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00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159
|
引用:
就是為了科技而科技,以為開車的人,都喜歡高科技。 納智捷的失敗,凸顯了某些台灣公司,喜歡譁眾取寵,炒短線的文化。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您的住址: 20170414
文章: 281
|
引用:
邊開車邊看能不能撿到錢??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Feb 2013 您的住址: Republic of Chunghwa (ROC)
文章: 85
|
引用:
我錯了,中國超進步,我鄉下人家,人家住鋼筋水泥,我只能住磚造木房,走路700公尺的地方還在蓋這個城市第一條現代化捷運系統。 路上豪華車的比例連台灣都比不上,更不用跟中國土豪比。 sydney 土包子留
__________________
小肥羊是提醒自己在台灣不要被無良商人當肥羊宰。 ![]() 騙創投的訣竅不在你的企劃多漂亮,在你能不能騙進第一個大咖投你,只要有一個頂峰大咖投你,其他創投就會無腦搶了。而頂峰大咖真的那麼聰明睿智眼光準確嗎?才怪,他是靠一個成功的投資抵掉二十個看走眼的失敗而已。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n 2012
文章: 145
|
引用:
這功能還真是不錯啊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00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159
|
中國也不是樣樣都好,有些人就是中國敏感症候群,特別嚴重。
可是他們的汽車工業,發展的真快呀。 話說,澳洲的本土汽車品牌,都倒光了。 【大紀元2017年10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光澳洲悉尼編譯報導)20日(週五)上午,霍頓(Holden)汽車公司位於南澳阿德萊德北部的伊麗莎白工廠生產線在製造出最後一輛汽車後關閉,標誌著歷時69年的澳洲汽車製造業的結束。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您的住址: 閃亮亮的永和*~
文章: 6,096
|
![]() 引用:
我從2002年就開始觀察中國的汽車業,當初的三大國際汽車廠夢想早就灰飛煙滅了 ![]() ![]() 2002年南韓現代汽車才開始像樣,二十世紀的現代汽車比現在的納智捷還糟糕。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r 2010
文章: 492
|
引用:
納智捷下一波的phev油電車,再做不好賣不好,就準備收廠了。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Sep 2010
文章: 1,338
|
裕隆跟現代一樣都三十多年前開始自己生產自己品牌的車子
而且背後有政府政策性的扶植 記得學生時代覺得同學家裡的Pony廢的跟渣差不多 而人家現代十幾年前就谷底開始反轉 裕隆現在還在谷底.....怪誰呢....???!!! 此文章於 2018-08-17 10:19 PM 被 draculla 編輯.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16
文章: 95
|
引用:
當然是怪自己人都不捧場,難道說還會怪自己.......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00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159
|
引用:
問題是,中國(就是「凹」外國的技術)與韓國的車廠,一直在進步,至少還活著。 台灣連外國的技術都凹不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