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4 您的住址: 北平西路3號
文章: 4,614
|
引用:
大大真是精闢獨道,所言甚是...總之問題釐清了 如果用PCI/PCI-E的話就得用驅動程式,同時作起來也比較複雜, 到時問題可能會更多,但是想到上千元的DDR400(512M)要被降頻跑167跑 C/P值不如去揀2手的DDR200/266(1G)來插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l 2002 您的住址: 能上網的電腦旁
文章: 115
|
下一步一定是SATA II
畢竟只是改各傳輸介面 但是相容性就問題很大了 畢竟他是新東西 要各家 南僑晶片或是獨立SATA晶片 廠商去配合 此文章於 2005-07-17 11:15 AM 被 jeffue43 編輯.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156
|
引用:
終於釐清原因了,多謝大大的指教,原來它是走空中不是走地下,不仔細看照片還看不出來~ ![]() 恩~ 如此看來,將來如果陸續推出SATA3,SATA4..SATAn,就會越來越接近記憶體的傳輸率,這樣規格的演進才比較有意義,瓶頸才不會總是卡在HD,如此才不會白白浪費記憶體的高效能~ ![]() 此文章於 2005-07-17 01:02 PM 被 micro3 編輯. |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4
文章: 47
|
引用:
如果...i ram整合入主機板 (BIOS設定哪些RAM設定成虛擬的硬碟) 然後...在BIOS中可以做image的處理 真是太棒了^_^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Sep 2004 您的住址: 加賀藩金澤
文章: 173
|
引用:
暫時別想太多 1:電路板的面積跟成本息息相關 想想看加上控制晶片,四根插槽等等 主機板內建會多出多少面積 以現在拚命降低成本的主流做法來看 只有可能在一萬一張的伺服器級主板上看的到 2:當然是獨立出售好剝你二次皮^^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ChungLi
文章: 540
|
其實還是要搭配 i9xx 系列的 chipset, 這樣南北橋的頻寬夠了, 才能好好發揮 i-ram 的實力. 甚至轉移到 SATA-II interface 上去..
__________________
.KV626ing.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156
|
小弟覺得不如把SATA介面交給北橋管理,不透過南橋,如此只要北橋
支援的頻寬夠,以865PE來說,高達約5000MB/s的記憶體頻寬,應付 SATA2絕對措措有餘,不過這只是小弟的夢想,不知道實際上行不行得通? ![]() 865PE頻寬: http://www.beareyes.com.cn/2/lib/20...050310243_0.htm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5
文章: 96
|
理論上是可行的, EMI跟Crosstalk的問題應該不會是技術上難以克服的挑戰. 事實上, ULi的1689就是這樣的單晶片解決方案. 不過當整合的controller變成SATA II的時候, 難度會變得更高就是了.
還有成本的問題, 整合SATA II之後的良率下降以及Design cycle的延長, 這些都不能不考慮. 其實, ULi在K8 Solution上面的推出時間比Via還有SiS慢那麼多, 跟南北橋二合一有很大的關係. -- 整合不是萬靈丹, 特別是考慮到成本之後....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文章: 550
|
這產品沒有說一定要插在主機板上吧??
拿張工業用的pci機版或是自己搭一張麵包板 接上一顆power供電 power在接上ups 這樣配上12port的sata raid卡 看是要raid 0,5,50都沒問題 嘿嘿~~ 游標變漏斗的時間會少很多!!!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177
|
如果此卡真的只是需要從PCI借電的話,若能設計成介面卡上下方各為PCI和PCI-E
介面可供選用,如此應可增加相容性並且也能延長產品的市場壽命 ( 幻想中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