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系統組件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六朝樓主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3
文章: 322
引用:
作者OSKAR_WU
如果自動降壓降頻
這也叫主機板的節能技術
那跟過去自動超頻說這叫版子效能比別人好
自動加壓說版子比別人好超
請問這三種有何本質上的不同 ?


那CPU的自動降壓降頻
算不算是CPU的節能技術呢?
倒是很少聽過有人拿降壓降頻跟加壓超頻來做本質上的比較
     
      
舊 2008-05-26, 11:00 AM #3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六朝樓主離線中  
OSKAR_WU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3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169
引用:
作者六朝樓主
那CPU的自動降壓降頻
算不算是CPU的節能技術呢?
倒是很少聽過有人拿降壓降頻跟加壓超頻來做本質上的比較


癥結就在你講的點

cpu 降壓降倍頻
都有 " 來自 cpu 原廠的保證與規範 "

我想請問
主機板定義的節能狀態

有經過 cpu 原廠的認證嗎 ?

如果有 那真的叫做主機板的技術
因為連 cpu 原廠也認可你降的壓在某個頻率狀態
仍然能通過我 cpu 原廠的規範

如果沒有
只是主機板廠商以自行大規模測試定義出來的電壓跟頻率
請問如果系統不穩

我是要找 cpu 廠商 還是找 MB 廠 ?
 
__________________
奧匪肥小弟
舊 2008-05-26, 11:13 AM #3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SKAR_WU離線中  
OZHHC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6,010
引用:
作者OSKAR_WU
如果自動降壓降頻
這也叫主機板的節能技術
那跟過去自動超頻說這叫版子效能比別人好
自動加壓說版子比別人好超
請問這三種有何本質上的不同 ?

報告吳大,EPU可以設定要手動排檔(鎖定在特定工作模式)或是自動,來決定怎麼讓CPU省電。這跟汽車下坡放空檔可以省油是類似的構想。需要怎麼工作由使用者自己決定,應該不會有呼隆消費者的嫌疑才是。只要是要能讓系統整體的耗電量降低,應該都算合理才是。

主機板預設小幅度超頻提昇效能,北橋加壓讓記憶體穩定性提昇,都是調校的技巧,也是身為組裝廠的各主機板廠商在自己可控範圍內能動用的籌碼。凡是都有一體兩面,決定要從哪一面去看事情會左右一個人對整件事的認知。

以上是小輩的一點淺見,給吳大參考。
舊 2008-05-26, 11:38 AM #3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ZHHC離線中  
OSKAR_WU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3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169
引用:
作者OZHHC
報告吳大,EPU可以設定要手動排檔(鎖定在特定工作模式)或是自動,來決定怎麼讓CPU省電。這跟汽車下坡放空檔可以省油是類似的構想。需要怎麼工作由使用者自己決定,應該不會有呼隆消費者的嫌疑才是。只要是要能讓系統整體的耗電量降低,應該都算合理才是。

主機板預設小幅度超頻提昇效能,北橋加壓讓記憶體穩定性提昇,都是調校的技巧,也是身為組裝廠的各主機板廠商在自己可控範圍內能動用的籌碼。凡是都有一體兩面,決定要從哪一面去看事情會左右一個人對整件事的認知。

以上是小輩的一點淺見,給吳大參考。


我是無法認同啦
畢竟 cpu 是 intel / AMD 做的
不是主機板廠做的
主機板廠不該以自己的想當然爾來做事
否則天下要大亂了

不是每個消費者都清楚這 " 箇中奧妙 "

對我來說
這算是一種 " 巧妙的行銷手段 "

但個人認為這樣
非常不負責任

如果今天是做整機的
你要這樣搞我沒意見
因為你要為整台系統負責任

但做零組件的
不應該把其他變動因素想當然爾加入考慮
__________________
奧匪肥小弟

此文章於 2008-05-26 11:47 AM 被 OSKAR_WU 編輯.
舊 2008-05-26, 11:45 AM #3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SKAR_WU離線中  
OZHHC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6,010
引用:
作者OSKAR_WU
如果沒有
只是主機板廠商以自行大規模測試定義出來的電壓跟頻率
請問如果系統不穩
我是要找 cpu 廠商 還是找 MB 廠 ?

