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5
文章: 2,584
|
引用:
《憶當年》時間 ![]() 我印象中的那幾年,DirectX技術正在快速發展,顯示卡戰超大 DX7和DX8的時候是Radeon 7000/8000在跟Geforce Ti系列叫陣 Geforce Ti系列當時還榮獲多媒體影像最慘畫質冠軍 ![]() 後來是DX9上Radeon 9000屌打Geforce FX 以及後來的Geforce 6800系列與Radeon X800系列激戰 接著是DX9.0C出來,Geforce 6800系列開始屌打Radeon X800、後續Geforce 7000大賣 其後1950Pro上市,跟7900GT/7950GT熱戰 大概是這樣吧…全憑印象 ![]() 我個人感覺HD2000系列與Geforce 8000之後又是另一個顯卡時代的開始了 然後Geforce 7000那時候我記得有件事很有趣 7800GTX在當時用「最大晶片」當噱頭,用晶片面積龐大來彰顯效能突出 但到了7900GTX上市,突然又變成「小晶片、低熱量、高效能」了 ![]() -- 那段時間台灣3C真的很熱啊,板卡廠商就好幾家,什麼恩雅、精星、青雲、承啟的 電腦喇叭品牌也一堆,Altec、羅技、Creative、Onkyo、JungleRex啥的 連買個燒錄機也能吵Pioneer、BenQ還是NEC 處理器也是,AMD的K7、K8、Opteron,時脈越堆越高的Pentium4 雖然現在動輒4G以上,不過當時P4的3.8G可是嚇歪眾人啊… 之後就是雙核心的X2、Pentium D系列、C2D出現以後被屌打的AthlonFX… 然後AMD的黑暗10年就此揭開序幕… ![]() ![]() ![]()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3
文章: 2,749
|
引用:
最有名的一家.........『啟亨』,記憶體是殺手鐧 這個絕對忘不了 ![]()
__________________
linuxwuo資源回收分身帳號kounikova一樣會亂嗆、攻擊、引戰,可能還有其他分身帳號請大家小心!!!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an 2006
文章: 2,549
|
引用:
DX7和DX8的時候是Geforce系列全面屌打ATI,後來DX9上Radeon 9700 Pro才開始屌打Geforce FX,後來的Geforce 6800系列與Radeon X800系列激戰其實前者已經勝利,因為支援shader model 3.0支援HDR,帶來的話題性更勝後者新瓶裝舊酒. 後續Geforce 8000之後NV就完全制霸ATI至今,後來的PhysX甚至CUDA又將顯示卡帶向GPGPU的另一個境界,顯示卡不再只是玩遊戲的工具.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l 2012
文章: 1,109
|
引用:
講到這 小時候看到的好幾家廠商都消失不見了 不知道是倒閉了還是轉移市場怎樣 梅杰 頂尖 登昌恆 啟亨 iwill等 我記得巫毒卡那時代好幾家二三線牌 或者是主機板廠牌 現在我都看不到了 大概都倒光了吧 市場只剩下華碩 技嘉 華碩等幾家巨頭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l 2012
文章: 1,109
|
引用:
當初5800ultra剛問世 湯姆的硬體小站的評測我第一時間就看了 看起來很高大上 各種頂尖的技術 8條像素管線且高達500Mhz的超高時脈 要知道在gf4年 代 時脈通常都在200 到250那年代 且很難超頻 且58ultra記憶體時脈也是亮出1Ghz這樣亮眼的數字 且還自己開發了高階畫圖語言 官方宣傳的時候好像講得很神 500Mhz核心時脈 1Ghz的DDR2 但怎麼好像雷聲大雨點小 且後來我爬文才知道他其實不是完全為了DX9設計的 只是混合了dx7 dx8模式然後DX9意思意思支援一下 並不像9700pro是完全為了新架構去設計的 講到這dx9我印象蠻深刻的 記得當初海虐dx8的顯卡 跑dx9就跑得非常吃力 因為硬體需求很高 太吃硬體了 像9700pro跑毀滅戰士3頂多算能 玩而已 大概30出頭Fps而已 要知道97pro可是旗艦卡喔 而到了8800gtx DX9就被G80海放了 連上古捲軸4 8800GTX也是輕鬆跑得 那時期能讓G80感到吃力的也只有孤島危機1代而已 所以歷史不斷重演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l 2012
文章: 1,109
|
引用:
廠商說話總是這樣隱惡揚善 總是挑對自己有利的講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5
文章: 2,584
|
引用:
啟亨、承啟這些好像去了中國? 耕宇好像也是,前幾年在台灣突然冒了幾個產品出來,一堆年輕人根本不認識耕宇了 當年耕宇倒出了一堆便宜FX5950Ultra也不少人收,起碼DX8實力還是直逼6600GT的 這大概是耕宇在台灣最後一次大聲了吧 其他真的就不曉得了…以前我也買過頂尖一張MX440呢 登昌恆在台灣我比較有印象的就只剩一些擴充卡、轉卡、週邊小物的商品了 好久以前曾買過他們家的USB3.0擴充卡,使用NEC晶片的,品質挺好 現在也還能在PCHome24H找到他們家的一些東西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l 2012
文章: 1,109
|
引用:
喔 登昌橫原來還在嗎 因為好幾家小時候常見的顯卡廠牌 像恩雅 頂尖(這兩家我記得就是三線廠牌) 還有一些國外白人的主機板廠牌 我現在都沒見到了 不過之前看沈望傅說科技產業本來就變動很快的 且優勝劣敗很殘酷的 哪怕創新這種音效卡龍頭其實他說能活下來就不錯了 他已經是老大哥檔次尚且如此 節目裡面訪問中他講:能活著真好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5
文章: 2,584
|
引用:
我想起來了,是叫「頂堅」 ![]() 雖然這件事很不重要 引用:
感覺音效卡完全就是被內建打趴的吧…內建太夠用了 連當年起來與Creative對抗的ASUS也不幹這玩意了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l 2012
文章: 1,109
|
引用:
我的標準如果想組個算有水平的系統的話 喇叭最低也要5500元起跳 然後訊源的話 也起碼要3000以上的 且訊源的錢一定要花的 不能只花5500的喇叭錢而 不買訊源 而一般人對喇叭的標準就1200元 最多3000元 再上去他們就買不下手了 這也能理解為什麼音效卡被內建幹趴了 其實音效卡也沒優勢了 我比較過創新的live和 主機板內建 其實是內建聲音更自然 細節也更多 現在已經不是以前ac97破音質的時代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