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效能極限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kivava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某大學的宿舍
文章: 25
引用:
作者carejollg
iSCSI是ESX Server理想的儲存系統,相容性高、但又不會像FC SAN般昂貴,不過效能上還是FC SAN較佳。


關於iSCSI的Performance,這裡有篇文章可以看出iSCSI與FC之間校能上的差異
Fibre Channel and iSCSI Performance Comparison for DSS Workloads Using SQL Server 2005

大意就是iSCSI即使上了NetApp再怎麼猛也不會超過40MB/s,但是價格高很多的FC,其實效能也沒好到哪裡去,需要連接磁碟陣列的機器不多且要求速度的話,還是跑SAS比較實在。
     
      
__________________
潛水是為了吸收知識
等你喝水喝夠了
就要回饋大眾囉
舊 2008-04-15, 03:22 AM #1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ivava離線中  
carejollg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8
文章: 51
在VMware Workstation 6.x中安裝ESX Server 3.5技術解說

◎標題:在VMware Workstation 6.x中安裝ESX Server 3.5技術解說 (2008/4/15)

◎前言:Workstation、ESX Server都是VMware的虛擬化軟體,差別在於前者採用Hosted VM,後者則是Native VM。如果在Workstation中再安裝ESX Server,也就是ESX Server變成Workstation上的一部虛擬機器,Linux/Windows等虛擬機器再建置於ESX Server上…

這不就是虛擬化中的虛擬化嗎?理論上似乎不可能…

◎ESX in a Box架構解說

不過,現在平臺真的可以做到虛擬化中的虛擬化,條件是底層的硬體中,處理器必須內建AMD Pacifica/Intel VT-x指令集,以及第一層虛擬化軟體(也就是Workstation)必須支援這個硬體輔助指令。其實現的架構如下圖所示。


備用圖(原解析度)

從圖1中我們看到2種虛擬機器,VM_w代表Workstation上的一個虛擬機器,但裡面的OS其實是ESX Server;VM_s代表ESX Server上的虛擬機器,裡面的OS就是一般的Linux/Windows等Guest OS。

接下來,分析一下圖1中各層的硬體。紅色編號1所在的是真實的硬體,這裡的處理器必須內建Pacifica/VT-x指令集;編號3是第一層虛擬化硬體,這是由Workstation所模擬出來的,其架構是Intel 440BX晶片組為主的平臺;編號5則是第二層虛擬化硬體,是由ESX Server所模擬出來的,架構也是Intel 440BX晶片組的平臺。至於紅色編號2所指是Workstation 6.x中的VMMonitor,負責管理真實的底層硬體資源,編號4所指的則是ESX Server中的VMM(或Hypervisor),負責將第一層虛擬硬體資源配置到VM_s這些虛擬機器上。

看起來似乎沒什麼不對。回憶一下以前文章所解說的,VMware Workstation屬於Hosted VM(請參考下圖2),它與Host OS都位於Ring 0這個特權層,其虛擬機器則在Ring 1/2/3。因此,將ESX Server當成Workstation中的一部虛擬機器時,在架構不變的狀態下,ESX Server上是無法再安裝虛擬機器所需的Guest OS,因為底層的虛擬硬體都是Intel 440BX平臺,而IA-32架構限制所有特權指令集僅能在Ring 0中執行。可是ESX Server已經在Ring 1/2/3,所以裡面的虛擬機器已沒有機會處於Ring 0。


備用圖(原解析度)

不過,以前文章提過Intel VT-x硬體輔助指令集下,區分成2個特權空間(Privilege Space),分別是VMX Root Mode與VMX Non-Root Mode,請參考圖1的右上方。對Workstation來說,其VMM與Host OS處於VMX Root Mode中的Ring 0(請參考編號2旁的箭頭指向VMX Root Mode),而裡面的虛擬機器(VM_w)則處於VMX Non-Root Mode的Ring 0(請參考編號4旁的箭頭指向VMX Non-Root Mode);於是這時候安裝ESX Server成為其中一部虛擬機器,ESX Server的VMM還是在Ring 0(VMX Non-Root Mode),以致於ESX Server上面還可以再建置虛擬機器(VM_s)。從VM_s來看,底層的ESX Server是處於Ring 0,符合IA-32架構的規範,而ESX Server會將VM_s所使用的Guest OS降為Ring 1/2/3,所有特權指令依靠VMM轉換,此外,因為ESX Server處於VMX Non-Root Mode中的Ring 0,所以它無法察覺自己已「被虛擬化」。這就是硬體指令集所造成的虛擬化中的虛擬化。

