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11
文章: 64
|
好奇的去找了資料來看:
這篇講得最簡單 http://bitcoin.stackexchange.com/qu...er-than-nvidias 基本上,最大的原因是因為AMD的VLIW架構使得擁有較多的ALU-運算單元,頻率較低。 而nVidia的ALU比較驅近於CPU,所以一個ALU的單位面積較大也就不能塞太多ALU進去,而頻率較高。 第二個主因是挖擴用到的了int32 right rotation運算,而AMD剛好有一個指令可以符合需要。nVidia則需要2次shift再1次add才會完成動作(在Compute capacity 3.5有改進,也可以一次完成- 也就是780, Titan...)。 所以整個比起來,AMD在挖擴快了很多。 nVidia的ALU應該是塞了比較多的流程邏輯進去吧,對於流程控制的運算才會100%發揮。 這種存運算的就看ALU多了。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4
文章: 602
|
挖礦程式除了賺虛擬貨幣外,其程式在RUN的時候,
對社會有無貢獻? 如蛋白質運算....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文章: 3,369
|
引用:
刺激內需 因為大量耗電 ![]() 台灣全民拚挖礦 ![]() ![]()
__________________
無良行政機關 新北市衛生局 ![]() 新海橋下那棟。交通不方便耶 ![]() Ghost island = 呆丸 Welcome to Taiwan! ![]() ![]()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n 2013
文章: 416
|
引用:
不過就藉口而已 比率來說 同級產品運算用途幾乎都AMD完勝 這個差距 不是一個指令可以改變的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4
文章: 602
|
不知道有沒有人跑去"蘭嶼"挖礦
不用電費(民宅),硬體的成本不知多久可以回收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11
文章: 701
|
引用:
你還要算運費 ![]() 跑了趟光華問了好幾間才買到280x 還好現在價格透明 不會有缺貨抬價的狀況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8
文章: 5,843
|
引用:
看來...我也可以等二手的(誤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4
文章: 602
|
像挖礦機這樣24小時跑顯示卡,顯示卡的壽命可能超過一年嗎?(無故障)
還是只要溫度+濕度OK,就沒問題?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8
文章: 5,843
|
引用:
不是燒機的方式跑應該還ok吧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