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3
文章: 17
|
道路容積本來就不可能無限制的增長
所以必然要有先後的取捨 僅此而已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6 您的住址: 關內
文章: 1,072
|
不過,BRT到底是不是捷運,能否增加台中人的光榮感,進而激發投票意願,在國民黨基層的固本會報引發熱烈討論,甚至有不少藍營基層幹部認為BRT對選情沒有加分。
國民黨立委蔡錦隆甚至套一句很夯的****台詞「這不是肯德基!」。他說:「BRT根本不是捷運,而是一條專門讓BRT公車使用的專用道」,直指BRT對選情加分效果有限,甚至很有可能是扣分。 蔡錦隆解釋,台灣大道雖有6線道卻很容易塞車,BRT專用道占掉2個車道後,讓台灣大道變成4線道,更容易塞車。綠營民眾本來就不支持胡志強,現在藍營支持者也在罵,哪裡對選情有加分?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3
文章: 334
|
最近經過中港路,看了 brt 之後有一個疑問
brt 有新建一個讓乘客上車的地方,但是這個地方要先穿越上面影片裡面的慢車道 那乘客要如何從人行道走到乘車的地方,下車時要如何走到人行道? |
![]() |
![]() |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12
文章: 0
|
引用:
車站都設置在路口,而路口設有行人穿越道。乘車時乘客從人行道經行人穿越道走到車站乘車,下車時乘客從車站經行人穿越道走到人行道。 |
|
![]() |
![]() |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6 您的住址: 小朋友的火坑
文章: 0
|
除了特定地點,真的需要每個車站都這麼大嗎?最近常跑台中榮總,
感覺中港路更塞了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4 您的住址: 一立方公尺的香格里拉
文章: 617
|
反正會有抖M說,政策把交通搞爛了,自然就會少人開車,交通就會變好了,
是大家不懂政府的用心 ![]() ![]()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3
文章: 334
|
引用:
了解 我還以為會有地下道之類的 不然乘客像影片裡面,一直穿越馬路也很危險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623
|
引用:
台灣的交通建設對外觀設計覺得有點走火入魔 花了太多成本在外觀設計上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an 2013
文章: 1,553
|
引用:
我倒覺得外觀很重要 台北公車專用道,停車站就一個涼亭 沒有現代化感,給人感覺就是簡陋 就算是公車,做的跟捷運一樣的現在化外觀及設備,會坐的也比較多 就連台鐵的月台,最近十年搞了不少新站 設計上了無新意,就連售票機也該換個現代化 ![]() 此文章於 2014-07-28 09:46 AM 被 dragoncat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3
文章: 17
|
引用:
遮風避雨+車外收費系統 閘門等等 加上停靠的是雙體連結公車 其實尺寸是還好 像台北的公車專用道遇到下雨或是大太陽一堆人擠在一起 那也是很不舒服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