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hk
文章: 125
|
感謝punshing兄!
水冷器經打磨後底部已變滑, 但小弟的手指卻變得凹凸不平(起了兩個水泡), 也好努力沒有白費, 現在效能得以改善, 待機:38 全速:43 感謝閣下指點!! 現有另一問題, 請問假若加上-片銅片效果會否更好? (因水冷器不是銅制,不知什麼金屬,可能是鋁 ) 在那裡可買到銅片? 請各位大大指點指點! 在那裡可買到銅片?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01 您的住址: 淹水的地方
文章: 1,023
|
引用:
叫JEANNY過道香港時拿給你好啦.. 如果你想要滴化.. ![]() ![]()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hk
文章: 125
|
加上-片銅片效果真的更好嗎?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01 您的住址: 淹水的地方
文章: 1,023
|
引用:
好一點點.. 主要是紅銅滴導熱快.. 但是散熱不是很強.. 鋁滴導熱慢些.但是散熱很快. 兩者相互利用滴化.倒是會好一點點. 扣具反而是重點.所以可以使用1MM滴紅銅片.. ![]()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Hong Kong
文章: 627
|
不要感謝我,要感謝應該是全能的Dora神~是也教的
![]() ![]() 銅片這東西自家的兩台PC也有用 (兩台也是TB) 的確有一些用,大約降過4度,但小小的一片要20~40元 ![]() 聽說這對新的AMD CPU沒有多大用處,反而會有反效果.. CPU的DIE 厚度改變,他反會頂高散熱器,來一味BBQ CPU呢.... 而且新的CPU都是用膠的,不像以前的陶瓷,效果會沒有那麼明顯... 另外還有另一個用這些銅片的主因,是陶瓷的鋼性大,用力錯誤會把CPU DIE弄壞....但現在改用膠,有了反彈性,這沒用了... 如果要找的話,電腦商場會找到, 但個人覺得對新AMD CPU沒有甚麼用處 ![]()
__________________
驀然回首,才發現那是悲劇的開始...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hk
文章: 125
|
Punshing兄!
我的想法是直接加一片1mm銅片在CPU DIE與水冷器之間(不是用CPU保護銅片), 銅片直接接觸CPU DIE用作增加導熱面積,再由水冷器帶走熱量, 當然不知是否可行? 請各位有何想法?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0 您的住址: A shell in Kaohsiung
文章: 4,399
|
1.散熱排->水箱->水冷器
2.水箱->散熱排->水冷器 第一種接法跟第二種接法, 兩者之間的差異性真的不算小, 我個人實驗的結果是可以到 5~6度C 之多. 強烈建議大家用第二種接法!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Hong Kong
文章: 627
|
小弟理解錯了.........
那當可以~啤酒大大都說了呢~~
__________________
驀然回首,才發現那是悲劇的開始...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內湖麥當勞
文章: 1,416
|
引用:
有差這麼多 改天試試 ![]()
__________________
There is only one speed...mine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縣蘆洲市
文章: 236
|
引用:
水冷系統連接方式有二 1.沉水馬達---水冷頭---散熱排---儲水槽 2.沉水馬達---散熱排---水冷頭---儲水槽 愚意以為散熱排 入口的水溫與室溫差距越大 散熱排越能把更多的熱量排出 也就說效果會更好 沉水馬達也是會發熱的 但是瓦特數有限不可能高過CPU發出的熱量 譬如個人使用的CPU功力高達七十幾瓦 沉水馬達只有三瓦 雖然儲水槽中會受沉水馬達發熱的影響而升高溫度 但是畢竟有限 只要散熱排把更多的熱量排出 對整個系統的水溫將會比較有利 所以愚意以為---------第一種方式效果會比較好 不知各位以為然否 我的配備如下 cpu: k7 1.33g(not oc) mb: aopen ak73pro A elsa gladiac 311 32mb 256mb sdram hd : ibm 30gb 7200X(1x) seagat 10gb 5400x(1x) acer 8x4x32 cdrw aopen dvd 12x 室溫:25 c 作業系統 win98 hotcpu 一小時 水溫增加約4度C cpu: 37 c 溫度計:compu nurse (2X) 一貼在die旁 一個測室溫 jeanny大的J&J2水冷頭 機車水冷箱固定在機殼排氣扇的外面 利用機殼排氣控制水溫 效果不是最理想的 不過很安靜效果差強人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