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系統組件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askasyou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2
您的住址: 心肌橋
文章: 640
引用:
作者Stonehendge
Jim Keller已經被挖角去三星了,好像也沒聽他說過類似的話


目前已確定Jim Keller去特斯拉座自動駕駛的開發, 並沒有去三星
     
      
舊 2016-04-27, 12:21 AM #9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skasyou離線中  
野口隆史
Elite Member
 
野口隆史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1
您的住址: Rivia
文章: 7,044
引用:
作者Stonehendge
從70年代miroporcessor發展以來,從來就是CPU設計師對硬體設計作優化
而不是對programmer作要求,不論是APP還是OS
現代處理器設計浪費電晶體搞一堆有的沒有的(OoOE,cache,pipeline......etc)就是為了要減輕programmer還要浪費時間去對軟體做優化的心力
如果近代CS要走另外那條路線的話,當初VLIW架構早就興起統一天下了

那種設計4bit/8bit簡單uP的不算,現在世界上能設計出高性能CPU的也就intel/AMD/IBM/SUN的幾個團隊
(進年來的ARM有急起直追的態勢)
不過會用高階語言寫software的人全世界千千萬萬,兼懂CPU底層架構的卻很少,更別提要優化
所以讓這幾些作CPU的少數人勞心一點很合理,這樣大部份人比較輕鬆

你說的那應該都是80386之前的事了
最早的x86確實是像你說的這個樣子
但是到了80386後,CPU架構變化巨增
理論上軟體都一樣可以動,沒有相容性問題
例如80286 --> 80386的性能的改進相當大
但是對一般人來說,80386只是一個速度更快的80286而已
並無法在軟體應用面上讓開發者發揮更多的創意

其實雖然現在一大堆多媒體指令集
你可以把它想成以前學生考試,OPEN BOOK的查表函數
將一些通用的計算結果公式化起來,縮短CPU運算的時間
其實現在寫程式做優化,大部分都是交給編譯器來做
99%以上的環境,編譯器幾乎都可以很好的針對CPU架構優化程式性能
少部分例如H.264/H.265會更依賴hand code
也就是手工代碼,這才需要真正理解cpu架構
這樣的方式好處是性能會比編譯器自動優化更強

例如NVIDIA的Tegra2,它居然沒有SIMD
性能非常差,無法順暢的播放H.264等的一些壓縮視訊
後期解決,靠的也是研究Tegra2架構之後寫出來的手工代碼
同樣的工作,在沒有SIMD的情況下是另一套不同於原本的優化方式

但是這種手工代碼的壞處在於
寫給Tegra2的,就只有同架構下的cpu能用
所以每一種架構都要寫一次

現在移動設備越來越多了
很多寫android程式的人
其實根本不懂優化
不過這其實也不難理解
只會寫JAVA的人本來就比較不會去注意程式優化的部份
因為那是VM的事情
所以之前才會有那種拿20年的quake老code
說JVM下byte code比原本的c/c++ native code還快
然後說JAVA比C/C++還快的笑話發生


但是現在很多基於NDK的程式
問題就相對很多,不同的SoC都要特別編譯
因為基本上android都幾乎快要變成高通貨三星的天下
自然而然,很難讓第三家SoC正常生存
因為超過一半以上的開發人員根本不知道原來編譯器還要打patch
才編譯出可以在別平台正常執行的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Folding@home with GPGPU集中討論串

Unix Review: ArchLinuxSabayonOpenSolaris 2008.5Ubuntu 8.10
AVs Review: GDTCAntiVir SSESSKIS 09NIS 09Norton 360 V3

I Always Get What I Want.
舊 2016-04-27, 12:53 AM #9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野口隆史離線中  
Stone Crab
*停權中*
 
Stone Crab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15
您的住址: 熱火隊地盤
文章: 2,703
引用:
作者rockports
這次intel又把消費頂級cpu的價格又帶上了另一個檔次⋯⋯

999鎂再過一陣子只能買老二惹


你是說Xeon E5嗎?
舊 2016-04-27, 07:36 AM #9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tone Crab離線中  
Stone Crab
*停權中*
 
Stone Crab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15
您的住址: 熱火隊地盤
文章: 2,703
我錯了...原來是指Broadwell-E...
這次報價真的有夠靠北邊走的的...

Intel Broadwell-E價格曝光

以下是新一代Broadwell-E處理器的預售價格:
i7-6800K - 629.99美元(約20370元台幣)

i7-6850K - 889.99美元 (約28780元台幣)

i7-6900K - 1495.99美元 (約48370元台幣)

i7-6950X- 2349.98美元 (約75980元台幣)

舊 2016-04-27, 09:04 AM #9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tone Crab離線中  
bureia
Golden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2,929
引用:
作者Stone Crab
我錯了...原來是指Broadwell-E...
這次報價真的有夠靠北邊走的的...

Intel Broadwell-E價格曝光

以下是新一代Broadwell-E處理器的預售價格:
i7-6800K - 629.99美元(約20370元台幣)

i7-6850K - 889.99美元 (約28780元台幣)

i7-6900K - 1495.99美元 (約48370元台幣)

i7-6950X- 2349.98美元 (約75980元台幣)


後面有人說這應該是加幣而非美元報價
舊 2016-04-27, 09:24 AM #9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ureia離線中  
Stone Crab
*停權中*
 
Stone Crab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15
您的住址: 熱火隊地盤
文章: 2,703
引用:
作者bureia
後面有人說這應該是加幣而非美元報價


就算單位是加幣也還是很可怕...
630 CAD = 500 USD
890 CAD = 707 USD
1496 CAD = 1188 USD
2350 CAD = 1866 USD
還是破了$999 USD關卡.
舊 2016-04-27, 09:33 AM #9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tone Crab離線中  
rockports
Power Member
 
rockports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15
文章: 618
這是預購價,記得是6950x正式報價是1500鎂,剩下三顆價格應該是延續過去的價位帶,
所以我真想說anti A開心的日子到啦⋯⋯intel好棒,一顆i7 cpu可以賣到五萬台幣超強der。或許anti a
人人手上都有intel股票已經不算user了呢!

