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08
文章: 824
|
Phenom II X3 720OC 轉檔/壓縮/繪圖實測
我想很多人要超頻的理由,除了要衝效能數據極限之外,應該還有更大的理由就是要為了提升在實際應用上的表現,所以這篇就是以一般的常用軟體測試,同時再加入一些比較專業取向的軟體,來看看OC後的效能提升。
平台: 主機板:Foxconn A7DA-S CPU:Phenom X3 720 散熱器:HDT-S1283 RAM:G.SKILL PI DDR1100 2G*1@DDR1066 顯示卡:HIS 4850 ICEQ4預設值 硬碟:HITACHI 160G POWER:DELL 875W OS:WINDOWS 7 7057&Catalyst 9.2 延續上次的設定,調到18.5*200 3.7G,電壓則是1.45V。 ![]() 首先來看CINEBENCH的表現,單核3348分,多核9156分。 ![]() 接下來是7-ZIP的內建效能測試,字典檔大小設定48MB,結果為9352MIPS。 ![]() 再來是WINRAR 3.71,用壓縮最佳的設定壓縮一個2.71G的ISO檔,耗時13分46秒,比未超頻再快兩分鐘左右。 ![]() 接下來是影片轉檔的部分,則是使用了X.264 BENCHMARK 2.0以及TMPGENC EXPRESS 4來進行X.264編碼,以及將影片檔轉換成DVD格式的測試。 先看X.264 ![]() 結果如下: Results for x264.exe v0.58.747 encoded 1442 frames, 62.12 fps, 3906.89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61.95 fps, 3906.89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62.21 fps, 3906.89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62.08 fps, 3906.89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14.21 fps, 3944.00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14.20 fps, 3944.00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14.25 fps, 3944.00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14.24 fps, 3944.00 kb/s Results for x264.exe v0.59.819M encoded 1442 frames, 64.64 fps, 3890.01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64.55 fps, 3890.01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64.55 fps, 3890.01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64.37 fps, 3890.01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15.35 fps, 3957.59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15.41 fps, 3957.59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15.29 fps, 3957.59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15.35 fps, 3957.59 kb/s Results for x264.exe v0.59.1096M encoded 1442 frames, 79.96 fps, 3975.01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80.10 fps, 3975.01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80.10 fps, 3975.01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79.96 fps, 3975.01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19.29 fps, 3925.99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19.33 fps, 3926.18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19.44 fps, 3926.13 kb/s encoded 1442 frames, 19.23 fps, 3926.35 kb/s 和之前的結果比較,可以看出最少都有5fps的提升,最多可以提升達13fps。 接下來是TMPGENC,同時轉兩個檔,轉換成DVD格式,看耗費的時間。 ![]() ![]() 最後耗費25分2秒以及24分53秒,比預設時脈快了近五分鐘。 最後補兩個比較專業取向的軟體,分別是blender以及pov-ray,兩套都是免費的繪圖渲染軟體,也支援多核心,而且更可以作效能測試,所以採用這兩套來做做測試。 先看BLENDER: 用預設值先跑一次算圖,再記錄秒數,耗時1分36秒完成。 ![]() 再看超頻到3.7G的表現,耗時1分14秒完成。 ![]() 接下來是另一套軟體POV-RAY,可以更進一步針對單以及多核心作效能測試。 先看預設值: 單核心的效能為590.86PPS。 ![]() 多核心啟動則是1752.43PPS。 ![]() 接著看超到3.7G的表現: 單核心,得到783.22PPS。 ![]() 多核心的表現則是來到了2309.84PPS。 ![]() 可以看到超頻過後帶來的效能長進還算蠻明顯的,而且以這樣的幅度來看,似乎還沒有出現一些運算錯誤的小問題,超頻之後的算圖也沒有出現運算錯誤的問題 對於有需求,但是礙於經費不足的使用者,小超一點應該也算是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尤其在多核心的表現上更是優,這時候720BE三核心在加上不鎖倍頻的設定,就可以讓達到目標更簡單一點了。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r 2008
文章: 110
|
感謝!看了您的測試後對 Phenom II X3 720更有信心了
![]() 下星期可以衝了! 不知您最高的頻率/電壓上到多少呢?記憶體是否需要配合超頻呢? ![]()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Oct 2005
文章: 129
|
相當實用且具參考價值的測試!
一目了然 感謝大大辛苦分享詳細的測試!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