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13
文章: 419
|
引用:
公平,如果錢灑下去將來員工能幫公司(股東)賺更多的話.....這部分就要看經營者的判斷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41
|
引用:
... 這樣一定要好好考慮的, 要多談幾次感受誠意. ![]() ![]() ![]()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41
|
重要的人才一定要搶的, 現在是效益很分化的時代.
我記得兩個里程碑, 一個是無間隙, 一個是伺服作動. 搶到人才的公司, 如今都是吃香喝辣, 擴大版圖. (不好意思, 只能用我待的產業來舉例轉折點) 有次因為朋友邀約去吃科技業的聚餐. 那時候記得是聯電跟台積彼此競爭的時候. 我是被聯電朋友拉過去的, 但看他們的制度就搖頭. 有道是上面過太爽, 很容易開始弱化~ 人若是不處於第一線把壓力感受一下, 會退化. 心思不在前進, 就會開始內部.. 嗯.. 管理階層的素質是很重要的! |
![]() |
![]() |
Registered User
加入日期: Jun 2021
文章: 0
|
引用:
董事有薪水嗎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41
|
說真的比較過團隊的人會曉得如果讓底下的人士氣太差, 成效不會好到哪裡去.
問題在於很多時候都是比爛, 不要當最爛的那個就好.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文章: 4,032
|
我查了一下,陽明自2011年起到2020年 連續10年沒有任何配股配息記錄!!
也就是說, 這10年應該都是處於虧損或者損益兩平的記錄 .... 公司底下的員工,如果這10年都願意相忍為公司,自願減薪,今年大賺多領幾個月我認為合理 反之, 我認為公司有給3-6個月這些數字,我覺得公司還算願意給 , 說公平嘛也還好 , 基本算合理!! 2020年大賺,賺來的這些錢不用改善過去10年的虧損嗎 ?? 全都拿來配給員工 ??? 我可不認為合理 , 航運也能大賺基本上是時運問題,遇上大好的時機才有的 , 平常可不會有這種好事...
__________________
您想買新硬碟嗎? 購買前請務必參考這篇文章,是我的實際經驗 還想讓統一賺你的錢嗎?統一集團成員(能見度高的): 星巴克、家樂福、7-11、無印良品、黑貓宅急便、聖娜多堡、阪急百貨、 康是美、博客來、夢時代、Mister Donut 、Cold Stone 、龜甲萬、 維力33%股權、光泉31%股權、Smile速邁樂、紅心辣椒、台北轉運站(統一企業BOT) 統一LP33膠囊有環保署早已列管的一級管制品: DNOP塑化劑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8 您的住址: 銀河系
文章: 167
|
引用:
首先 長榮是撥5%給員工就有這麼多年終 並沒有全拿來給員工 若陽明願意同樣標準發盈餘的5%給員工 我猜爭議沒這麼大 另外 會這麼大義凜然斥責員工的人 通常都不會是該公司員工 很有可能是股東 ![]() ![]() ![]() ![]()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12
文章: 95
|
看到有些網友回文還真是名符其實慣老闆的心態,所以公司做這麼大都是靠
老闆和股東,台積電也是靠張忠謀和股東才有今天的護國神山而不是員工, 而台灣的主人也是政客和慣老闆不是台灣人民?重點應該是老闆願不願意與員工分享, 而不是朕不給的你不能要,所以還是那句老話,不是公司規模大上市櫃就代表它 好棒棒,老闆不願意和員工分享,上面那些大頭爽到爆,下面員工每個都苦哈哈.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Nov 2016
文章: 737
|
一般來說公司從獲利盈餘提撥出來給員工的比例其實很低的.
公司保留的盈餘都多過發給股東的. 巴菲特的公司都不發放股利的..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41
|
我想到一個可能, 看有沒有專業的人, 或事業做得夠大的人來分享經驗.
稅. 提供給股東多少稅. 保留在公司多少稅(下次或下下次才發給股東還需不需要繳稅, 也就是重複繳稅的意思). 提供給員工多少稅(有沒有分勞工要承擔多少, 雇主要承擔多少). 或許會有很妙的答案.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