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Apr 2007
文章: 49
|
引用:
小弟的配置跟Z大一樣.... ![]() 只是hr-05SLI沒加風扇... 只用前置12公分高爾夫餘風吹而已 ![]()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326
|
引用:
hr07那個問題我也有遇到 打電話問過利民 原因"好像"是因為機器在折的時後沒辦法弄的很精密!? 總之有小空隙用手壓一壓就可以了 我就是這樣解決的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534
|
引用:
我看到的測試也是這樣....低轉HR-01小勝Ultra-120....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大家都不爬一下測試就認為Ultra-120 一定贏HR-01? 事實上Ultra-120 在目前的12CM塔中效能並不是很突出... Ultra-120 Extreme我也不看好....T120為什麼稱霸空冷界這麼久?? 是因為鰭片面積....不是導管數目呀XD 鰭片面積大,導管冷卻快,冷凝回流的量才會大,熱量交換的速度才會快... 多了兩根導管...鰭片面積卻沒變... Ultra-120 Extreme要有明顯的效能改變出現,大概只能上3000轉以上的風扇來彌補鰭片面積了... 利民的下代空冷王者應該是IFX-14了....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ug 2001
文章: 1,421
|
引用:
其夾片做這單一金屬片彎成U字形 而且記憶體安裝又是從外面直接插進去 實際上是蠻難與記憶體顆粒兩面同時平行貼平 即使看起來壓平其夾片與各顆粒間接觸情況差異可能... 夾片這部分的設計實在蠻可惜的 (不會畫圖不然應該要圖解比較清楚 ![]() 或許分成兩部分 設計成兩片式的散熱片+略厚一點導熱棉,接觸的情況與壓力或許還略好一點 不過成本又要增加 ![]() 引用:
個人實際使用下情況可能有差異吧 Orz 雖然當初換了兩個環境、空間測試結果都一樣 ![]() 與HR相比U系列還是建議搭配轉速高一點的風扇裝機後效果才會比較好 個人也想實際測試看看Ultra-120 Extreme究竟好多少 ![]() 不過也是不報太大期望就是了 關於下吹式的散熱器因為個人喜歡搭配低轉速靜音風扇 所以比較不偏好 搭配低溫的CPU對周圍原件幫助蠻大的 不過當CPU溫度很高...有時候反而幫其他原件加溫 ![]()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7
文章: 6
|
引用:
請問HR-01跟HR-03(這個HS向上的位置)中間有沒有空位放HR-05(非SLI)?? |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05
文章: 35
|
引用:
熱導管必有其方向性,若是如樓主擺設方式,將會失去熱導管的優勢,也就是說熱導管本來是液氣交流散熱的方式會形成乾燒,那麼熱僅只能用金屬導熱的方式傳到散熱鰭片,效果會大減、也會失去使用熱導管的意義。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7
文章: 6
|
引用:
版是P5B DELUXE CPU上HR01 VGA上HR03(HS朝向咭背) 北橋打算上HR05 有沒有大大試過會不會卡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