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系統組件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healthfirst
*停權中*
 
healthfirst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15
文章: 1,017
引用:
作者rekio
22nm進化到14nm,頻率從4.4降到4.2
耗電量卻不降反增?
越做越退步?

耗電都是iGP用去了
iGP進步很大
     
      
舊 2015-07-12, 04:36 PM #1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healthfirst離線中  
nanri
*停權中*
 
nanri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427
引用:
作者kill0210
x4 GEN3 的 PCIe SSD 何以見得會在 DMI 3.0 上炸掉?

等用 NVMe 有辦法突破同時讀寫 3GB/s 再來擔心。

還有 100 系列叫無感,不知道現在 9 系列一堆晶片都是用 hub 去接有多慘吧?

NVMe有無辦法破3GB/s那有容再議,
畢竟東西還很少。

至於...9系列,
真的用到頂的有幾個?會用到hub接的頂多是USB3.0而已,
看看主機板會有幾個usb3.0?大都4~6個吧?
根據9系列晶片組的設計,flexible I/O可以自由搭配,
看是要(usb3.0,PCI-e,SATA3)= (6,6,6) or (4,8,6)、(6,8,4)都可以
最多的就第一、第二種,哪需要用到hub?
再說"一般消費者"會用到usb3.0的裝置,
外接硬碟、讀卡機、隨身碟、再多給你一個手機,
4個就夠了,就算廠商給再多usb3.0的孔也沒用,
用來插無線裝置還會擔心2.4GHz干擾而造成操控困難。

如果你有大量usb3.0甚至是3.1的裝置,
屬於效能極限的使用者了,
我看你也不會想屈就於消費級的晶片組了吧?

至於....
PCI-e lane數多,
不是沒有優點,只不過一般消費者不容易去感受到而已。
 

此文章於 2015-07-12 04:52 PM 被 nanri 編輯.
舊 2015-07-12, 04:43 PM #1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anri離線中  
kill0210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9
文章: 149
引用:
作者nanri
NVMe有無辦法破3GB/s那有容再議,
畢竟東西還很少。

至於...9系列,
真的用到頂的有幾個?會用到hub接的頂多是USB3.0而已,
看看主機板會有幾個usb3.0?大都4~6個吧?
根據9系列晶片組的設計,flexible I/O可以自由搭配,
看是要(usb3.0,PCI-e,SATA3)= (6,6,6) or (4,8,6)、(6,8,4)都可以
最多的就第一、第二種,哪需要用到hub?
再說"一般消費者"會用到usb3.0的裝置,
外接硬碟、讀卡機、隨身碟、再多給你一個手機,
4個就夠了,就算廠商給再多usb3.0的孔也沒用,
用來插無線裝置還會擔心2.4GHz干擾而造成操控困難。

如果你有大量usb3.0甚至是3.1的裝置,
屬於效能極限的使用者了,
我看你也不會想屈就於消費級的晶片組了吧?


去仔細看一下高階產品好嗎?

有多少張主機板上面放了 asm1074 USB 3.0 Hub,又有多少張還放了 ASM1042AE 跟 ASM1142。

更別說一堆 9 系列主機板 不放 ASM1184e ASM1187e 根本就不夠 lay 那些通道出來好嗎。

你只是在以你自己的角度認為它足夠,事實上 9 系列就是完全不夠多 I/O 跟 PCIe 通道。

講白了,主機板上面 lay 一支 PCIe x4(x4/x2/x1)其他裝置是要怎動阿? LAN 不用吃 x1 嗎? USB 3.1 不需要吃 x2 了嗎? 主機板上面不需要其他 x1 slot 了嗎? M.2 不需要頻寬了嗎?
__________________
http://qhuahong.blogspot.com/
舊 2015-07-12, 04:54 PM #1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ill0210離線中  
rekio
Senior Member
 
rekio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10
文章: 1,098
引用:
作者healthfirst
耗電都是iGP用去了
iGP進步很大


有iGP的成績嗎?
是48EU?
舊 2015-07-12, 04:59 PM #1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ekio離線中  
kill0210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9
文章: 149
引用:
作者rekio
有iGP的成績嗎?
是48EU?


DT 目前都只有 GT2。

72 EU 是 GT4,只出現在 Skylake-H 上,GT3 則是在 Skylake-U ****現。
__________________
http://qhuahong.blogspot.com/

此文章於 2015-07-12 05:08 PM 被 kill0210 編輯.
舊 2015-07-12, 05:02 PM #1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ill0210離線中  
nanri
*停權中*
 
nanri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427
引用:
作者kill0210
去仔細看一下高階產品好嗎?

有多少張主機板上面放了 asm1074 USB 3.0 Hub,又有多少張還放了 ASM1042AE 跟 ASM1142。

更別說一堆 9 系列主機板 不放 ASM1184e ASM1187e 根本就不夠 lay 那些通道出來好嗎。

你只是在以你自己的角度認為它足夠,事實上 9 系列就是完全不夠多 I/O 跟 PCIe 通道。

講白了,主機板上面 lay 一支 PCIe x4(x4/x2/x1)其他裝置是要怎動阿? LAN 不用吃 x1 嗎? USB 3.1 不需要吃 x2 了嗎? 主機板上面不需要其他 x1 slot 了嗎? M.2 不需要頻寬了嗎?


