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15
文章: 398
|
手工製作成本高時間長穩定度又有疑慮
更不用提可能還會存在一些限制 更不用提人力有許多根本達不到機具出力的狀況 如果不是為了情懷很多產業根本不存人工的生存空間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6
文章: 14
|
這就跟手排車與自排車類似⋯⋯
自排的換檔速度與動力傳輸已不輸甚至超越手排,手排頂多剩換檔邏輯可以嘴,但手排的情懷無敵啦!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1,041
|
引用:
近三十年前公司派駐Volkswagen,當年德國路上還是以手排車為主, 不過我部門裡的德國主管當時就認為未來終究會是自排的天下。
__________________
================= 我從來不把錢當錢看 我都是把錢當命看! ![]() ================= 所謂理論,就是大家知道為什麼,但實際上行不通 所謂實務,就是沒有人知道為什麼,但實際上行得通 本公司已經完美結合了理論與實務: 什麼都行不通,而且沒有人知道為什麼 ![]()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47
|
以前有些配件要手工製的時候, 廢料很多的... 打到一半作廢.
(但那些車也不是最大量產, 所以價值還是有) 那個會先用機器做出胚, 雖然已經成型很接近了, 但最關鍵最後幾個收尾, 手工. 為什麼呢? 因為經驗老到的專業人士會考量前面零零總總的零配件組裝以及測試的一些報告. 把最後上去以及一些關鍵, 做一些改動; 說簡單點叫做總公差, 但實際上複雜很多. 譬如我說過去北美測輪框, 模擬的都是數據車手, 但我陪"活人"車手跑過一趟後. 就下指令偏幾度, 來修正搖臂部分 (這就是另一個, 原因回推以及預判), 效果更好. 這是工作方面, 所以應用到消費者產品, 為何還是有些手工? 因為付得出價格, 等得起時間, 有很高要求的人, 會希望專屬用品, 最後修正. 譬如老飛俠如果是專業喇叭手, 原本喇叭的製造即使工業化, 也不會每支組配一樣. 那麼噴嘴或什麼的, 在老飛俠去試吹, 聊天中, 一個老手可以慢慢去了解修改噴嘴. 然後讓老飛俠吹起來最爽, 達到所要的效果. 這, 就是手工的力量. (機器是無法預判使用者的)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1,041
|
引用:
法國號名牌Alexander的經典型號103是很多職業樂團法國號手愛用的型號 (柏林愛樂法國號組就統一使用這個型號,早期還是各拿各的, 忘了從什麼時候開始就統一吹這個型號了) 這個型號設計已經有百年歷史,歷史這麼悠久的型號, 可以想像原始設計上手工的比重必定很高, 但據說這個型號有個缺點,就是品質不那麼一致,不好的也不至於說差, 但是對專業音樂家就感受得出不同支樂器(即便型號相同)之間有明顯差異。 歐洲樂團(尤其是德國樂團)法國號聲部很常看到使用這支樂器, 但在美國樂團就很少看到使用這個廠牌型號, 據說原因是美國音樂家抱怨好的Alexander 103在德國就先被挑走了, 賣到美國的都是比較差的。
__________________
================= 我從來不把錢當錢看 我都是把錢當命看! ![]() ================= 所謂理論,就是大家知道為什麼,但實際上行不通 所謂實務,就是沒有人知道為什麼,但實際上行得通 本公司已經完美結合了理論與實務: 什麼都行不通,而且沒有人知道為什麼 ![]() 此文章於 2022-12-29 02:12 PM 被 老飛俠 編輯.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您的住址: 飛機跟捷運在窗外跑來跑去...
文章: 2,544
|
引用:
手工 喇叭 試吹 我只看到三組關鍵字... ![]()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1,041
|
引用:
樓上兩位果然把七八區歪樓傳統發揚光大 ![]()
__________________
================= 我從來不把錢當錢看 我都是把錢當命看! ![]() ================= 所謂理論,就是大家知道為什麼,但實際上行不通 所謂實務,就是沒有人知道為什麼,但實際上行得通 本公司已經完美結合了理論與實務: 什麼都行不通,而且沒有人知道為什麼 ![]()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Coruscant
文章: 4,466
|
我是覺得機械工藝表現在,批量生產的精度及速度上
但不論怎樣調整,機械如何的精製化,總還是有一個容許範圍,是叫標準差嗎? 從開始到結束,全都手工製作這種先不提 目前看到一些號稱手工製作,感覺是職人依其經驗,介入生產流程中,使精度再次提升 人為的控制機械誤差更少,以達到其想要的品質 而人的介入,會使成本等大幅提升,所以品質是拉上去了,但售價也無可避免的向上提升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