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Swift
Amateu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18
文章: 39
引用:
作者jang20529
有些堅信科學的人,反而把科學變成信仰,拒絕任何可能性。但我所學的科學,應該是會透過假說跟實驗去驗證,現在一堆所謂的科學人,卻連驗證都沒驗過,就直接否定。

......

你們的想法呢?...


一般來說像你們看了幾本書就在談論 Unconventional Therapies,也就是非正式醫療或者傳統醫療

我是覺得不要動不動就認為大多數的醫學界就是把這個領域看成有問題的

就連 Mayo 都有專門的研究中心進行研究與實踐,請先將西醫就是認為 Unconventional Therapies 是不科學的觀念先拿掉,你再來討論

你會認為那些醫療人員「鄙視」,可是你也沒有真的仔細檢討你的「方法論」,方法論永遠都有檢討空間,這也是對於更高知識追求的泉源

看你針對醫師對你過去使用生酮飲食的回應,我也只覺得你也沒有去瞭解為什麼人家要給你看文獻?反正就是你對,別人說了什麼你就是貼出好幾本書的封面,好像你也是有很多證據似的

所以你的發文從標題開始就根本試圖想要把兩方直接先切一條楚河漢界,在網路上這種環境,從一開始就註定不會有甚麼建設性的討論結果

你問大家的想法,我倒是更好奇你的目的又是甚麼?

像你這種往路上的專家太多了,文字一多,大家也都覺得你好像很厲害似的
     
      
舊 2021-02-14, 10:09 AM #2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wift離線中  
傳說
Amateu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2
您的住址: 太陽系
文章: 32
如果醫生能把病治好,病患會去試偏方?

引用:
作者Swift
一般來說像你們看了幾本書就在談論 Unconventional Therapies,也就是非正式醫療或者傳統醫療

我是覺得不要動不動就認為大多數的醫學界就是把這個領域看成有問題的

就連 Mayo 都有專門的研究中心進行研究與實踐,請先將西醫就是認為 Unconventional Therapies 是不科學的觀念先拿掉,你再來討論

你會認為那些醫療人員「鄙視」,可是你也沒有真的仔細檢討你的「方法論」,方法論永遠都有檢討空間,這也是對於更高知識追求的泉源

看你針對醫師對你過去使用生酮飲食的回應,我也只覺得你也沒有去瞭解為什麼人家要給你看文獻?反正就是你對,別人說了什麼你就是貼出好幾本書的封面,好像你也是有很多證據似的

所以你的發文從標題開始就根本試圖想要把兩方直接先切一條楚河漢界,在網路上這種環境,從一開始就註定不會有甚麼建設性的討論結果

你問大家的想法,我倒是更好奇你的目的又是甚麼?...
 
__________________
PCDVD站長:擋廣吿的後果就是導致免費網站無以為繼!
在你享受自由網路的同時
自私的行為只會扼殺這個環境。
舊 2021-02-14, 11:43 AM #2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傳說離線中  
一努卡米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08
文章: 54
引用:
作者傳說
如果醫生能把病治好,病患會去試偏方?

有哦 !!

遇過沒事喜歡找醫生 , 拿了藥回家又不吃的 ,
也有堅持不看醫生 ,
拖到不能再拖才就醫

(快)痊癒時又用上自己的偏方 ,
說西醫的藥治不完全 ,
還是要靠這一味來收尾
(或是西藥傷身、要補回來之類)

另外治不好和破解偏方是兩回事 ,
偏方有誤就該被糾正、避免再轉傳害人

醫生不是萬能、倒楣還會遇到庸醫 ,
但至少鴿在這次事件裡點破偏方都是有所本的 ,
不是那種為了點閱率 ,
隨手拿本商業書傳遞錯誤訊息還不下架影片

另外治不好的原因很多 ,
拿醫生沒治好來正當化偏方也是很奇怪的

就像有些人的身體痠痛是久坐少動 ,
身體肌肉力量不足以支撐、負荷引起 ,
但他依舊不想改變 ,
只拿藥或做電療當然治不好

自己在家不想動或不曉得要做什麼運動才適合 ,
也不知道大醫院有那種職能復健之類的 ,
有專人視狀況安排運動復健
(或是健保還沒納入體制內的物理治療師檢視身體狀況)
舊 2021-02-14, 12:37 PM #2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一努卡米離線中  
黑禾
Advance Member
 
黑禾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3
您的住址: 追尋北國之春、尋覓國境之南
文章: 489
嗯~~

我只想問:
那些自稱膽(管)結石者採用喝油排石法,在實施前是有做過超音波還是CT證實該病症
按照自然生理,只要空腹多時稍吃油膩就會自然排空膽汁
以前在CT和超音波尚未普遍時,要看膽管、膽曩就要做OC (Oral Cholecystography)
前一日低脂飲食,吃藥、空腹6~8小時後,檢查要自備2顆油煎荷包蛋,來看膽汁排空狀況
依照生理結構
那些能在手裡拿出糞渣裡挖到所謂的"膽結石"
我是不大相信
__________________
國小的門面又改了
漂亮的兩層紅磚建築早已灰飛湮滅
大門對面的滷肉飯攤販
如今已轉型成鬍鬚張連鎖店總店

