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顯示卡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Kis2080
*停權中*
 
Kis2080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5
文章: 709
引用:
作者Weichung
個人倒是覺得是X1K系列架構本來就不如G70系列...

搞到最後只能想盡辦法拉高時脈去跟別人拼, 最後結果就是良率過低 產品價格過高
(DDR RAM也都是用頂級的... orz...)

至於3D Mark... 純參考吧... 畫面是很好看沒錯, 但一點都不準~~

從很久以前ATI就是他們的良好合作關係的夥伴了...
事實上nVidia也是他們的合作夥伴, 只是似乎他們跟ATI的關係又更好... 絕大部分都會採用ATI的標準
事實上也跟這次MS與ATI合作有關, 從XBOX的NV20A之後, MS轉向與ATI合作, ATI應該從MS那邊拿到了不少技術, 從跨入DX8~9.0之後, ATI的突飛猛進是大家都看得到的... 相信MS是一大推手
但個人現在會推薦G70系列,也比較推薦PS3... 哈哈...


當然,這個亦只是云云中大大你的個人想法吧....
論c/p值,當然推G70核心,當然R520的新架構也是很棒的
就是良率令到成本升高 如果能控制X1800XL的成本,定價低於7800GT
這樣我們當成又會有另一種看法吧

至於XBOX2和PS3.............這只在遊戲的取向吧?
沒有的自己喜愛的遊戲買那個也是枉然 ( 但我比較看好N記的"革命" XD )










ps. ATI好像沒有在MS身上得到什麼太多或專有的技術。
     
      
舊 2005-10-22, 11:20 AM #1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is2080離線中  
copernicus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2
您的住址: Minas Faen
文章: 2,181
老實說小弟一直覺得很納悶~~~~
X1k系列應該都是由R520刪刪砍砍來的...管線效率應該差不多...
X1800XT, 16p x 625MHz, 256bit x 1.5GHz
X1800XL, 16p x 500MHz, 256bit x 1.0GHz
X1600XT, 12p x 590MHz, 128bit x 1.4GHz
X1600Pro, 12p x 500MHz, 128bit x 780MHz
如果說由目前的測試看來, X1800的管線效率還稍稍贏過G70(至少沒輸)
那X1600XT的表現應該要極為優異才對...它除了頻寬稍低以外(雖然只有128bit,但是可是和256bit的6800NU一樣大(都是22.4GHz)...而且長期ATI的記憶體控制作都的比nV好....R5xx的記憶體控制又是最好的...
另外590MHz,12p已經和GF6800U的400MHz 16p並駕齊驅了...因此X1600XT理論上應該是要介於6800GT~6800U之間的....可是實際上....它連頻寬相同,但是時脈只有一半的6800NU都打不贏(6800NU也只有12p而已)....非常奇怪!!
比較6800NU和X1600XT的規格...6800NU根本沒有任何優勢...何況已管線效率而言R5xx 稍大於G70 > nV40....記憶體效率比人好, 頻寬相同, 管線效率更好, 時脈高一倍, 結果小輸~~~

小弟個人以為有兩個可能...
1. X1800在搞鬼, X1600的效能才是R5xx的實際面貌....
2. ATI 為了市場區隔, 故意搞爛X1600XT....
老實說2. 非常扯...X1600XT又不是沒有敵手...售價又不低...
1.的話...各大站應該會發現才對...實在詭異
 
舊 2005-10-22, 12:59 PM #1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opernicus離線中  
orinsinal
Master Member
 
orinsinal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2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1,611
RV530的對手6800(NV40),每個Pipeline均有一個Texture unit
而RV530的3quad*4=12pipeline,TU僅有4個(與4pipe的RV515相同)
上述硬體規模的縮減,大幅影響了X1600XT在遊戲實測的表現

由於X1800在管線、TU、Z-compare Unit方面都是具備16個單元的設計
整體效率相對最佳是正常的

此文章於 2005-10-22 02:51 PM 被 orinsinal 編輯.
舊 2005-10-22, 02:50 PM #1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rinsinal離線中  
copernicus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2
您的住址: Minas Faen
文章: 2,181
引用:
作者orinsinal
RV530的對手6800(NV40),每個Pipeline均有一個Texture unit
而RV530的3quad*4=12pipeline,TU僅有4個(與4pipe的RV515相同)
上述硬體規模的縮減,大幅影響了X1600XT在遊戲實測的表現