可是,這只能當成測試用系統,不建議用在實際的虛擬化應用上。網友可以從圖中看到Guest OS所發出的特權指令,到達底層真實的硬體時,經過2道VMM虛擬層的指令轉換,這會損耗虛擬化效率。

同樣的道理,或許Citrix XenServer也能實現虛擬化中的虛擬化。Xen在Pacifica/VT-x支援下,可以做到(Full) Virtualization與Para-virtualization,硬體配備較高的網友或許可以分享這方面的經驗。
 
舊 2008-04-15, 01:21 PM #1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arejollg離線中  
jnho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51
我個人的建議是,不要在workstation 裝esx server,可想而知的慢,慢還是個問題,另外一個問題是,這樣實在是沒有太大的意義,只是為了安裝而安裝,ESX其實早就可以使用SATA的硬碟,只是原廠沒有支援而已,除非你有買授權,否則其實也沒影響

至於完全沒有RAID的SATA控制器,到底支援哪些,各位就翻酷學園的文章吧,裡面我有把RPM用紅色標出來的,就是了

我倒建議花時間在整個虛擬化的架構上面,因為虛擬化的問題,vmware有,xen和尚未成熟但卻會內建在下一版的LINUX的KVM,或是只聞樓梯響的microsoft virtual server都會遇到

與其花時間等這個慢的系統,不如多研究virtual center怎麼用,這才是目前esx server可以賣錢原因,而不是虛擬化軟體本身
舊 2008-04-15, 01:45 PM #1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nho離線中  
carejollg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8
文章: 51
文章的目的並不是幫廠商推銷產品,而是與網友分享學習的經驗;相信許多網友對資訊基礎架構虛擬化與寫文章的能力,絕對比我更優秀,這一點網友可以從我文章中所表達的粗糙與淺顯內容看得出來。只是,如果能引起更多業界的高手參與,給新手學習指導和指教,也讓新手不用停留在只能看著網路上的圖片,揣摩虛擬化的模樣,這對學習上並沒有太大幫助。

網友在學習過程中,如果有意從VMware Workstation/Server更進一步到ESX Server上,從Google所找的中文學習資料,常提到ESX Server所能安裝的主機都是所費不貲的伺服器,因而減少學習的信心。可是,卻很少中文資料提到,以現有的個人電腦就可以安裝ESX Server,搭建出學習所需的環境,往後工作上應用時更能得心應手,也從學習過程中領略出一些Workstation/Server與ESX Server兩者之間在虛擬化應用上的差異。如果新手連學習的機會都沒有,怎麼會有機會成為優秀的高手,並在未來職場上更有作為...

學習的平臺在學習效率上一定不如企業入門伺服器,但這真的是可以用來學習使用,而不只是裝起來玩一玩。ESX Server能學的,除了管理伺服器狀態外,還有備份、建置虛擬機器、P2V、防火牆等,有一些初階功能是可以在範例所提供的主機上能學到的,至少為新手敲開這塊學習的入門磚,後續靠網友交流來增長經驗了。

Workstation上安裝ESX Server其實也真如網友所想的,不是什麼值得大書特書的內容,不過可以讓我們再多了解一些虛擬化的現況,與過去發展的差異。國外還有像Paul Davey這樣的網友架設單一網站討論這個方案,或許我們也能從中學習一些知識。

jnho倒是真的提醒我們,不要拘泥在虛擬化技術本身,如果網友對此沒有興趣,應把眼光放在基礎架構上,顯現出較大的格局與視野。

kivava所提到,只是我從VMware官方網站所看到的結論,也就是在虛擬化的效能與相容性上FC SAN較優於iSCSI,但我沒有測試過,這一點得跟網友說聲抱歉,欠缺佐證的測試證據。

此外,如果網友對kivava所提到的SAS有興趣,國外已經有採用個人電腦設備建置ESX Server所需的學習平臺,網址如下:

ESX under $900:Cheap ESX Server: Hardware Recommendations

文章中使用的是ASUS P5M2/SAS主機板、Intel Pentium D 920處理器、2顆SATA硬碟等,價格上是否低於900元美金,網友還要再算過。不過,這套主機更優於我在文章中所使用的範例系統,而且更接近ESX Server所要求的基本規格,可以使用原本範例中無法開啟的功能,能學習更多技能。

