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77
					
				 | 
				
				納智捷MPV變違規車
		
	 來源 納智捷MPV變違規車 踢爆瞞客貨兩用 http://www.nexttv.com.tw/vod/10216121?slug=news-rtn# 請問一下有人知道這種作法在休旅車這邊是常態嗎?還是只有納智捷這樣做?感覺納智捷好像知道變更車體是違法的還故意這樣搞。 另外請問這家的車怎樣,目前看到他宣傳的文宣,只給我他們家是拼裝車的感覺,這種東西應該不是你東西拚一拚就好了吧! | |||||||
|  2012-05-09, 12:09 AM
			
			
	#1 |   | 
|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5 
					文章: 72
					
				 | 引用: 
 車體組裝誰不是拚一拚就好了 高科技哀鳳也是拚一拚就好了 問題是安全性功能性外觀性就不知道怎樣了 
				__________________   | |||
|  2012-05-09, 12:17 AM
			
			
	#2 |   | 
|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5 
					文章: 1,851
					
				 | 法條是死的    人是活的  
				__________________  History doesn’t repeat itself, but it does rhyme 暫離..... | 
|  2012-05-09, 12:28 AM
			
			
	#3 |   | 
| Amateur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TP East 
					文章: 30
					
				 | 其實有些休旅車都是這樣搞~為的就是省一條稅金 算是台灣鑽法律漏洞下的產物吧~今天那智傑只是被爆出來而已,不代表別人沒有阿 使用者也有享受到已較少價格購入的福利, 不然舉例『液晶面板+選台器』=液晶電視 ~~ 幾乎每家都有 那PANASONIC也是濫公司嗎??? | 
|  2012-05-09, 12:33 AM
			
			
	#4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4 您的住址: 一立方公尺的香格里拉 
					文章: 617
					
				 | 恩...沒注意到...看來還是適合禮儀公司用來送貨 MPV是客車售價領客車牌耶,賺到什麼稅金跟福利了?  此文章於 2012-05-09 12:41 AM 被 ruinousdeity 編輯. | 
|  2012-05-09, 12:33 AM
			
			
	#5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0 
					文章: 7,451
					
				 | 引用: 
 一個就是不合法規,有安全顧慮! 一個符合法規,無安全顧慮。 不要硬扯在一起類比...   PS. 那個車主還大言不慚說要政府就地合法勒! | |
|  2012-05-09, 12:47 AM
			
			
	#6 |   | 
|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M42 星雲 
					文章: 742
					
				 | 引用: 
 車廠省到稅... 貨物稅可以省 10% 其實很多車都嘛這樣搞,只是 MPV 沒預留空間,別人是遊走在灰色地帶 他直接一腳踩進去,所以才會被搞到要召回修正 被搞就算了,還想牽拖一堆人下去...  | |
|  2012-05-09, 12:56 AM
			
			
	#7 |   | 
|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M42 星雲 
					文章: 742
					
				 | 引用: 
 其實那個安全問題是不存在的,重點是車廠想利用客貨車這招跑稅 不然,叫嚴董把稅補齊了,就可以就地合法啦  | |
|  2012-05-09, 12:59 AM
			
			
	#8 |   | 
|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7 
					文章: 1,003
					
				 | 納智截 光是油耗量就讓人不敢領教了 加上不知道哪弄來的引擎技術..... | 
|  2012-05-09, 01:31 AM
			
			
	#9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4 您的住址: 一立方公尺的香格里拉 
					文章: 617
					
				 | 引用: 
 那買到這台車的人省到什麼還是賺到什麼?  | |
|  2012-05-09, 01:40 AM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