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系統組件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orakim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3
文章: 1,810
> 光看架構圖的話很難讓人覺得有20%提升
你可以從現有產品稍微看得出來 1 decode 跟 2decode 差多少
沒錯,已經有接近於steamroller 概念的現有產品 bobcat
或者應該換個方式說,steamroller 改成更接近於bobcat了

bulldozer,bobcat 是出至同樣概念不同走向的處理器,整數核心運算效率大致上相同
剩下的就是架構不同導致的效能損失,這方面主要就是落在decode跟fetch上
bobcat 每個核心都有自己的decode跟fetch
bulldozer 則是兩個整數核心共享一個decode跟fetch
這方面的不同讓bulldozer運算效率落後於bobcat 10% <-AMD 設計這兩個核心時的估計

如果當初(2011)Desktop上的CPU架構採取bobcat而不是bulldozer的話,不需要任何改良效率直接就提高10%
接下來的兩年(2012,2013)一年提高5%不算是太難

但畢竟最後還是採用bulldozer的共享機制,要把它改成bobcat那樣 就像上面所說的decode,fetch需要大改
大改通常需要兩年以上的時間,自然在這兩年的時間內 AMD不會把大量人力花費在大改前的架構上
所以piledriver 當然就是那副鳥樣 沒什麼太大改變

簡單的說steamroller 提高20%的由來 只是先把10%效能先撿回來
剩下來的10%則是因為piledriver 沒有長進造成的假象,但實際上這10%至少經過了兩年以上的持續開發

雖然20%看起來很誇張,在我來看這20%也只是AMD應該要達到的目標
     
      

此文章於 2013-12-13 02:40 AM 被 orakim 編輯.
舊 2013-12-13, 02:37 AM #10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rakim離線中  
cool810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卡拉巴星球
文章: 1,499
製程向來是AMD的一大絆腳石,AMD真的可以考慮轉單。

台積電20奈米製程下月量產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0131212/307816/

台積電(2330)下午舉行年度供應鏈管理論壇,台積電新任共同執行長劉德音指出,
台積電在28奈米製程發展迅速,預期今年對營收貢獻將達54億美元(約1599億元台幣),
20奈米系統單晶片產品則預計下月量產,1年後進入16奈米製程。
 
舊 2013-12-13, 08:39 AM #10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ool810離線中  
cool810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卡拉巴星球
文章: 1,499
日本秋葉原洩漏的訊息,Kaveri A10-7850K售價約日幣2萬
http://www.gdm.or.jp/voices/2013/1230/56219

性能上,單核效能依然悲劇,還略遜於低電壓的i5 1.7Ghz
個人這次的升級有考慮跳槽Intel了。
舊 2013-12-30, 01:48 PM #10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ool810離線中  
space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3
文章: 751
引用:
作者cool810
日本秋葉原洩漏的訊息,Kaveri A10-7850K售價約日幣2萬
http://www.gdm.or.jp/voices/2013/1230/56219

性能上,單核效能依然悲劇,還略遜於低電壓的i5 1.7Ghz
......

以這個測試軟體看起來,AMD的新架構只有INTEL同時脈下60%~70%的效能
舊 2013-12-30, 02:38 PM #10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pace離線中  
宅男 蘿莉控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8
文章: 258
引用:
作者space
以這個測試軟體看起來,AMD的新架構只有INTEL同時脈下60%~70%的效能




看來我的AMD Athlon II X4 640

繼續再戰個三,四年都沒問題

明年不升級了


舊 2013-12-30, 05:47 PM #10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宅男 蘿莉控離線中  
orakim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3
文章: 1,810
> 性能上,單核效能依然悲劇,還略遜於低電壓的i5 1.7Ghz
那個i5-3317u 應該不是1.7 GHz 而是turbo 之後的2.6 GHz
http://ark.intel.com/products/65707...-up-to-2_60-ghz
如果1.7 GHz 就可以跑出那樣的分數,那叫兩倍時脈的i7-3770 情何以堪

Kaveri 的FPU 應該不會跟上一代piledriver 有太大差距(甚至可能更弱)
bulldozer 系列 AMD的作法本來就是刻意削弱FPU,很依賴FPU的軟體 分數不會好看是應該的

Kaveri CPU部份主要改善的點是在多工情形下的整數運算
從Cinebench的分數 可能看不出來這點

此文章於 2013-12-31 10:19 AM 被 orakim 編輯.
舊 2013-12-31, 10:15 AM #10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rakim離線中  
cool810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卡拉巴星球
文章: 1,499
引用:
作者orakim
> 性能上,單核效能依然悲劇,還略遜於低電壓的i5 1.7Ghz
那個i5-3317u 應該不是1.7 GHz 而是turbo 之後的2.6 GHz
http://ark.intel.com/products/65707...-up-to-2_60-ghz
如果1.7 GHz 就可以跑出那樣的分數,那叫兩倍時脈的i7-3770 情何以堪

Kaveri 的FPU 應該不會跟上一代piledriver 有太大差距(甚至可能更弱)
bulldozer 系列 AMD的作法本來就是刻意削弱FPU,很依賴FPU的軟體 分數不會好看是應該的

Kaveri CPU部份主要改善的點是在多工情形下的整數運算
從Cinebench的分數 可能看不出來這點

謝謝解惑。到底要不要升呢,不期不待&又期又待,真複雜的心情

看來Kaveri的出貨,AMD明年度還是維持由GF生產,短時間很難步進到20nm
除非轉台積電或GF製程大躍進,GF拖到這麼晚才能量產28nm看來很難。
舊 2013-12-31, 10:38 AM #10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ool810離線中  
orakim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3
文章: 1,810
> 到底要不要升呢,不期不待&又期又待
就效能來說跟intel 沒得比(即便是多工整數運算的情形)
如果附加價值不夠 選intel 平台會比較好
基本上我不把HSA 當作Kaveri 附加價值,因為支援的程式需要重新開發 而這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就附加價值來說 我的著重點是在還沒有公佈的VCE 2.0 是什麼
是HSA 下的VCE? 還是相容H.265的VCE ?
或者只是單純的版本更新,可編碼的格式、畫質沒有太大變化?
這大概是唯一會影響我要選哪個平台的因素

如果你沒有要轉檔,可能連這個因素都不需要考慮

此文章於 2013-12-31 11:04 AM 被 orakim 編輯.
舊 2013-12-31, 11:02 AM #10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rakim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54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