國中的舊址面目全非
改成醜陋的柏油停車場,只剩老樹在嗚咽
2005.06
醜陋的柏油停車場正拆除,老樹已無法嗚咽
2006.09
廣 告已經出現,台北新地標--京站
2011.07.04
我在君品17樓吃小外甥女的雙滿月酒
國中新校址在舊市府後方

舊市府改成當代藝術館
我還是懷念20元的市府員工午餐
怎麼全變
我的青春
我的記憶
台北還是我的 【 家 】 嗎????
舊 2021-02-14, 01:13 PM #2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黑禾離線中  
Swift
Amateu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18
文章: 39
引用:
作者傳說
如果醫生能把病治好,病患會去試偏方?

的確醫生不一定能治好人,尤其是腦袋很難治,不然幹嘛用偏方
舊 2021-02-14, 02:01 PM #2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wift離線中  
OFUE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12
文章: 0
引用:
作者jang20529
可能有些網友沒有跟到,我大概簡單提一下。......

長時間累積的東西要用自然溶解可能也需要長時間,
在這過程中花費的費用未必會比直接手術取出便宜且快速,
嚴重的不如直接去看病比較快,
會有感覺時通常已經可能算是嚴重的。

至於油可以炒菜燒飯時補充到適量即可,
不用特別去喝油。

引用:
作者Crazynut
自然療法=安慰劑效應。

據說拿維他命給感冒或頭痛的人吃,騙他說是特效藥,有接近一半的人會有療效。(感冒症狀減輕了,頭不痛了)

其他的病症沒人研究,也許會存在幾個百分點也說不定。當然我並不鼓勵這種作法。可作不可說,不可提倡。

要換個「安慰劑」試試,
因為說不定「維他命」真的能有接近一半的人會有「療效」,
也能減輕某些感冒症狀、頭痛。

直接假設認定「維他命」完全不具「療效」太過武斷,
說不定連單純喝「水」都有一定「療效」存在,
「安慰劑」要選那一種是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此文章於 2021-02-14 02:47 PM 被 OFUE 編輯.
舊 2021-02-14, 02:29 PM #2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FUE離線中  
小吳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15
文章: 17
膽結石是跟腎結石類似,長得像石頭一樣硬硬的東西嗎?
腎結石不是很痛嗎?那如果有人膽結石,難道都不會痛?
如果會痛的話不是應該在小顆的時候就去看醫生然後吃藥或用超音波治療了?
舊 2021-02-14, 03:10 PM #2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小吳離線中  
healthfirst.
Golden Member
 
healthfirst.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17
您的住址: 陣亡者的靈堂
文章: 3,185
兩邊都挺
打起來最好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21-02-14, 03:18 PM #2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healthfirst.離線中  
Crazynut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2,247
人體是很奧妙的,有時心理健康保持樂觀抵抗力都會增強,當然我不會提倡保持樂觀醫生就不必看了。

Dilbert 有陣子蠻紅的。作者在書中曾提到一個有趣的概念--鐵嘴法。
就是訂定一個有可能的目標(當然不能遙不可及,像明天我要登上月球之類的),每天花幾分鐘對著鏡子裡的自已默念這個目標,愈明確愈好,例如:

"三年後我要以600分考上xx系"

詳細內容我記不清了,Scott Adams說他三年後拿到成績單,不多不少剛剛好就是那個分數。

這說穿了也不算太奇妙,無非是自我暗示自我催眠。當然有自我暗示自我催眠並不意味著就可以不必努力了。

雖然名稱不一樣,我覺得這跟安慰劑效應是同樣的東西。
__________________
簽名檔真是礙眼…還是讓版面乾淨點吧!
舊 2021-02-14, 03:19 PM #2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razynut離線中  
sn245763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4
文章: 452
引用:
作者Crazynut
人體是很奧妙的,有時心理健康保持樂觀抵抗力都會增強,當然我不會提倡保持樂觀醫生就不必看了。

Dilbert 有陣子蠻紅的。作者在書中曾提到一個有趣的概念--鐵嘴法。
就是訂定一個有可能的目標(當然不能遙不可及,像明天我要登上月球之類的),每天花幾分鐘對著鏡子裡的自已默念這個目標,愈明確愈好,例如:

"三年後我要以600分考上xx系"

詳細內容我記不清了,Scott Adams說他三年後拿到成績單,不多不少剛剛好就是那個分數。

這說穿了也不算太奇妙,無非是自我暗示自我催眠。當然有自我暗示自我催眠並不意味著就可以不必努力了。

雖然名稱不一樣,我覺得這跟安慰劑效應是同樣的東西。


保險、直銷的心理課很愛教這種觀念
就是每天早上起來對鏡子說自己很棒、很優秀
自我心理催眠,這樣推銷遇到挫折時
心理上崩潰感比較不會這麼強烈。
舊 2021-02-14, 05:51 PM #3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n245763現在在線上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56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