這種跟正面表列可穩超頻支援特定規格一樣,都是主機板廠自己測OK,也保證OK的。
所以CPU廠商當然不會買單,有問題當然是主機板廠要自己解決。
用起來有問題當然也都是找主機板客服去想辦法克服。

以上是小輩的淺見,請問與吳大的認知是否有差異呢?
舊 2008-05-26, 11:52 AM #3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ZHHC離線中  
OZHHC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6,010
引用:
作者OSKAR_WU
我是無法認同啦
畢竟 cpu 是 intel / AMD 做的
不是主機板廠做的
主機板廠不該以自己的想當然爾來做事
否則天下要大亂了
不是每個消費者都清楚這 " 箇中奧妙 "
對我來說
這算是一種 " 巧妙的行銷手段 "
但個人認為這樣
非常不負責任
如果今天是做整機的
你要這樣搞我沒意見
因為你要為整台系統負責任
但做零組件的
不應該把其他變動因素想當然爾加入考慮

報告吳大,小輩的想法與吳大不太相同,也許觀念有問題,先與吳大分享,觀念有不對的地方,還請吳大不吝指教。

基本上主機板上的零件都是晶片組廠商設計(特規品也是,只是採購的廠商有另外開規格特製而已,實際上仍是晶片組廠商照需求設計)與製造,所有的超頻,降頻等非原始設計都不在CPU廠商的設計範圍內。

如果降頻降壓的省電功能算不是每個消費者都能夠清楚的" 箇中奧妙 ",且為"巧妙的行銷手段"的話,那超頻功能不何嘗也是如此呢?(老實說,我還沒聽說CPU廠商有保超,或建議超頻的情況過)

部份消費者有超頻提昇效能的需求,也會有部份希望電費能省則省的使用者存在。只要能夠聆聽VOC,滿足消費者需求(CTQ),相信都是合理的才是。

就因為這是零組件,就因為這是消費者有更大自由度搭配與發揮的主機板產品,才更需要去開發這類功能,提供消費者更多選擇。畢竟,如果真的都要乖乖做的話,大家一開始就拿公板去製造,或甚至像NV倡導的那樣,直接買公板主機板去販售,有事統統交由晶片組廠商去扛不就好了呢?

在這個主機板的戰國時代,大家無不絞盡腦汁思考如何讓自己的產品與其它廠商產生差異化,只要停滯不前,不弄些N+1設計拉高門檻,拉開與競爭對手的距離,下一個被淘汰的就是自己。

以上是小輩的一點點淺見,與吳大分享。
舊 2008-05-26, 12:10 PM #3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ZHHC離線中  
Xforce
Senior Member
 
Xforc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2
您的住址: 宜蘭
文章: 1,341
引用:
作者OSKAR_WU
我是無法認同啦
畢竟 cpu 是 intel / AMD 做的
不是主機板廠做的
主機板廠不該以自己的想當然爾來做事
否則天下要大亂了

不是每個消費者都清楚這 " 箇中奧妙 "

對我來說
這算是一種 " 巧妙的行銷手段 "

但個人認為這樣
非常不負責任

如果今天是做整機的
你要這樣搞我沒意見
因為你要為整台系統負責任

但做零組件的
不應該把其他變動因素想當然爾加入考慮


屙,沒錯,跟我的想法一致。

主機板 "節能" 的定義,應該是要在符合 CPU規範的狀態下,(容忍電壓,頻率等)
屏除掉 "CPU" 耗電變數,呈現出來的才是 "主機板" 的節能。
而不是偷吃步,降頻,降壓來作節能。

在不同電壓跟頻率下比耗電,我實在不知道有啥好比的。
那是不是雞排店把FSB降為 100MHZ,倍頻所在EIST最低頻,電壓降為0.9 V,所以雞排店的節能技術高於石頭店?