高階產品?
Z97、H97這兩款,對於x99來說,
一點都是入門而已,
intel當初為啥要搞這樣?
就是打著入門晶片組不用給太好。
主機板廠為了要塞那堆東西,
PCI-e lane數只有8條,
當然只能用分接的,
正如如果你要用玩具車拼接成代步工具,當然要額外裝配備才能上路"
重點是"一般消費者"根本用不到那些,
湊那些分接晶片、增加的功能只是增加成本,造成售價變高,
這就是為什麼一般消費者只願意花兩、三千元買主機板。

更何況,如果你是進階使用者,要東搞西搞用拼接的方式,
倒不如就直上x99,有頻寬、也有通道的保證,
用一堆hub只是讓你能動而已。
舊 2015-07-12, 05:39 PM #1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anri離線中  
kill0210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9
文章: 149
引用:
作者nanri
高階產品?
Z97、H97這兩款,對於x99來說,
一點都是入門而已,
intel當初為啥要搞這樣?
就是打著入門晶片組不用給太好。
主機板廠為了要塞那堆東西,
PCI-e lane數只有8條,
當然只能用分接的,
正如如果你要用玩具車拼接成代步工具,當然要額外裝配備才能上路"
重點是"一般消費者"根本用不到那些,
湊那些分接晶片、增加的功能只是增加成本,造成售價變高,
這就是為什麼一般消費者只願意花兩、三千元買主機板。

更何況,如果你是進階使用者,要東搞西搞用拼接的方式,
倒不如就直上x99,有頻寬、也有通道的保證,
用一堆hub只是讓你能動而已。


你以為 x99 就沒有那些 switch 不用 hub 了阿?

還有產品如果是照你這種邏輯設計,通通都做 ITX 就好了,不需要考慮使用者是否會有擴充需求,使用者年年都換主機板,不需要特別留 pcie slot 給 add on card 擴充。

照你的邏輯根本就是『你』不需要,而不是所有人都不需要,產品不是為了『你』自己一個人做的,好嗎。

還有什麼都以攻頂論斷,裝個最基本常用的 RAID 卡 x4,z97 通道就沒了,為了儲存,需要 6 核心 需要 DDR4 嗎? 100 就可以很完美的解決這種狀況,什麼叫做一般消費者無感,是你自己無感,不代表 100 改變很少。
__________________
http://qhuahong.blogspot.com/

此文章於 2015-07-12 05:57 PM 被 kill0210 編輯.
舊 2015-07-12, 05:50 PM #1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ill0210離線中  
nanri
*停權中*
 
nanri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427
引用:
作者kill0210
你以為 x99 就沒有那些 switch 不用 hub 了阿?

還有產品如果是照你這種邏輯設計,通通都做 ITX 就好了,不需要考慮使用者是否會有擴充需求,使用者年年都換主機板,不需要特別留 pcie slot 給 add on card 擴充。

照你的邏輯根本就是『你』不需要,而不是所有人都不需要,產品不是為了『你』自己一個人做的,好嗎。

還有什麼都以攻頂論斷,裝個最基本常用的 RAID 卡 x4,z97 通道就沒了,為了儲存,需要 6 核心 需要 DDR4 嗎? 100 就可以很完美的解決這種狀況,什麼叫做一般消費者無感,是你自己無感,不代表 100 改變很少。


說真的啦,路旁找到幾個人能用得滿那些插槽?
100個人之中不到10個吧?
這樣子叫做我自己無感?
90%都這麼樣子,甚至是連張卡都沒有,
那100系列擴充到20 lane(16lane /8lane)對這90%的人有什麼意義?
你可以去問店家看看,看看是ATX的板子賣得比較好,
還是microATX的板子賣得比較好,再來指正我說的"一般消費者用不到那些"有誤。
舊 2015-07-12, 07:10 PM #1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anri離線中  
kill0210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9
文章: 149
引用:
作者nanri
說真的啦,路旁找到幾個人能用得滿那些插槽?
100個人之中不到10個吧?
這樣子叫做我自己無感?
90%都這麼樣子,甚至是連張卡都沒有,
那100系列擴充到20 lane(16lane /8lane)對這90%的人有什麼意義?
你可以去問店家看看,看看是ATX的板子賣得比較好,
還是microATX的板子賣得比較好,再來指正我說的"一般消費者用不到那些"有誤。


實在很懶得跟你在這嘴砲,ATX 一直以來都是賣的比 micro ATX 還要好,你什麼時候有 miro ATX 賣比較好的錯覺?

再來前面早就說了,你用不到不代表別人不需要,別把你自己看到的套用在別人身上。

標準以管窺天,不需要沒需求,Intel 會特意把 100 DMI 提升為 3.0,Flexible I/O 拉到 20 port 可變,最多可接 16 devices,你不知道這些都是要錢的嗎?

還是那句,世界不是以你為準,你不需要別以為別人跟所有人都沒這種需要。

也不去看看近年來低速裝置都變成高速裝置了,還在講不需要,真的不知道你到底有沒有在關注這市場到底發展到什麼樣了。
__________________
http://qhuahong.blogspot.com/
舊 2015-07-12, 07:37 PM #1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ill0210離線中  
nanri
*停權中*
 
nanri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427
誰在跟誰嘴砲,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講講事實也要被人說嘴砲?
Intel擴充這些需要成本沒錯,
成本能多多少錢?兩塊錢美金?還是10塊錢美金?

更何況,intel要是真的注重一般消費端的高速需求,
老早就把QPI下放到一般消費市場了,用這個窄得要命的DMI來連接PCH?
好啦,就算QPI捨不得放,那CPU多拉出幾條PCI-e給你用好不好?
(多放幾條?那可不行,那我x99要怎麼賣?)
intel他佬可算得精了,你能掏出多少錢,有多少頻寬可用,
以管窺天的人才是你,有多I/O需求還自願用這種會陷入DMI瓶頸的玩具在自High。
舊 2015-07-12, 08:56 PM #2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anri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14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