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BLUESKYVFX-
Senior Member
 
BLUESKYVFX-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8
文章: 1,279
引用:
作者GCVincent
要爬山就出國,才不會浪費國家資源!


就出國去嘛. 日本那麼近. 找個難度高一點在日本去試試山難發生時,在日本叫救難直升機是不是免費的.可以去試試看.不是最簡單.
     
      
__________________
Q9550
Intel X38
4GB ram
Quadro M2000
2TB HDD X 2 + 512 SSD

台達 260W
舊 2019-01-25, 02:23 PM #1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LUESKYVFX-離線中  
GCVincent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8
文章: 1,088
天使百家列去日本爬的很快樂,讓人羨慕!
所以證明要爬山就出國,不要浪費國家資源是對的!

任何人都不希望遇到山難,就算是這裡的網友,我不希望也不會詛咒人家遇到山難。
這是我跟各位不同之處之一。
 

此文章於 2019-01-25 02:35 PM 被 GCVincent 編輯.
舊 2019-01-25, 02:29 PM #1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CVincent離線中  
jimmy.cho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3
文章: 93
我認識的原住民超過百位,熟識的二三十名
您認識幾位?
我認識的原住民都不覺得管制有什麼不好
對他們來說反而有特權
並且少了外來人的破壞
我說的就是慕谷慕魚,現已封山
部分登山客也是從瀧澗進去
老人家說在他還是山青的時後,揹下來的登山客太多了
他們上山打獵冬天不去,會下雪
入山前米酒香菸敬祖靈(山神),遇到不詳預兆調頭就回家
人家進去只攜帶米、鹽、菸、米酒、獵具、罐頭
登山客比他們強?
舊 2019-01-25, 07:23 PM #1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immy.cho離線中  
cheapen 02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15
文章: 60
很遺憾,有ㄧ些人把強暴大自然,當作是擁抱大自然。
喜馬拉雅山上,那些垃圾,那些廢棄物,難道是自己走路走上去的?還不都是”山野探險家”帶上去的。

此文章於 2019-01-25 07:34 PM 被 cheapen 02 編輯.
舊 2019-01-25, 07:29 PM #1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heapen 02離線中  
sam1567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13
文章: 6
我也支持管制.
至少保留一片淨土.
人一多.開發就多.
天然的美景就一去不復返.
還是天然A尚好.
舊 2019-01-25, 09:48 PM #1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am1567離線中  
GCVincent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8
文章: 1,088
引用:
作者jimmy.cho
我認識的原住民超過百位,熟識的二三十名
您認識幾位?
我認識的原住民都不覺得管制有什麼不好
對他們來說反而有特權
並且少了外來人的破壞
我說的就是慕谷慕魚,現已封山
部分登山客也是從瀧澗進去
老人家說在他還是山青的時後,揹下來的登山客太多了
他們上山打獵冬天不去,會下雪
入山前米酒香菸敬祖靈(山神),遇到不詳預兆調頭就回家
人家進去只攜帶米、鹽、菸、米酒、獵具、罐頭
登山客比他們強?

您可以跟五峰鄉、尖石鄉的居民建議,
是否要改回山地管制區。

就跟英國與歐盟一樣,脫歐與否都有好處壞處。

甘蔗沒有兩頭甜,只想得好處,不想付出代價,一般人很難做的到。
沒有登山客這個財源,管制區無法生活,必須下山打工的原住民還少嗎?
在山下功成名就以後,誰還願意回去過苦日子。

民國86還是87年的時候,台灣美術史老師帶我們到台東的布農族部落。
第一個印象就是:好山好水好無聊。跟我老家雲林縣褒忠鄉一樣,又老
又窮。年輕人都到都市打拼,剩下老家老人顧孫子。太窮了,養不活一
家子,只有離開。離鄉背井,賺到錢,又失去多少東西?

政府的政策並不能讓部落維持下去,而是逐漸消亡。我讀高中就有原
住民同學了,聯考加分1/4還是1/3,他全家都住台北,生活習慣就和大家
一樣,他不說,沒有人會知道。寒暑假會回老家嗎?不會,老人過世就不
回去了。

布農文教基金會
是當時接待我們的單位,幫牧師娘處理電腦問題之後聊起來,晚上就寢
以後跟基金會的年輕人聊天,瞭解一些生活狀況,談未來太沉重。

基金會需要金錢維持,沒有錢,大家都得走。所以要開放開發才能吸引
觀光客。一個大學生怎麼可能有能力辦法幫助部落,老少超過一百人呢!
我唯一付出的是體力,推著一車小朋友繞著園區跑了一下午,我們當時
很開心。小朋友在我們離開的時候,問我會不會再回來,我騙他們說我會。
我知道我不會再回去。(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我帶了一背包巧克力餅乾
零食,所以小朋友才會希望我再回去...)

我們的政府還停留在我們把原住民當人看的層面。看來很多人很贊同。
日治時代過去,當時很多老人家會懷念日治時代的好處,但是沒有人會希
望回到日治時代當皇民。

再說一次,想爬山就出國,現在我支持管制登山,不支持歧視原住民。
(最好能換個名子,別叫山地管制區。這是一種歧視的名稱。)

此文章於 2019-01-25 10:13 PM 被 GCVincent 編輯.
舊 2019-01-25, 10:06 PM #1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CVincent離線中  
老老濕
*停權中*
 
老老濕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15
文章: 1,456
林務局請人巡山
種植林地
怎不找這種山地部落的去

每個月也都有薪水
台灣山區管理多的是問題

當年最大山老鼠.還是姓王的
舊 2019-01-25, 11:19 PM #1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老老濕離線中  
GCVincent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8
文章: 1,088
引用:
作者老老濕
林務局請人巡山
種植林地
怎不找這種山地部落的去

每個月也都有薪水
台灣山區管理多的是問題

當年最大山老鼠.還是姓王的


也許我寫的太過失真,詳細一點該是如此。
王先生可能靠盜伐累積第一桶金起家,這我不清楚。
但是第一名還是林務局。
1945-1975 法定伐木數量--無上限!
1965年接受聯合國建議改變林相,接受資助,訂四期造林計畫。

台灣大伐木時代,到底砍了多少樹?

