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台南市
文章: 826
|
引用:
你說的這句真是深得我心哪~~ 買了40倍速燒錄機來當8倍速用,真是夠了............
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機絲組: Canon EOS 5D MARK II Canon EOS 1Ds MARK II Canon EF 50mm F1.8 II Sigma 50mm F1.4 Canon EF 16~35mm F2.8L II Canon EF 24~70mm F2.8L Canon EF 70~300mm F4-5.6 IS USM Canon EF 70~200 F2.8L IS Canon EF 400mm F5.6L Canon 580EX閃光燈+CP-E3電池包 Canon EOS-M+22mm F2.2+18~55mm F3.5-5.6 Canon ESO-M3+18~55mm F3.5-5.6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註定了漂泊
文章: 839
|
引用:
買高倍速燒錄機的人追求的是『速度』 而不是燒錄『品質』..... 您們可以翻翻這個板上的文章 不少人是燒給別人用全速 自己要留的用16X以下的速度 我自己也會這麼做的 燒給別人的何必浪費我的時間 燒給自己的(尤其是重要資料)就寧願多花時間 再舉一個例子(以下數字是假設的) 50CC的摩托車可以飆到70公里 125CC的摩托車可以飆到120公里 若是您平常騎車速度只騎60公里的話 那您最好買50CC的摩托車就好了 否則您買了125CC的摩托車竟然只騎60公里 真是夠了..... 但還是不少人買125CC摩托車只騎60公里 此文章於 2002-05-26 06:34 PM 被 mig33 編輯.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註定了漂泊
文章: 839
|
引用:
呵呵~~~ ![]() 您說的意義我看不出對這實驗有何幫助 我們要實驗的項目並不是 『不同廠牌的空片,何者較耐保存』 除非您認為,同一燒錄機、同一批空片 但用不同倍速(8X和40X)燒出來的片子耐濕氣竟會不一樣? 若您這麼認為,豈不也推翻了您所認為8X和40X會一樣..... 正如您之前提到的紫外線對某些因素的活化能來說有點大 但是對兩張(8X和40X)您認為應該是一樣的片子 所造成的影響應該都一樣,那這個有點大的活化能 正好能加速我們知道哪一片會先陣亡..... 嗯! 您也說了用日曬『沒說不行』 畢竟日曬是一般人較方便實驗的方法 要一般人準備『高溫、高潮濕、無紫外線』的環境比較麻煩 而且一般人對於溫度的控制(包括我)也不知道該控制到何水準 過低,恐怕也要很久才能知道結果 過高,就好比用小刀直接在兩個片子上各劃一刀(當然報銷) 然後宣稱這兩片保存一樣久,也是不合理的 就我看過的『不同空片的保存實驗』 不論是國內玩家或日本玩家做的,都是用日曬法 廠商(或其員工)做的測試另當別論(他們有設備可用) 所以雖然您的論點(用高溫、高濕、無紫外線)良好 但畢竟對一般玩家而言是較麻煩的方法 所以我還是認為找公正第三者用日曬法就行了 若是8X和40X沒差的話,都曬曬紫外線其實也是另一種公平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註定了漂泊
文章: 839
|
引用:
呵呵~~~ 看來從這一點(廠商良心)來看 您也比較推崇T牌和P牌 ![]() 其實我原本也想說 若是能請手上有國內廠牌40X燒錄機的網友 幫忙測一下就更理想了.....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 屏東 光華
文章: 1,506
|
引用:
高溼度是在考驗印刷保護層的能耐和廠商抗氧化劑有沒有偷料 跟燒錄關係不大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 屏東 光華
文章: 1,506
|
別人寫的,看看吧
Quoted from http://www.mscience.com/faq53.html ...... Longevity is no longer limited by the stability of the dye, but instead depends on two other issues. The first issue is the original quality of the recorded disc.Each dye and recording speed requires a different optimum recording power and write strategy. CD-R writers vary in their capability to provide optimum recording conditions. Inconsistent recorded quality is the result, even though initial quality must be high if the disc is to degrade gracefully over its lifetime.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S.P.B.
文章: 3,641
|
引用:
我的意思就是拿同一種片來試... UV會使高分子斷鍵,而且是很複雜的.... 用UV好像跟模擬保存期限長短好像沒有關係(一般保存) 高溫----用烘箱 高濕度---找個密閉的容器裡面放一杯水應該就可以了吧...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S.P.B.
文章: 3,641
|
引用:
某A牌那就不考慮 ![]()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S.P.B.
文章: 3,641
|
引用:
假設DYE已經裂解完全,那8X與40X的差異應該是PC,保護層與反射層 裂解後的DYE如果會對PC,保護層與反射層產生影響的話應該8X與40X都一樣 8X與40X的差別應該是PIT的寬度吧(???????) sorry 原文有點長,不知有沒有提到8X與40X燒錄後保存期限的差異(燒錄片的保存性本來就不好是已知) 還有我之前(好久了)有PO過一個簡單的功率概算,不過不知是否適用於高倍速燒錄40X)?果您有資料還請您告訴我,THX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 屏東 光華
文章: 1,506
|
引用:
原文那時只有8X的燒錄機 不過也可看出那時就有倍速與燒錄品質間的議題存在 一般的燒錄片過一段時間都會漸漸劣化 而且影響的因素很多 但是如果片子剛燒出來的品質就不佳(不佳不代表讀不到) 那再經過劣化的結果就更糟了 所以40X or 48X是否能燒出和以前8X同樣的品質 當然也會對保存度造成影響 不過當然也要看燒錄片是否是為高倍燒錄設計的 至於功率概算這個我就不懂啦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