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P&W
Elite Member
 
P&W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Red Planet
文章: 4,277
引用:
作者veronicax
怎麼到這年代了,還在懷疑有沒有登月?
月球上面,有一個反射鏡,方便地球的天文台發射雷射測距用
這樣的一個裝置,總要有人上去安裝吧?
不要再扯沒登月、上面有外星人的事了


即使再過兩千年,假設外星人來地球了,還是會有阿呆會相信末日將近,然後集體自殺的...........
     
      
__________________
The war is crates by fear and gap.
舊 2018-12-01, 10:00 PM #9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W離線中  
P&W
Elite Member
 
P&W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Red Planet
文章: 4,277
引用:
作者Dz6810
其實你連航太任務的重點都搞不清,
卻很敢要求別人補充知識,
今天火星任務的挑戰是出在導航?

現在討論的是降落過程,
登月小艇降落沒有大氣阻力可用,
是靠分怖四角的16個燃燒噴嘴抵抗重力,
一邊下降一邊要維持姿態正確,
因此除非16個燃燒噴嘴都表現重頭到尾都完美一致,
否則只要一個燃燒噴嘴噴量發生偏差,
就會造成登月小艇開始旋轉運動
(登月小艇姿態處於物理上不穩定狀態),
不靠機動態其他噴嘴噴量補正,
這個旋轉就會一直持續到整個倒頭栽都有可能.
而且只要登月小艇一開始旋轉,
所有依據原來理想狀態設定的噴嘴噴量模式就不適用了.

所以我才說有大氣方便多了,
光靠降落傘就能搞定了減速與姿態維持兩件事.


這你就錯了,不可能是完全一致,控制機制根本跟你想像的不一樣,噴嘴一定是一直在用陀螺儀、G力感應器、雷達高度儀等的數據,不停調整噴嘴的輸出與角度來控制姿態,登月艇就沒控制角度,但有控制推力來調整角度,麻煩真的不知道不要亂講.........
 
__________________
The war is crates by fear and gap.

此文章於 2018-12-01 10:18 PM 被 P&W 編輯.
舊 2018-12-01, 10:06 PM #9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W離線中  
P&W
Elite Member
 
P&W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Red Planet
文章: 4,277
引用:
作者人生現在才開始
講到這個
前幾天的新聞....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07004346-260408

這個疑似飛船的形狀
就十分雷同發現嫦娥的遠古太空船

太空故事就這樣
真真假假真
所以才有趣...


可看拉馬任務小說,我覺得整個連太空船的形狀都一模一樣是雪茄狀的,真的有著恐怖的巧合................
__________________
The war is crates by fear and gap.
舊 2018-12-01, 10:16 PM #9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W離線中  
b4283
Regular Member
 
b4283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4
文章: 83
舊 2018-12-01, 10:49 PM #9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4283離線中  
Crazynut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2,247
直上直下……我笑了。

火箭離開地球,以及降落月面的角度是經過計算的,充份利用了行星(月球自轉)去作配合,記得是這樣吧。連這個很基本的都不曉得,我覺得討論其他真的是有點浪費時間……

還黑科技呢……
__________________
簽名檔真是礙眼…還是讓版面乾淨點吧!
舊 2018-12-01, 11:19 PM #9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razynut離線中  
操級廢員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9
您的住址: 操到死的勞改營
文章: 119
引用:
作者Dz6810
為了不發散觀點,
本樓我一直針對降落控制,
其實認真推敲起來,
登月小艇上所有技術都是黑科技.

以真空與有大氣降落來比較,
很多人誤會真空中比較簡單,
但其實有大氣才好降落(起飛卻是真空中較簡單).

為什麼通過大氣會劇烈摩擦到燃燒?
因為有巨大的位能要消除.
月球引力再低, 脫離速度也有2.4km/sec(地球11.2km/sec的21%),
相當地表294公里高處墜下真空時的終端速度(忽略G值變化下)
也就是1kg的物體從外太空降落至月表,
要設法消除2.88MJ的位能,
這些位能在沒有降落傘幫忙消耗下
必須消耗燃料向下噴射.

這種過程燃料的使用的效率,
可以參考現在最進步燃燒技術引擎的F35B垂直起降,
不過從短短十幾公尺高的起飛與下降需求,
就會影響續航力與戰鬥半徑,
而登月小艇的需求是從幾十公里下降與起飛,
完全靠燃料!


