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Skylake 即將駕到,ECS Z170-Claymore 主機板搶先實測體驗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82623)

哆啦B夢 2015-07-11 02:47 PM

Skylake 即將駕到,ECS Z170-Claymore 主機板搶先實測體驗
 
http://www.techbang.com/posts/24629...ured-experience

據說是領先全球的首測 :flash: 詳細圖文請點網址

跳過 Broadwell,Skylake 值得期待

單就 Z170-Claymore 而言,如同 ECS 於 Computex 2015 期間所介紹,這款產品並沒有設定如效能、超頻、遊戲等鮮明的應用導向,純粹是極儘可能發揮 Z170 長處來設計。除了妥善運用配置 PCIe 通道,讓各插槽、裝置獨佔通道而無須共享,內建音效與網路也低調的跟上用料潮流,可說是款以實用性為最大設計考量的產品。

然而即便 Skylake 推出計畫已經箭在弦上,此時此刻所能取得的硬體、驅動程式、軟體等,都並非是最終正式版本,包含本文主角 Z170-Claymore 主機板亦然。因此我們認為只能窺探一二,還不是做出絕對評論的時候,正式且更為完整的測試與評論,留待各家廠商正式產品到來再進行之。讓我們一同拭目以待吧!

廠商資訊:

精英電腦 http://www.ecs.com.tw

測試平台

處理器:Intel Core i7-6700K、Core i7-4790K
主機板:MSI Z97A Gaming 6
記憶體:Kingston HyperX Predator DDR4 HX430C15PB2K4/16、Crucial Ballistix DDR3-1600 4GB x 2
系統碟:OCZ Vector 4 128GB
電源供應器:FSP PT-550M
作業系統:Windows 8.1 Pro 64bit 中文版

moronNZ 2015-07-11 05:29 PM

看到浮點運算怎輸4790K不少,本想組桌機,看來要再等等cannonlake.... :ase

nanri 2015-07-11 07:08 PM


半殘的PCH...
CPU-----DMI-----PCH
   ^^^^^
  這段只有少少的
  上下各4GB/s
可是PCH光PCI-e(flexible用)就20條,
上下就得各20GB/s(以3.0頻寬計算,就算用2.0也要10GB/s),
瓶頸會落在DMI這段,
intel針對一般家用平台只管開規格,
想要I/O大頻寬,
乖乖買x99.........

Godzilla2014 2015-07-11 08:46 PM

引用:
作者moronNZ
看到浮點運算怎輸4790K不少,本想組桌機,看來要再等等cannonlake.... :ase

我看測試結果也不怎樣啊,功耗還比4790K高耶....

jeffery_60 2015-07-12 09:59 AM

可以請大大釋疑嗎...
 
引用:
作者nanri
半殘的PCH...
CPU-----DMI-----PCH
   ^^^^^
  這段只有少少的
  上下各4GB/s
可是PCH光PCI-e(flexible用)就20條,
上下就得各20GB/s(以3.0頻寬計算,就算用2.0也要10GB/s),
瓶頸會落在DMI這段,
intel針對一般家用平台只管開規格,
想要I/O大頻寬,
乖乖買x9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題,請大大有空的話,可以說明一下,20 line 在二者(X99 VS Z1XX)的差別嗎?又跟z97相比,除了20 line之外,還有什麼明顯的提升嗎?(似乎目前沒有什麼亮點的樣子...除了強迫升級+DDR4之外...)謝謝大大!

commando001 2015-07-12 11:29 AM

引用:
作者nanri
半殘的PCH...
CPU-----DMI-----PCH
   ^^^^^
  這段只有少少的
  上下各4GB/s
可是PCH光PCI-e(flexible用)就20條,
上下就得各20GB/s(以3.0頻寬計算,就算用2.0也要10GB/s),
瓶頸會落在DMI這段,
intel針對一般家用平台只管開規格,
想要I/O大頻寬,
乖乖買x99.........

不過要同時啟動所有南橋I/O才會炸掉吧

nanri 2015-07-12 02:23 PM

引用:
作者jeffery_6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題,請大大有空的話,可以說明一下,20 line 在二者(X99 VS Z1XX)的差別嗎?又跟z97相比,除了20 line之外,還有什麼明顯的提升嗎?(似乎目前沒有什麼亮點的樣子...除了強迫升級+DDR4之外...)謝謝大大!

x99 pch上頭的PCI-e並沒這麼多條,更何況CPU已經內建28~40條PCI-e 3.0,
所以x99上頭的只是給慢速I/O吃,
頂多那麼多的SATA3.0、USB3.0不能同時跑極速而已,
要上RAID卡、USB3.1卡、PCI-e SSD就直上CPU的PCI-e,
並不會有什麼瓶頸;
100系列比起9系列的話,DMI頻寬有加倍,
PCI-e lane數有增加一點,然後從PCI-e 2.0->3.0,
USB3.0的插槽會比較多,
對於一般消費者來說,無感增進。

引用:
作者commando001
不過要同時啟動所有南橋I/O才會炸掉吧

只要上一張x4 3.0的PCI-e SSD就炸了。 :laugh: :laugh: :laugh:
當然啦,會用到這個的,應該不至於會買消費級的CPU :D

rekio 2015-07-12 03:58 PM

22nm進化到14nm,頻率從4.4降到4.2
耗電量卻不降反增?
越做越退步?

apple.mac333 2015-07-12 04:07 PM

超強內顯,不容小覷

kill0210 2015-07-12 04:15 PM

引用:
作者nanri
x99 pch上頭的PCI-e並沒這麼多條,更何況CPU已經內建28~40條PCI-e 3.0,
所以x99上頭的只是給慢速I/O吃,
頂多那麼多的SATA3.0、USB3.0不能同時跑極速而已,
要上RAID卡、USB3.1卡、PCI-e SSD就直上CPU的PCI-e,
並不會有什麼瓶頸;
100系列比起9系列的話,DMI頻寬有加倍,
PCI-e lane數有增加一點,然後從PCI-e 2.0->3.0,
USB3.0的插槽會比較多,
對於一般消費者來說,無感增進。


只要上一張x4 3.0的PCI-e SSD就炸了。 :laugh: :laugh: :laugh:
當然啦,會用到這個的,應該不至於會買消費級的CPU :D


x4 GEN3 的 PCIe SSD 何以見得會在 DMI 3.0 上炸掉?

等用 NVMe 有辦法突破同時讀寫 3GB/s 再來擔心。

還有 100 系列叫無感,不知道現在 9 系列一堆晶片都是用 hub 去接有多慘吧?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2:15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