻也很高。2008年時,NVIDIA和ATI都針對自己的繪圖GPU推出專屬的GPGPU開發環境,NVIDIA的叫CUDA,ATI的叫Stream。目前來看CUDA已經做出相當多的成績,Stream卻只有在一些專業的領域當中才有表現。DirectX 11推出後MicroSoft也不缺席的在其中加入了DirectCompute的GPGPU運算技術。可是目前來看應該是由Khronos Group這個組織許多尖端技術公司的團體所主導的OpenCL的遠景較為可期,因為OpenCL不僅支援GPU的運算,也支援不同種核心(如CPU、GPU)跨平台(Linux、Mac、Windows)的運算。

特殊顯示功能
面對ATI的Eyefinity功能,NVIDIA也將原本Quadro Plex獨占的SLI Mosaic下放到高階的專業繪圖卡產品線,但不同之處在於,Eyefinity能夠提供單卡多輸出(目前最多6輸出),而且能夠將所有輸出合併成一個解析度,而不是只有六個單獨顯示解析度輸出(6個各自獨立解析度也可以)。而SLI Mosaic則是將不同顯卡間的輸出合併成一個,這原本是FireMV或是NVS系列專屬的功能,但SLI Mosaic更同時提供了高解析度的3D運算效能。

特殊顯示技術
NVIDIA PhysX 物理運算能讓3D畫面的顯示更加的真實,不過目前似乎沒有專業繪圖軟體支援,若動畫製作軟體有相關功能,會相當有幫助
ATI 10-bit色深顯示 將色彩的變化細分成更多階層,呈現更多細節,目前用於PS CS4之後及醫療領域,製造及動畫產業也可因此減少色彩的誤差

特殊擴充功能
顯示同步化
NVIDIA Quadro G-Sync 單機兩張顯卡及多機系統間的畫面同步,使拼接畫面協調無撕裂
ATI FirePro S400 單機四張顯卡及多機系統間的畫面同步,使拼接畫面協調無撕裂

數位廣播擴充
NVIDIA 可擴充SDI擷取及輸出,在廣播製作流程中任意加入即時運算的3D場景特效


................................我是分隔線................................

這是傳說的小點點
聽聞只要有小點點
溫度多少一測便知
現在的室溫是27度


專業繪圖卡實際的工作溫度測試
我們使用TessMark(FurMark毛毛馬克的好朋友凸凸馬克)來燒卡並測量GPU核心背部的溫度以及顯示輸出旁擋板的溫度
TessMark和FurMark都是以OpenGL為API開發出來的燒卡軟體
不同的是TessMark加入了OpenGL 4.0的Tessellation功能
除了能有效的提昇溫度外也能夠盡量利用到所有的運算單元
因應兩張專業繪圖卡都已經支援到OpenGL 4.0的規範所以採用這套軟體

Quadro 5000


FirePro V8800


這些是卡片外表所量測到的溫度
那麼卡片本身偵測器所量測到的溫度呢?

Quadro 5000




FirePro V8800



前幾回都是綠色的比較短
這回綠色的有比較長了喔


耗電量的部份一同送上
不過這是使用GPU Caps Viewer的OpenGL3.x Illuminated Torus來將顯卡的耗電量推至極限

Quadro 5000


FirePro V8800



長條圖



總結
這次會以ATI FirePro V8800作為NVIDIA Quadro 5000的比較對象主要的原因,第一個就是他們本身在各家產品線當中的定位,在這兩張卡片之上都各自有一款更高規格的產品預計要發表上市,所以會以中駟對中駟作為比較的基礎,而且在相較下一階層的產品時無論是規格或定位都完全不同(拿雙槽的卡打單槽,就跟大人打小孩一樣不公平)。第二個就是他們的規格相近,在記憶體容量和立體眼鏡以及顯示同步的功能都是這兩張卡片的基本配備,只不過FirePro的第二階產品都是採取雙輔助電源設計就是了(所以其實V8800是優規產品)。

