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顯示卡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chowtom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1
文章: 2,467
引用:
作者EANCK
隔音和吸音是不同的原理唷,
你用隔音材質就是錯的,要用吸音材質。

你如果是去買坊間隨處可得的吸音棉,對高頻的吸音率可能只有 30~50%/吋,
這當然沒有效果。

用號稱吸音率100%的吸音板做破孔率超低的吸音箱,實驗室的人說噪音剩3~5%。

這種東西肯定貴到破表
如果弄出來要好幾K 那還是算了吧
能接受就將就用
追求極限的成本我花不起
     
      
舊 2016-01-03, 02:22 PM #2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howtom離線中  
blue70053
Advance Member
 
blue70053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4
您的住址: 台南↔小港
文章: 425
引用:
作者lzarconlony1

檔不住 頻率不同


你想太多了!越高頻的東西衰退越多!

Attenuation Data for 3M Hearing Protection

上面是 3M 的耳塞 NRR 表,每一個系列都呈現越高頻降噪越多...

如果你是低頻反而難搞!
 
__________________
黃色鬼屋戰鬥卡:39020602

我的部落格Taiwan獼猴
舊 2016-01-03, 02:44 PM #2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lue70053離線中  
bpoff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8
文章: 791
我剛剛試了一下........用衛生紙塞耳朵就可以........
一般風扇跟硬碟的聲音還是聽得到.......但高頻音聽不到了........
其他網友說無效的........是否一般的耳塞因舒適考量太鬆所以不夠密合效果不好?......

我的電腦也會叫........我都是把它擋起來藏起來........不太大就好.........
我覺得我的叫得算沒有很大聲..........是否用高階卡的高頻音不只尖還會很大?......

還有那個 chowtom 網友不知有無注意聲音反射的問題........
機殼後方面對牆壁處可能會把聲音反射出來........尤其在室內角落的話
要避免反射問題我猜想或許讓反射至少兩次以上就可以一定程度改善........
就是第一次反射出來後還要再反彈才會朝向你這樣..........
或是你在第一反射面也加一次吸音材質.........
最基本原則不要直接看到電腦你知道的........

不確定只是建議可以試試.........
舊 2016-01-03, 02:51 PM #2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poff離線中  
lzarconlony1
*停權中*
 
lzarconlony1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15
您的住址: 金一十大女支三
文章: 1,282
那就不曉得 聲音畢竟很主觀
我耳朵敏感coil whine是有聽到
有試過耳塞 後來卡賣掉換別家就解決

總之chowtom兄加大電容並在6pin供電是很好方法
電感都是用在顯卡供電上 用電容讓電壓穩定對壽命也有幫助

工程還是科學就是要由簡化繁 再由繁化簡
動不動就上高規格只是表示解決能力不足而以
上幾K隔音材吸音材簡直弱爆 直接換一間房子形狀才快

ps.等下會被引文 先註記

此文章於 2016-01-03 03:53 PM 被 lzarconlony1 編輯.
舊 2016-01-03, 03:51 PM #2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zarconlony1離線中  
EANCK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3
您的住址: earth,taiwan≠china
文章: 1,853
引用:
作者lzarconlony1
那就不曉得 聲音畢竟很主觀
我耳朵敏感coil whine是有聽到
有試過耳塞 後來卡賣掉換別家就解決

總之chowtom兄加大電容並在6pin供電是很好方法
電感都是用在顯卡供電上 用電容讓電壓穩定對壽命也有幫助

工程還是科學就是要由簡化繁 再由繁化簡
動不動就上高規格只是表示解決能力不足而以
上幾K隔音材吸音材簡直弱爆 直接換一間房子形狀才快

ps.等下會被引文 先註記


想在大家面前賣弄聲學?
在做過精密聽力測試之前,我還不知道有人敢就這樣的自誇說自己的耳朵敏感,
要不要臉啊?
能聽到的音頻範圍有多寬,能感受到多少聲壓,這些能是你一個外行人憑自己的感覺說的算?
呵~ 自以為敏感。

對於隔音和吸音,前面講的好像你很懂一樣,結果是沒經驗草包一個,
我在玩音響室的隔音材料時,你不知道還只能摸甚麼東西哩。

跟眾人面前談成本,你以為你能多懂,
『卡賣掉換別家就解決』,你這叫狗運好,要是沒能解決,你是要哭還是要怎樣啊?

