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系統組件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jamin
Senior Member
 
jami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1,370
引用:
作者u3350829
等PS4和Xbox one出來之後在下會比較相信遊戲往多執行緒平行作業發展,
畢竟新主機都是多核心CPU然後單核明顯薄弱的設計= =
但是如果是現在或者玩舊的game,老實講雙核心超高頻才是正途...
真的有好好支援多核心CPU的game現在根本屈指可數,但是吃CPU高頻的
卻是大部分Orz

+1

遊戲支援多核的進程很緩慢, 效能需求大的應用, 早在前幾波多核心行銷戰中就支援

剩下的遊戲不是裝死, 就是等該發工具商提供解決方案.

挑選PC遊戲主機, cinebench single core 依然是重點參考指標.


 
     
      
__________________
要討論也要找能溝通的, 跟狂吠的狗溝通只是浪費時間. 每日一句 : 很多不等於多數,也不等於少數
舊 2013-08-28, 03:39 PM #1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amin離線中  
浮出水面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508
測試新標準:每幀畫面生成時間

其實不少玩家玩遊戲時都可能會遇到過一種情況,那就是遊戲幀數表現不錯的時候卻仍然會碰到少許的卡頓現象,這一點如果使用常規測試方法,比如列舉平均幀數就不能夠將卡頓的現象展現。有人說,當遊戲每一秒顯示幀數達到30幀以上時就可以達到流暢的標準;也有人說,當遊戲時每一秒顯示幀數達到60幀時才可以達到絕對流暢的標準。但是筆者認為,其實這樣的衡量方法可以參考,但卻不夠全面。在利用了幀率圖查看遊戲運行幀數時,我們往往會看到這種情況,有時幀數全部都在30幀以上,卻依然偶爾感覺到卡頓 ​​,而造成這樣卡頓現象的原因並不是每一秒顯示的幀數達不到要求。如果加以細分的話,應該追溯到這一秒內哪幾幀畫面的輸出時間沒達到要求。這就是本次筆者為什麼引入“每幀畫面生成時間”這個概念的原因。

關於每幀畫面生成時間,即每幅畫面從計算到輸出所耗費的時間。通常,在一連串的畫面中,所有幀數的生成時間都小於30ms時,我們肉眼看到的遊戲運動畫面將是絕對流暢的;當有某些幀生成時間在30ms-50ms時,我們肉眼看到的連續畫面會有輕微停滯,但是依舊在可以接受的流暢範圍內;而當一連串畫面中,有某幀的生成時間超過50ms時,我們將​​會感覺到有卡頓現像出現,而這個超過50ms的數值越多或是越大時,卡頓感會越強烈。這就是每幀畫面生成時間對於遊戲流暢體驗的影響。

為什麼這樣的結果不能在平均幀、最小幀甚至是幀率曲線圖中得到體驗呢?其實,在一秒內游戲中可以生成的畫面是有很多幀的,而僅僅有個別幀超過50ms,其餘的幀生成時間都在30ms、20ms左右的話,在這一秒內能夠生成的幀數理論上還是可以達到30幀甚至60幀的,所以,單看最小幀、平均幀、幀率曲線圖等並不能夠實際意義的感覺到是否有卡頓存在。

http://www.**************/doc/hard/178291_28.htm

結論:欲降低遊戲可明顯察覺卡頓次數,四核以上CPU仍有必要
 
舊 2013-08-28, 10:43 PM #1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浮出水面離線中  
sdbb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2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306
愛AMD就不要害AMD,三不五時挖洞給AMD跳。

CP值最高的其實是FM2中無內顯CPU,雖然只有4核,但玩遊戲綽綽有餘,又便宜很多,為什麼要買6核心,增加廢熱,還要多買散熱器。
舊 2013-08-28, 11:47 PM #1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dbb現在在線上  
brian5555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11
文章: 340
4C8T

4C

2C

1C2T 平均還超過60FPS


[email protected]
GTX680
雙核心玩遊戲效能折損一點點...
原PO的測試大概就證明了打樁機2C小於等於別人的1C2T
舊 2013-08-29, 12:09 AM #1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rian5555離線中  
Technology
Master Member
 
Technology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0
您的住址: 約束の地
文章: 1,770
現在一些新的遊戲
只有雙核心的確是不足的
就以Intel的CPU來比較(不說AMD的,因為又有單核性能較差的變因)
如果沒有4核心,至少能有4執行緒會比較好
(在不考量其他瓶頸的因素下)
像這個測試我覺得不錯
http://news.mydrivers.com/1/268/268400.htm

當然
最重要的還是要看遊戲對於多工的支援度而定

此文章於 2013-08-29 12:25 AM 被 Technology 編輯.
舊 2013-08-29, 12:20 AM #1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echnology離線中  
DJ-Kimula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4
您的住址: 桃園
文章: 2,371
恩恩

辛苦了

下去領500
舊 2013-08-29, 12:30 AM #1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J-Kimula離線中  
pili70195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8
文章: 337
引用:
作者sdbb

CP值最高的其實是FM2中無內顯CPU,雖然只有4核,但玩遊戲綽綽有餘,又便宜很多,為什麼要買6核心,增加廢熱,還要多買散熱器。



可是瑞凡

750K TDP 100W

FX6300 TDP 95W
__________________
負心滿天地,辜他一片熱腸;變態自古今,懸此兩隻冷眼
舊 2013-08-29, 12:47 AM #1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ili70195離線中  
willism
Master Member
 
willism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1,772
引用:
作者Ponjiayulady
只是要讓大家見識一下雙核心的悲劇

打樁機雙核超到4.8Ghz也夠猛了吧

我相信不會輸G2130多少了

但是你看還是如此悲劇,效能腰斬,恐怕不是你提高單核效能就能追回來的

開頭說要測x4-740 750K vs. Pentium G2130,結果卻測了一個無關的fx-6300,

以你這種測試的邏輯,沒被老闆fire才是奇蹟
舊 2013-08-29, 01:35 AM #1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willism離線中  
supermaxfight
Golden Member
 
supermaxfight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2
您的住址: 地獄18層
文章: 3,244
玩遊戲的話6300倒不如選i3-3220
__________________
徵你不要的AM4 CPU
徵你不要的SATA接頭斷裂SSD
舊 2013-08-29, 01:55 AM #1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upermaxfight離線中  
bureia
Golden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2,921
找到Tom's hardware有用Pentium G860 G850,Core i3 3220測F1 2012的測試,
不知設定跟樓主比起來如何?
Test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Benchmarks
Benchmark Results: F1 2012 And Far Cry 3

不過Core i3 3220比Pentium G860強一大截還蠻驚訝的
一直以為Hyper Threading只是噱頭



Current $400 Mini-ITX PC System Test Configuration
Intel Pentium G860 (Sandy Bridge)

Q2 2013 $650 Mini-ITX Gaming PC System Test Configuration
Intel Core i3-3220 (Ivy Bridge)

Q4 2012 $500 PC System Test Configuration
Intel Pentium G850 (Sandy Bridge)



舊 2013-08-29, 09:31 AM #2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ureia現在在線上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17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