所以我當初才會認為主機板 節能的點 應該是在"硬體元件"上的效率來作考量。
我也很讚賞 相位切換,在不同耗能下,相位切換來達成高效率供電。

畢竟CPU頻率,電壓,使用者也是可以透過軟體來改變。
但是硬體元件效率,這一點使用者就沒辦法改變。
__________________
AMD Athlon 64 3000+
Asus A8N-E nfoce 4 empowered
Simems DDR 400 512MB *2
Benq 1640
---------------------------------

此文章於 2008-05-26 01:25 PM 被 Xforce 編輯.
舊 2008-05-26, 01:19 PM #3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Xforce離線中  
OZHHC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6,010
引用:
作者Xforce
所以我當初才會認為主機板 節能的點 應該是在"硬體元件"上的效率來作考量。
我也很讚賞 相位切換,在不同耗能下,相位切換來達成高效率供電。
畢竟CPU頻率,電壓,使用者也是可以透過軟體來改變。
但是硬體元件效率,這一點使用者就沒辦法改變。

節電跟電源轉換效率提昇是兩回事喔。(而且切的更多次也不一定代表轉換效率就高)
老實說,如果真的要搞環保的話,我會希望廠商「盡量少用料,別亂浪費料件設計overkill的產品」,然後開放使用者降電壓省電(更超頻一樣,都是開出來,大家自己設定自己玩,摸得越熟可以調整的越完美)才是正途。

不過我相信很多使用者應該不這想吧...特別是當現在市場已經變成「上料上得多代表品質好」時...。
舊 2008-05-26, 02:05 PM #3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ZHHC離線中  
Xforce
Senior Member
 
Xforc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2
您的住址: 宜蘭
文章: 1,341
引用:
作者OZHHC
節電跟電源轉換效率提昇是兩回事喔。(而且切的更多次也不一定代表轉換效率就高)
老實說,如果真的要搞環保的話,我會希望廠商「盡量少用料,別亂浪費料件設計overkill的產品」,然後開放使用者降電壓省電(更超頻一樣,都是開出來,大家自己設定自己玩,摸得越熟可以調整的越完美)才是正途。

不過我相信很多使用者應該不這想吧...特別是當現在市場已經變成「上料上得多代表品質好」時...。


屙,供電模組,效率 在不同負載時會有不同的效率,效率差的就是變成熱
假設90﹪效率,也就是有90﹪給CPU用去,10﹪變成熱散發。

而在輕負載的時候,少向反而效率比較高。重負載的時候,多向反而比較高。
這都是要是Slave端元件的特性而定。

這也是EPU 相位切換,跟DES相位切換,省電的原理。

假如CPU 不同負載,固定相位數,就會使供電元件在效率曲線,不是最佳化的點上運作,而動態的相位調整,是試圖讓供電元件盡量在效率好的狀態下運作。

你可以看那些效率曲線,有些元件,在過高的負載(高頻率、電流、電壓),效率會變得非常差,也就是很大部份的電能都會被轉換成熱。
__________________
AMD Athlon 64 3000+
Asus A8N-E nfoce 4 empowered
Simems DDR 400 512MB *2
Benq 1640
---------------------------------

此文章於 2008-05-26 02:30 PM 被 Xforce 編輯.
舊 2008-05-26, 02:28 PM #3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Xforce離線中  
OZHHC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6,010
引用:
作者Xforce
屙,供電模組,效率 在不同負載時會有不同的效率,效率差的就是變成熱
假設90﹪效率,也就是有90﹪給CPU用去,10﹪變成熱散發。

而在輕負載的時候,少向反而效率比較高。重負載的時候,多向反而比較高。
這都是要是Slave端元件的特性而定。

這也是EPU 相位切換,跟DES相位切換,省電的原理。

假如CPU 不同負載,固定相位數,就會使供電元件在效率曲線,不是最佳化的點上運作,而動態的相位調整,是試圖讓供電元件盡量在效率好的狀態下運作。

你可以看那些效率曲線,有些元件,在過高的負載(高頻率、電流、電壓),效率會變得非常差,也就是很大部份的電能都會被轉換成熱。

呵呵,的確是如此,不過電源轉換效率跟可切換的檔次數並沒有直接的關係,設計的好的話,切換相位數沒那麼多效果不一定較差,甚至更好。

真的要省電的話,設計時把板子上沒使用的IC類零件能關的盡量關,電壓能降的盡量降,效果應該會更大。
舊 2008-05-26, 04:20 PM #4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ZHHC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10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