此文章於 2008-04-16 08:12 AM 被 carejollg 編輯.
舊 2008-04-16, 08:09 AM #1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arejollg離線中  
carejollg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8
文章: 51
(補充)Service Console本機管理與上傳ISO檔

◎VMware ESX Server本機管理:Service Console

登入Service Console管理ESX Server本機的方法,除了在ESX Server首頁上依指示按下「Alt+F1」以外,另一個方法是遠端主機登入。不過,ESX Server為安全上考量,遠端登入用的終端機程式必須使用SSH加密協定,例如PuTTY(免費)。

PuTTY下載網址


(圖說)下載後的程式如上圖所示。以滑鼠點選兩下後,開啟PuTTY終端機程式。


(圖說)在「Host Name(or IP address)」欄位中輸入ESX Sever的名稱或網址,例如範例所使用的是:http://192.168.10.10


(圖說)在終端機畫面上輸入帳號:root,以及認證密碼,卻出現「Access denied」的訊息,這是因為ESX Server內定值不允許遠端登入Service Console。這時候請回到ESX Server伺服器上,並依畫面指示按下「Alt+F1」,登入Service Console。


(圖說)登入後,請依圖中步驟,先切換到ssh目錄下,並編輯「sshd_config」,這個檔案。指令如下:
cd etc/ssh
vi sshd_config


(圖說)在「sshd_config」中找到「PermitRootLogin」這一行,並將後面的「no」改成「yes」。修改後再按下「Shift+q」切換到「:」命令模式,之後在:輸入「wq」,表示儲存修改並離開vi編輯程式。


(圖說)回到Service Console後,記得重新啟動sshd這個背景服務,指令是:
service sshd restart


(圖說)接下來再回到PuTTY,鍵入網址並輸入帳號與密碼後,就可以登入。出現圖中命令列,就表示成功登入Service Console。


(圖說)輸入「esxcfg-info -h」可以查詢ESX Server組態的指令用法。


(圖說)圖中是輸入「esxcfg-info –n |more」,查詢網路組態。


(圖說)或者可以輸入一般Linux指令,例如「ifconfig |more」。

◎建置虛擬機器:使用ISO檔

在ESX Server中新增虛擬機器,除了使用實體光碟機與開機安裝光碟外,也可以像Workstation/Server一樣,使用ISO檔或預先封裝的.vmdk虛擬磁碟檔,但這些都要先上傳到ESX Server上。ESX Server要求上傳檔案必須使用SCP(Secure Copy Protocol)加密協定,例如PuTTY的SCP(免費)或WinSCP(免費)等程式。下載網址:

WinSCP下載網址


(圖說)安裝完成後,在桌面上找到「WinSCP」捷徑。滑鼠點選兩下,開啟遠端上傳程式。


(圖說)如圖所示,在「Host name」輸入「192.168.10.10」、「User name」輸入「root」,以及密碼,Port number不用改,ESX Server內定值是「22」。


(圖說)圖左是遠端主機所儲存ISO檔案的目錄,右側是ESX Server的目錄。事前已從PuTTY終端機連線時,建立上傳檔案所需的「ISO」資料夾。PuTTY終端機指令如下:
cd ..
cd vmimages
mkdir iso

在WinSCP連線視窗下,切換到ISO資料夾。將左側「Ubuntu.7.10-dvd-i386.iso」上傳到ISO資料夾下。


(圖說)這是開始上傳的圖。同樣地,如果網友已在Workstation上建立虛擬機器,或由.vhd所轉換而成的.vmdk虛擬磁碟檔案,也可以透過相同方法上傳。
上傳ISO檔後,新增虛擬機器便可選擇「Use ISO image」;如果上傳的是.vmdk虛擬磁碟檔,則建置虛擬機器時,可在磁碟選項上選擇「Use an existing vistual disk」,將路徑指向儲存.vmdk檔位置即可。這跟一般在Workstation/Server上的方法一樣,請參考下圖。





舊 2008-04-18, 07:24 PM #1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arejollg離線中  
esc564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3
您的住址: 秘密基地
文章: 79
看了您的文章,如果沒有理解錯誤,ESX是在最底層的?
也就是硬體-->ESX-->win.linux等,
和vmware須先安裝windows不同對嗎?
舊 2008-04-18, 11:12 PM #1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sc564離線中  
jnho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51
幫回答一下,把ESX SERVER看成LINUX OS+軟體就好(其實不完全正確)
所以ESX SERVER裝好就有OS了

另外,建議搜尋一下FASTSCP這個比WINSCP好用太多了
舊 2008-04-20, 03:44 PM #1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nho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24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