由於X1800在管線、TU、Z-compare Unit方面都是具備16個單元的設計
整體效率相對最佳是正常的

原來真有人耍爛....就是小弟自己
請問大大有這些架構圖的網站嗎...大部分都只提到R520的東西...
之前只大概看過Anandtech的介紹, 還以為說X1800XT 是4quad, 4x4, X1600XT少一個, 然後X1300P只有一個....
還有請問大大有沒有說pipeline至少要包含哪些東西才算是"完整的"pipeline...
像RV530這樣只有4個 Texture units, 還可以算是12 pipelines嗎?
舊 2005-10-22, 10:02 PM #1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opernicus離線中  
Artx1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2
您的住址: 耗電量頗高的地方.
文章: 1,959
引用:
作者copernicus
原來真有人耍爛....就是小弟自己
請問大大有這些架構圖的網站嗎...大部分都只提到R520的東西...
之前只大概看過Anandtech的介紹, 還以為說X1800XT 是4quad, 4x4, X1600XT少一個, 然後X1300P只有一個....
還有請問大大有沒有說pipeline至少要包含哪些東西才算是"完整的"pipeline...
像RV530這樣只有4個 Texture units, 還可以算是12 pipelines嗎?


http://review.gzeasy.com/graphics/2...ics_3491_2.html
這個應該就稱得上了吧?

RV530除了Shader強化到12pipe的規模之外,TMU和ROP都還是4pipe(Z/Stencil有8pipe倒是)


PCWatch這張也蠻清楚的:
舊 2005-10-23, 01:09 AM #1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rtx1離線中  
copernicus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2
您的住址: Minas Faen
文章: 2,181
引用:
作者Artx1
http://review.gzeasy.com/graphics/2005-10-05/graphics_3491_2.html
這個應該就稱得上了吧?

RV530除了Shader強化到12pipe的規模之外,TMU和ROP都還是4pipe(Z/Stencil有8pipe倒是)


PCWatch這張也蠻清楚的:
http://pc.watch.impress.co.jp/docs/...6/kaigai01l.gif

謝謝Artx1大大的資料
舊 2005-10-23, 09:09 AM #1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opernicus離線中  
Stef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874
Thumbs up

引用:
作者Artx1
http://review.gzeasy.com/graphics/2005-10-05/graphics_3491_2.html
這個應該就稱得上了吧?

RV530除了Shader強化到12pipe的規模之外,TMU和ROP都還是4pipe(Z/Stencil有8pipe倒是)


PCWatch這張也蠻清楚的:
http://pc.watch.impress.co.jp/docs/...6/kaigai01l.gif


很詳細的說明
謝謝分享
__________________
今天發生了件小小的好事情唷!

我擺在鞋櫃的鞋子裡面被放了圖釘!
明明班上有50人之多偏偏就挑上了我∼這正是有某個人比任何人都要在意我的證據!

為了想將這小小的喜悅也跟大家分享∼我在每個人的鞋子裡都各分放了一粒圖釘!
舊 2005-10-23, 11:34 AM #1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tef離線中  
Candy
Senior Member
 
Candy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數碼天堂
文章: 1,460
之前ATI聲稱:因3Dmark05的Shader用很多,所以X1000的效能得以發揮,就像FEAR一樣,X1800XT
狂贏7800GTX90%之多!

現在FEAR正式版出來了,X1800XT跟7800GTX效能不相上下,這意味著3Dmark05有.....?
舊 2005-10-23, 11:37 AM #1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andy離線中  
Artx1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2
您的住址: 耗電量頗高的地方.
文章: 1,959
引用:
作者Candy
之前ATI聲稱:因3Dmark05的Shader用很多,所以X1000的效能得以發揮,就像FEAR一樣,X1800XT
狂贏7800GTX90%之多!

現在FEAR正式版出來了,X1800XT跟7800GTX效能不相上下,這意味著3Dmark05有.....?



其實有可能是把Shader換掉了.... _A_
FEAR正式版在timedemo裡面用的場景與demo版的有很大的不同。

well,正式版為準啦。
說不定其實demo版那個速度差根本就只是bug而已。XD
舊 2005-10-23, 12:43 PM #1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rtx1離線中  
copernicus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2
您的住址: Minas Faen
文章: 2,181
引用:
作者Candy
之前ATI聲稱:因3Dmark05的Shader用很多,所以X1000的效能得以發揮,就像FEAR一樣,X1800XT
狂贏7800GTX90%之多!

現在FEAR正式版出來了,X1800XT跟7800GTX效能不相上下,這意味著3Dmark05有.....?

而且開了Soft shadow之後...X1000系列更糟了 (雖然soft shadow在FEAR好像做的蠻失敗的)
舊 2005-10-23, 01:13 PM #2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opernicus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53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