NVIDIA的新一代Quadro專業繪圖卡系列,算是初代Fermi的最後一個分支,從Fermi系列發表以來,我們就知道他並不單單只為了圖形領域而設計,更加入許多因應平行運算需求的設計在裡面,就如我先前所提,Fermi在繪圖部份的表現是令人有所疑慮的。而從這一連串的測試結果我們可以看到,Quadro 5000除了在SPECviewperf的各項測試當中和FirePro V8800有著天差地遠的表現,還有NVIDIA的Tessellation和Unigine的OpenGL項目有領先之外,其他的項目卻都是完敗。我們知道Fermi的架構在Tessellation運算單元設計比RV870來的多,所以跟Tessellation有關的項目Fermi領先是可以預期的,不過單純的繪圖運算或是以現有的APP來測試時,則是可以看出V8800有相當顯著的優勢,這個部份可以說是硬體的功能太新了,所以舊的軟體跟不上的結果嗎?不過若單單以Showcase而言,先前有消息指出,NVIDIA和AUTODESK合作對Showcase的顯像技術Opticore作最佳化(http://forums.cgsociety.org/showthread.php?t=855841),可是看來似乎成效不彰。

一般來說,專業繪圖卡首重的就是運作時的穩定性,其次才是效能和功能,任誰都不想要在工作到一半的時候出現當機或是錯誤的情形吧。從Quadro 5000的核心數量和頻率的規格來看,這次NVIDIA應該是花費了許多的心力在達成這個目標,也導致了5000的效能在和同級競爭對手(同級指的是在產品線當中的定位,而規格面也是如此)相比時的艱困局面。而在發熱以及功耗的部份就如上表所示,光就溫度而言5000的表現就真的令人倒退三步,更遑論耗電量的表現了,雖然工作站的產品對於耗電量其實不怎麼在意,兩張卡片的待機和全速的耗電量也都不高,可是再怎麼看V8800都是一張雙6-pin的產品,耗電量居然比5000還低,真不知道是有人太保守還是怎麼回事。從發熱和耗電的部份來看,ATI對於40nm製程的工藝掌握程度是毋庸置疑的,RV870的設計應該可以延續二到三個世代吧(這算好事嗎?難怪有人對HD6的命名很敏感)。

整體來看,Quadro 5000算是一個名符其實的產品,對於自家前代產品是有長足的進步,在專業繪圖產品的功能部份也是集所有功能於一身。只是在面對比較早上市的競爭對手時,無法全面壓制對方的火力,而且在影響穩定性和產品壽命的關鍵因素「溫度」上表現的也十分不理想,所以除非是對Quadro系列特殊功能有需求的用戶,否則若單以效能層面來看再加上價格考量的話,我想Quadro 5000的競爭力還有待加強。

此文章於 2010-10-15 12:00 AM 被 hoinsb 編輯.
舊 2010-10-14, 11:59 PM #3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hoinsb離線中  
ultraPC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7
文章: 1,106
對這個市場不是很瞭解
不過站上某大蠻挺NV的好像在Fermi出來說過什麼Geforce市場不重要ba la ba la等等
真正nv的強力市場是繪圖卡和專業運算等等
不過從上面測試看起來,貌似NV輸的很慘?? 難道有只會跑繪圖的BENCHMARK
實際使用不堪一擊??

專業運算等NV多厲害這我就不知道了,站上貢獻蠻多的F@H等
造成好像很多網友都誤以為專業運算是NV專屬?
怎麼如果看其他專案MILKYWAY等的話,反而跑分是相反過來?

雖然樓主的測試我也不敢斷定真的是ATI獲勝,不過可以見到的趨勢就是
NV的繪圖專業等領域的優勢,已經漸漸失去競爭力...
舊 2010-10-15, 12:10 AM #4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ultraPC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2:11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