有coil whine的卡賣給別人去受害,你這招還真高明啊;
轉手的過程中,因為折舊損失了多少錢啊? 該不會因為你向對方誇稱你的髒手加持過,所以沒賺沒陪。

我前面教的方法都只需幾塊錢,當便宜的都不行時才需要用到 隔音/吸音箱,
一塊fury 2.5萬,主機總價可能會是4~5萬,願不願意額外拿6000~1萬出來做吸音箱是見仁見智,也因地制宜,
再怎麼樣也沒有你這自稱ee的外行人賣弄的空間。

此文章於 2016-01-03 06:37 PM 被 EANCK 編輯.
舊 2016-01-03, 06:31 PM #2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ANCK離線中  
gpxjohn
Master Member
 
gpxjoh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4
文章: 1,768
引用:
作者lzarconlony1
總之chowtom兄加大電容並在6pin供電是很好方法


之前被您吐槽的方法,現在怎變成在讚美了!?
http://www.pcdvd.com.tw/showpost.ph...93&postcount=15
http://www.pcdvd.com.tw/showpost.ph...55&postcount=23
__________________

遊戲機:
7800X3DRTX 4090

此文章於 2016-01-05 01:25 PM 被 gpxjohn 編輯.
舊 2016-01-05, 01:22 PM #2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pxjohn離線中  
chowtom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1
文章: 2,467
引用:
作者bpoff
我剛剛試了一下........用衛生紙塞耳朵就可以........
一般風扇跟硬碟的聲音還是聽得到.......但高頻音聽不到了........
其他網友說無效的........是否一般的耳塞因舒適考量太鬆所以不夠密合效果不好?......

我的電腦也會叫........我都是把它擋起來藏起來........不太大就好.........
我覺得我的叫得算沒有很大聲..........是否用高階卡的高頻音不只尖還會很大?......

還有那個 chowtom 網友不知有無注意聲音反射的問題........
機殼後方面對牆壁處可能會把聲音反射出來........尤其在室內角落的話
要避免反射問題我猜想或許讓反射至少兩次以上就可以一定程度改善........
就是第一次反射出來後還要再反彈才會朝向你這樣..........
或是你在第一反射面也加一次吸音材質.........
最基本原則不要直接看到電腦你知道的........

不確定只是建議可以試試.........

當然靠牆那面我也貼了吸音棉 但是因為散熱考量就沒有跟另外三面密合
大概跟另外三面相隔了10CM左右
靠牆這一面吸音棉有貼的比較大片
然後機殼正背後 因為線材走線問題我就沒有檔了 反正正背後也不是牆壁
這樣檔有沒有差? 當然有 拿掉還是感覺得出來風扇的風切聲比較大
但 這電感高頻音 在我加電容以前 即使罩著這幾層 還是很明顯 所以我才會動手處理
舊 2016-01-05, 01:43 PM #2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howtom離線中  
a0911430500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10
您的住址: I7_995
文章: 72
一個想法,把電感解銲下來 用環氧樹脂填封24Hr或瞬間膠塗抹[應]會有幫助吧!

主要是避免線圈振動,再來是全填封避免聲音傳出
__________________
I7 980 4.15GHz 12G(威剛海力士1333@2000 9 12 10 27) MSI X58 Big-Bang GTX680 WD迅猛龍 Win7 64bit
X-Fi Titanium Fatal1ty Pro Series 64MB X-ram & ROCCAT KAVE 5.1
Silverstone Strider Plus 750W 80銀plus Thermalright:Venomous X & AC MX3 RV03
APC BR 1000tw(輸出600W)

舊 2016-01-13, 02:31 PM #2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0911430500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11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