975x到3960x跟4960x到5960x多兩顆價格都沒變,現在6950x一樣多兩顆就給你加價50%

此文章於 2016-04-27 09:45 AM 被 rockports 編輯.
舊 2016-04-27, 09:43 AM #9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ockports離線中  
EANCK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3
您的住址: earth,taiwan≠china
文章: 1,853
引用:
作者Stone Crab
我錯了...原來是指Broadwell-E...
這次報價真的有夠靠北邊走的的...

Intel Broadwell-E價格曝光 (http://www.coolaler.com/showthread....%9B%9D%E5%85%89)

以下是新一代Broadwell-E處理器的預售價格:
i7-6800K - 629.99美元(約20370元台幣)

i7-6850K - 889.99美元 (約28780元台幣)

i7-6900K - 1495.99美元 (約48370元台幣)

i7-6950X- 2349.98美元 (約75980元台幣)



不管報價是加幣或美金,amd 都威脅不到這個區塊。
i7-6800K 是 6C12T ,i7-6900K 是 8C16T ,
而zen 有做到 ?C ??T的價值呢?

我先前聲明過根據一份不能公開的資料, zen (或為 zen+)的 ipc只有接近 intel 2000 series的水準,
也就是說,zen 做到 4C8T 是最適合的, 想吃6C12T的市場太無力了,超過則完全是找死,
因為有市場太小,有需求的人也不會去買ipc這麼低的產品,
amd有限的經費必須要精簡產品線,爭取最大的淨利率/獲利量。

而amd至今尚未對zen的設計完全定案,因此亦未投入量產,
距販售日期一天一天接近,到時候可能只能少量供應市場,而且是優先供給美國與中國。

當我看到amd和中國簽約的新聞時,我猜這些中國佬應該看到的 是和我差不多的資料,
只是比較完整。
中國投資者希望短期內能看到獲利曙光,這是合理的賺錢思維,
因此 amd很可能被迫使把 zen+ 當作 zen 去量產, 把zen+暫時空殼化,讓投資者與對手保有想像空間,
實際上amd 要 再次明顯提升ipc,2年內應該是黔驢技窮。

此文章於 2016-04-27 03:00 PM 被 EANCK 編輯.
舊 2016-04-27, 02:58 PM #9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ANCK離線中  
Stonehendge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3
文章: 1,366
引用:
作者askasyou
目前已確定Jim Keller去特斯拉座自動駕駛的開發, 並沒有去三星


原來跑去Tesla @@
有點好奇他跑去那邊幹嘛,Tesla有要開發自己的custom CPU/DSP?
唯一能想到的是大概是要他看看能不能搞出個搭配特殊指令集的低功耗ASIC

目前用來跑有關neural network/machine learning/動態影像辨識的hardware都還是靠暴力堆運算力來解決
n社的Driver PX2是用2顆pascal,300W TDP的怪物,還要搭配專用水冷
這種東西裝在實驗車上還可以,要裝在量產車上大概連政府安規測試都過不了
有關汽車電子的測試及法規都特別嚴
一般PC當機時大不了重開機就好,Driverless car開到一半當機可是會出人命的
舊 2016-04-27, 04:55 PM #9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tonehendge離線中  
Stone Crab
*停權中*
 
Stone Crab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15
您的住址: 熱火隊地盤
文章: 2,703
引用:
作者EANCK
不管報價是加幣或美金,amd 都威脅不到這個區塊。
i7-6800K 是 6C12T ,i7-6900K 是 8C16T ,
而zen 有做到 ?C ??T的價值呢?

我先前聲明過根據一份不能公開的資料, zen (或為 zen+)的 ipc只有接近 intel 2000 series的水準,
也就是說,zen 做到 4C8T 是最適合的, 想吃6C12T的市場太無力了,超過則完全是找死,
因為有市場太小,有需求的人也不會去買ipc這麼低的產品,
amd有限的經費必須要精簡產品線,爭取最大的淨利率/獲利量。

而amd至今尚未對zen的設計完全定案,因此亦未投入量產,
距販售日期一天一天接近,到時候可能只能少量供應市場,而且是優先供給美國與中國。

當我看到amd和中國簽約的新聞時,我猜這些中國佬應該看到的 是和我差不多的資料,
只是比較完整。
中國投資者希望短期內能看到獲利曙光,這是合理的賺錢思維,
因此 amd很可能被迫使把 zen+ 當作 zen 去量產, 把...


我沒看過這份所謂不能公開的文件,當然無法評論其真實性.
不過現階段的確看不出來AMD有威脅到頂端價位帶的產品.
上次FX 9590已經示範了一次什麼叫自取其辱.

至於這幾天造成AMD股價大漲的中國新聞應該跟消費級市場沒啥關係吧.
人家老共中科院要的是x86伺服器級產品也就是Opteron那類的,
而且很可能還不是多新的,要不然光是美國科技輸出那關就過不了.
舊 2016-04-27, 05:02 PM #10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tone Crab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38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