引用:
1912年~~日治時代,開啟伐木事業

台灣大規模的伐木事業開始於日治時代,1912年,阿里山區第一列運材車自二萬坪開出。自此,台灣百萬年的原始檜木林開始遭到慘烈的殺戮,漸次淪亡。如今,阿里山留有一座樹靈塔,即為日人大量殺伐檜木巨靈以至手軟、心驚,不得不建塔以告慰樹靈。總計在1912年∼1945年間,官營的阿里山、太平山、八仙山三大林場共砍伐森林約18,432公頃、材積約663萬立方公尺,平均每年伐木20萬立方公尺左右。(註一)

日治的伐木事業,以完整的森林資源調查為本,編定森林計劃、劃分事業區,奠定了台灣現代化的林業經營的基礎。前林業試驗所所長林渭訪對此給予「伐而不濫、墾而有度」的正面評價。

然而,高山的伐木所代表的也是對原住民的步步逼近與管控,當數條深入內山、橫貫東西「撫番」道路開闢完成,原住民也隨著檜木巨靈傾倒,被迫往山下遷移,爾後日益失根、凋零。緊接著在二次大戰末期,實施戰備儲材,日本當局允許軍部直接伐木,為了取材方便,甚至連保安林都大肆砍伐,20萬公頃以上的林地遭廢,為日本治台留下一頁山林的血淚悲歌。

1945年~~國民政府時代,伐盡台灣檜木林

1945年國民政府來台後,推動「以農林培植工商業」的產業政策,開始大量砍伐原始森林,除延續日人所遺留林場外,更捨棄原有的伐木鐵路、索道,改開闢高山林道,進行新林場全面皆伐的作業;1956年在十三個林區厲行「多造林、多伐木、多繳庫」之三多林政(焦國模,1993);1958年更公布台灣林業經營方針:下令「全省之天然林,除留供研究、觀察或風景之用者,檜木以80年為清理期限,其餘以40年為清理期,分期改造為優良之森林。」這一連串耗竭式的伐木政策,鑄下台灣森林全面淪亡的悲劇,也帶給土地無止境的災難。

是年「八七水災」發生,次年又發生「八一水災」,1963年「葛樂禮颱風」,又引起大水災,此時社會輿論已有檢討之聲,但伐木量仍急劇昇高,1965年到1975年之間,每年平均伐木面積超過1萬公頃,其中又以1971年的1萬6千多公頃為最高峰。(註二)

1975年由於政府開始注意森林對國土保安的重要,加上幾大林場的檜木林已幾乎伐盡,伐木量逐漸降低。1991年政府以行政命令宣布禁伐天然林,大規模的伐木才正式進入尾聲。

總計,國民政府來台後,共砍伐34萬4千多公頃的林地(表一),面積超過三座玉山國家公園。材積約4,456萬7千餘立方公尺,如果以長10公尺、載重15立方公尺的運材車來計算,車車相連全長可達三萬公里,足足可以繞行台灣數十圈。

此文章於 2019-01-26 12:26 AM 被 GCVincent 編輯.
舊 2019-01-26, 12:17 AM #1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CVincent離線中  
xx123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634
五峰尖石2鄉 . 自山地管制區設立 . 至管制線後退
從頭到尾兩鄉的原民朋友並沒有獲得多少的經濟實助
反倒是外來漢人租地耕植 . 與少許的漢人民宿旅店 + 爆滿山的露營地賺了錢
類似梨山 ......

經濟文化不是原民傳統的根深蒂固 . 地頭蛇始終是被掠奪身份 . 文化上處於劣勢
無法無方難以解決 ..... 他們仍是需被保護的一群 . 在經濟自由以為至理公義之下 <= 這種玩意會傷害他們
__________________
1200塊的操級粗工

此文章於 2019-01-26 12:26 AM 被 xx123 編輯.
舊 2019-01-26, 12:24 AM #1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xx123離線中  
GCVincent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8
文章: 1,088
引用:
作者xx123
五峰尖石2鄉 . 自山地管制區設立 . 至管制線後退
從頭到尾兩鄉的原民朋友並沒有獲得多少的經濟實助
反倒是外來漢人租地耕植 . 與少許的漢人民宿旅店 + 爆滿山的露營地賺了錢
類似梨山 ......

經濟文化不是原民傳統的根深蒂固 . 地頭蛇始終是被掠奪身份 . 文化上處於劣勢
無法無方難以解決 ..... 他們仍是需被保護的一群 . 在經濟自由以為至理公義之下 <= 這種玩意會傷害他們

市場自由經濟
就像開放陸客來台,大家發財,結果陸資觀光一條龍,大頭還是陸資賺走。
限縮陸客,反而陸資一條龍也深受其害...

現在要再恢復管制,賺錢的商人會第一個出來抗議,比原住民還用力!

原住民也不是毫無所獲,觀光客起碼留下一地垃圾,超量的垃圾。還是要國家來處理...

而且原住民還會被笑,不會做生意!

原住民天生樂觀純樸善良,這樣做生意一定死...
起碼要變奸十倍才行,可是尖石鄉變奸石鄉那就慘了...

此文章於 2019-01-26 12:39 AM 被 GCVincent 編輯.
舊 2019-01-26, 12:33 AM #2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CVincent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42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