您完全沒搞清楚登月小艇(Lunar Module/LM)的降落程序.......

首先,它從距月面近百公里的繞月軌道開始下降到距離月面上空約15公里這段時間

引擎沒有全程使用,只在一開始"減速"時燃燒了30秒,然後就讓月球引力把它向下拉!

一直到接近著陸點約500公里,高度約15公里,才又再次點火啟動動力下降(PDI)。

https://m.youtube.com/watch?v=RONIax0_1ec
[YOUTUBE]RONIax0_1ec[/YOUTUBE]
舊 2018-12-02, 11:55 AM #9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操級廢員離線中  
操級廢員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9
您的住址: 操到死的勞改營
文章: 119
引用:
作者Dz6810
為了不發散觀點,
本樓我一直針對降落控制,
其實認真推敲起來,
登月小艇上所有技術都是黑科技.


1940(二戰)年代的黑科技,嗯......
https://m.youtube.com/watch?v=8aVIzyWO1HE
[YOUTUBE]8aVIzyWO1HE[/YOUTUBE]
https://m.youtube.com/watch?v=W3FS3D1rCos
[YOUTUBE]W3FS3D1rCos[/YOUTUBE]

到了1950年代用上了噴射引擎的飛行床架....
https://m.youtube.com/watch?v=f8W2SI4c93s
[YOUTUBE]f8W2SI4c93s[/YOUTUBE]
https://m.youtube.com/watch?v=lSUmSvmwdII
[YOUTUBE]lSUmSvmwdII[/YOUTUBE]

現代人不求進步,竟讓黑科技失傳,只能用割草機零件仿造,真弱!
https://m.youtube.com/watch?v=df8Syrp-Ni0
[YOUTUBE]df8Syrp-Ni0[/YOUTUBE]
https://m.youtube.com/watch?v=3hPn0FuM7-8
[YOUTUBE]3hPn0FuM7-8[/YOUTUBE]
舊 2018-12-02, 12:48 PM #9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操級廢員離線中  
操級廢員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9
您的住址: 操到死的勞改營
文章: 119
咦~!竟然有人在賣黑科技玩具!
https://m.youtube.com/watch?v=ShNS-WLGVLo
[YOUTUBE]ShNS-WLGVLo[/YOUTUBE]
什麼,動力單元就只是一顆小風扇馬達!果然是黑~心~科技。
舊 2018-12-02, 01:21 PM #9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操級廢員離線中  
orea2004
Power Member
 
orea2004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623
引用:
作者Dz6810
注意這個新聞的重點,
NASA請合作公司自行開發降落與再升空的載具,
NASA無法技轉50年前登月的技術給廠商,
那些現在想不透的黑科技,
竟都莫名其妙的失傳了.

NASA的技術很多都跟軍方有關連
當然不太能技轉
而且NASA並非沒有技術重返月球
而是現在聯邦政府給的經費越來越少
而且NASA目的是登陸月球
以前全部自己來是因為沒有民間企業在研究這個
現在這個年代很多公司在研發火箭,NASA並不需要自己發展載具
而且SPACEX的火箭還是可重複使用的
NASA真的沒有必要花大錢自己來
就像你要出國並不需要自己買飛機一樣
舊 2018-12-03, 09:22 AM #9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rea2004離線中  
小叮噹.
Amateur Member
 
小叮噹.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10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41
引用:
作者Dz6810
用人操控降落是不可能的,
這是一個傾全國之力,
全球現場直播的大事,
如何信賴人一定能完美操控?
這是一個天性不穩定的系統,
至今沒有一個不穩定系統是設計上依賴人的操作,
.


如果不信美帝的技術,那麼蘇聯的如何?
最近剛好有一則新聞

砂礫大小月亮石

雖然晚了美國幾年,可是他們使用的是無人機喔
1970年的計算機也沒先進多少吧?
不僅降落了月球,還有辦法採礦再返回
這些都是利用無人機就做到了

而你所擔心的翻轉問題
已當時計算機的能力已經足夠計算出回饋能量
來獲得平衡

我個人覺得啦,真正的困難度是在連接(登月艇與指揮艙)
這才真的是厲害
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一隻來至21世紀,月領22k的中古機器貓..
舊 2018-12-03, 03:27 PM #10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小叮噹.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8:11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