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2,247
|
Inside Intel這本書,我不知借給哪個天才沒還,所以無法抄書。
查了一下網路上的資料: 8088 和 8086 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只有八位元的外部資料匯流排 (CPU 對外一次只能同時傳送八個位元),後者則擁有十六位元,所以 8086 才算是真正的十六位元微處理器。 而16位元CPU初誕生之時,的確有考量到對8位元指令的向前相容,Inside Intel有一個章節專門敘述這件事。並說這就是Intel早期的成功原因。 後來不知為何,Intel似乎喪失了早期的成功之道,轉而趨向慢到叫人抓狂的"模擬",這是最令我大惑不解之處。
__________________
簽名檔真是礙眼…還是讓版面乾淨點吧!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8 您的住址: 潛水中
文章: 157
|
以後應該會走高時脈多核心吧
不然快沒梗了 ![]() 不然來猛一點的 捨棄L2.L3快取,L1快取直接灌到好幾MB,也能帶來可觀的效能 ![]()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ug 2001
文章: 211
|
引用:
IMAHO... 當年 80386 在保護模式中能夠以虛擬的方式來執行數個 8086 來跟以前的程式相容,也就是所謂的 VM86 mode,後來的 Windows 也是靠這個方式來執行以前 DOS 的程式,而現今 x86/AMD 64 則是用不同的方式來實現向下相容並移除 VM86、real mode 等等...。 至於 Itanium 根本就不能算是 x86 系列,IA 64 是屬於 EPIC 指令集架構,有別於目前流行的 CISC(x86) 或 RISC(ARM),我個人認為在觀念上這是一顆是很先進的 CPU (當然...實際上跑起來的樣子可能不是那麼優秀),雖然它能用模擬指令的方式來執行 x86 32 bit,不過我根本不認為是一樣的東西。 我覺得不是模擬的錯,而是他們當初根本沒打算在 x86 上搞 64 bit 而被 AMD 搶先。
__________________
滿招損 謙受益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2
文章: 733
|
引用:
相容真的很重要,不相容對企業成本來說蠻傷的~ 尤其是現行大部分企業都已電腦化的狀況下,建置全新系統的機會不多, 升級原有系統還是最主要的模式。 像是640KB限制、不穩定的95/98設計,都是為了相容舊有程式架構。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您的住址: 台北苦命IT工人
文章: 586
|
![]() 引用:
這件事情其實一半是對一半是錯的。 請看維基條目 引用:
但因為效能不佳(現世代x86跑得快,實際是內建了很多硬體線路加速常用指令,Itanium的die大到塞不大下這些線路)。 以及考慮到採用Itanium的機器不大常跑x86的東西,所以才拿掉改成軟體模擬。 所以說intel在IA64上面只用軟體模擬x86,錯是在於早期的Itanium是有硬體線路的,對是在後期的Itanium的確是用軟體模擬的。 至於IA64是不是intel白花錢之類的,這點可能還需要一些時日來看看。 畢竟x86-64這一套,大體上就是原來的x86增大了暫存器的版本。 繼承了軟體沿用上的好處的同時,壞處也是一併吃下來的。 目前除了記憶體支援能力以外,效能幾乎沒有長足進步也是這個原因。 這狀況不同於當年 80286 => 80386 ,保護模式的引進絕對是現代化作業系統的重要基石。 畢竟,如果期望效能大幅度成長,勢必要引入新指令集,(x86指令集成熟多年,對目前的指令能做的硬體加速都到一個極限點了) 為了良好的使用新指令集,程式勢必要改寫甚至重寫,那這樣跟IA64的情況有什麼差別 ![]() btw 其實摟主轉貼的文章,比較類似 x86 與 IA64(VLIW)的差異, x86-64應該沒哪個能耐一次執行多指令的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ug 2001
文章: 211
|
引用:
保護模式也只是一種較佳的記憶體管理方式而已,而且 286 早就有保護模式了,只是 286 保護模式的問題不少,例如進保護模式後除了 reset 之外無法回到真實模式,所以很多人都誤以為只有 386 才有保護模式,這是不正確的。 主要的問題在於目前半導體的發展已經接近物理極限了,因此這幾年多核心遠多於時脈的增進,各家廠商都在找不同的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Intel 想用 EPIC 來擺脫目前 CISC、RISC 的一些問題,而一些廠商則是在 RISC 上做精進,未來會怎樣還是要多觀察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
滿招損 謙受益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4
文章: 2,140
|
引用:
很簡單 有閒錢開發新程式驗證新系統的是少數 會隨時代慢慢演進淘汰才是自然的王道 這就是IA64失敗的原因 舉個例子 當XP的時候 很多早期程式有問題 不是就搞得雞飛狗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