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17 您的住址: 淡水跟北投之間
文章: 2,779
|
引用:
所以也就是設計問題不解決,材料用再好也無濟於事的意思嗎? ![]()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180
|
引用:
用好材料,可以解決阿 把銅線、銅針腳改成銀線、銀針腳來降低電阻,減少發熱 把接頭、電線皮改用更耐熱的材質,保證百多度也燒不起來 就可以安全的使用大電流 順便售價再多加個幾千上去就好,完美XD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17 您的住址: 淡水跟北投之間
文章: 2,779
|
引用:
這種思維可以向音響廠商學習。 ![]() ![]()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03
文章: 780
|
引用:
真正的發燒線啊!!! XD |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21
文章: 46
|
改成12+4真的不好任瓦數,雖然廠商會超抽,但我都用外接電源當標準
個人標準上限: 旗艦8+8、高階8+6、主流6+6或單8、中階&低階單6、入門免插 對應的瓦數375、300、225、150、75 以上都不能超過上限,超過的這個世代都當電老虎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y 2021
文章: 1,934
|
所以我很早就說過顯卡超過350W我就不考慮
那等級已經不是我這種普通玩家該追求的 我手上TUF 3080Ti跟TUF 6900XT都是雙8pin而已 玩遊戲前者我通常降低到300W,後者則是本來就300W 否則玩3A大作,整台主機 + 48" OLED的耗電頗凶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y 2021
文章: 1,934
|
https://youtu.be/-NGUov5Zb_0
最新的發現是4090附的轉接線焊盤做工神爛 30系列附的轉接線是老老實實的1線對1針腳 4090附的看起來亂很多 畢竟要把4組8pin合併集中在那麼小的焊盤上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an 2006
文章: 2,549
|
這種低級錯誤在當初設計時就應該想到,就算沒想到在品質驗證的時候也該抓到,結果都沒有,真爛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180
|
引用:
這裡有比較清楚的接頭處拆解圖 https://youtu.be/ei6mB23XcD8?t=624 可以看到就算後面焊接處的金屬片斷裂,12VHPWR供電的6個針腳本身還是一體的並聯狀態 直流的東西很簡單:多並聯、多分流,低電流、低發熱 從現有資訊來看轉接線在12VHPWR針腳處和PCI-E 8PIN針腳處都有做並聯,再用導線連接 所以轉接線可簡單分成3部分來看: 4個PCI-E 8PIN(+12Vx3並聯分流) --- 14AWG導線(4條並聯分流) --- 12VHPWR(+12Vx6並聯分流) 就算中間導線斷了1條、2條,那也是剩下的線負擔加重,要燒也是燒在這裡才是 就算因為斷了線整體電阻上升,12VHPWR並聯的針腳應該仍要發揮在接頭端的分流作用才是,可是目前案例都只是燒其中幾根針腳,這明顯很不對 所以轉接線焊盤做工差是個問題沒錯,但不能全把問題推到那上面,只是讓問題容易發生而已 附帶一提,目前對原生線的測試,在實驗室、裸測、環境溫度26~27度下測出來的都有60多度 想想到了夏天30幾度的天氣、放在機殼內廢熱烘烤下會是幾度? 別以為12VHPWR最高耐熱溫度有105℃就覺得安心,長期高溫下接頭也是會變質焦黑的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17 您的住址: 淡水跟北投之間
文章: 2,779
|
昨天在淘寶看到4090專用鍍銀電源線一條一條89人民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