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1,939
|
【綜合簡測】2019上半年九支NVMe MLC/TLC 512GB級SSD大亂評 (圖多,不喜勿入)
還記得在去年十月作個簡單的綜合評測,歷經超過半年,當初沒試過的群聯
Phison PS5012-E12及SMI SM2262EN也順利在今年陸續登場。今年PCI-E 4.0也粉墨登台,藉此也作個PCI-e Gen3 x4的NVMe SSD最終巡禮,本篇仍有 遺珠之撼,那就是Realtek新款主控RTS5762,即使發表那麼久,還是在市面 上找不到廠商是採此方案。 本次巡禮分為上下兩篇,上篇為經濟型的500/512GB輕量級的測試,下篇為 效能型的1TB/2TB重量級測試,各位可以依自己喜好,判斷那家主控的表現 較符合您所需。 因為經費有限,沒法辦法將所有SSD買來測,僅針對每家主控,挑個一兩家的 產品,最後只抓一組較佳的與其它主控作PK,若有遺珠之憾也請見諒,畢竟小 弟沒法像專業電腦雜誌,有較豐富的資源,可以跟很多廠商借測。 受測的產品,依序登場: (1) Samsung 970 PRO:會拉它出來主要是有些廠商設定的競速對手是它, 就把它當做測試基準,看那家的產品可以贏過它。 ![]() (2) Samsung 970 EVO Plus:與970 Pro採相同主控,唯一的差別在於它用 的NAND是TLC顆粒。此次測試沒有拿970 EVO,直接跳至Plus版。 ![]() (3) Plextor M9PeGN:這產品採用的主控與前一代的MLC產品相同,差別在於 換用TLC NAND顆粒,並改為支援NVMe 1.3協定。 ![]() (4) AGI AI198:算是新一代國內廠商,官網似乎呈現與Intel關係密切。它 是採用SMI SM2263XT主控,會選它是因為它採用同級品少用的Toshiba TLC 顆粒,轉用Intel TLC顆粒。 ![]() (5) Intel 760P:在剛問市時是蠻夯的產品,它的缺點是SLC Cache較小, 另外剛問市的F/W表現較不理想,今年新買時,已更新至最新的版本004C, 且產品型號的760P改為小寫的760p。 ![]() (6) ADATA SX8200 Pro:是今年首見採SM2262EN主控的產品,其它採相同 主控的SSD遲至近期才較易見到。 ![]() (7) WD SN700:或稱是WD Black 2018,是2018年底前詢問度高的一項產 品。本篇保留它是因為想比較它與改版的WD SN750有啥差別? ![]() (8) WD SN750:在今年初於Phison PS5012-E12產品上市前,搶得好時機。 它的訴求是調整後的F/W可以在某些環境下贏過Samsung 970 EVO。 ![]() (9) Patriot VPN100:此家的SSD產品搭載的多半是群聯主控,此次VPN搭 載的是Phison PS5012-E12主控,隨後在國內陸續見到同級主控的其它產品。 ![]() 將所有受測選手的相關規格作的簡單比較表,若有缺漏也請原諒並請自行更正。 ![]() 測試環境簡述: M/B: ASUS Prime X299-Deluxe II BIOS 0504 CPU: i9-7900X oc 4.5G RAM: GSkill DDR4-3000 8G*4 OS SSD: Samsung 970 Pro 512B OS: Windows 10 Enterprise 1809 64-bit Driver: Windows 10 Default Standard NVMe Driver AIDA64 Read Test Suite,設定檔案容量為1MB及8MB來測, 1MB檔案時,WD SN700以些微差距擊敗後起之秀的SN750;Buffered Read可以看出970 EVO Plus挑戰老大哥的企圖。 ![]() 8MB檔案時,VPN100技壓眾人獲勝;Buffered Read則是SN750 小勝VPN100而搶到冠軍。 ![]() AIDA64 線性讀寫測試,設定檔案容量為8MB。 線性讀取平均速率以VPN100表現最好,還贏過MLC的970 PRO。相對的, 線性寫入的平均速率,即使像TLC表現最快的WD SN750還是輸給MLC。 ![]() AIDA64 隨機讀寫測試,設定檔案容量為8MB。 隨機讀取平均速率以VPN100表現最好,隨機寫入的平均速率以SN700 表現最好。MLC顆粒的970 Pro在這項目討不到任何便宜。 ![]() AJA 設定影片格式為2048*1556 2K-1080解析度,編碼為16bit RGB,從 64MB~64GB全測一輪。 讀取速率以SX8200 PRO平均表現最好, ![]() 寫入方面可看到僅只有970 Pro跟SX8200 Pro在大檔沒掉速,其餘快則 從8GB檔案大小就掉速。 ![]()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分別設為Compress 0Fill或Compress 100% (Incompressible模式),以下測試皆勾選Write-Thru選項去測試,從 1GB~32GB全測一輪,抓取幾項結果。 4K讀取在壓縮模式(0Fill)下可看到Phison E12主控的強項,幾乎是其它 對手的一倍快以上,SMI系列主控也比970 Pro/EVO Plus快,無壓縮環境 下,SM2262EN、SM2262及SM2263XT都贏過970 Pro,不解的是WD SN700 或SN750的4K讀取效能不管在那個環境都挺弱的。 ![]() ![]() 4K寫入在壓縮模式(0Fill)或無壓縮環境下,SM2263XT可惜在大檔功虧一 匱狂掉,WDSN750在壓縮寫入下扳回一城。 ![]() ![]() 4KQD4讀取在壓縮模式(0Fill)下仍可看到Phison E12主控的強項,幾乎 是比其它對手快約50%以上,SM2262EN僅追在後,WD SN700/SN750仍是挺 弱;無壓縮環境下,SM2262EN取得應勢領先。 ![]() ![]() 4KQD4寫入在壓縮模式(0Fill)或無壓縮環境下,WD SN700大勝其它對手, 連WD SN750都不是它的對手,相對地E12在這邊較無表現。 ![]() ![]() 4KQD16讀取在壓縮模式(0Fill)下仍可看到Phison E12主控的強項,幾乎 是比其它對手快約50%以上,970 Pro勉強贏過SM2262EN緊追在後,970 EVO Plus幾乎慘不忍賭地輸給沒有快取設計的SM2263XT;無壓縮環境下, 970 Pro發揮其原本功力,相對地EVO Plus仍未有較佳表現。 ![]() ![]() 4KQD16寫入在壓縮模式(0Fill)下,970 EVO Plus還贏過老大哥而獲勝,E12 在12GB以上掉速蠻嚴重的。無壓縮環境,EVO Plus快與Pro平起平坐。 ![]() ![]() 32K讀取在壓縮模式(0Fill)下仍可看到Phison E12主控的強項,幾乎是比其 它對手快約80%以上,970 Pro勉強贏過EVO Plus緊追在後,SN700或SN750仍 讓人小小地失望;無壓縮環境改為970 Pro獲勝,EVO Plus居次。 ![]() ![]() 128讀取在壓縮模式(0Fill)下仍可看到Phison E12主控的強項,幾乎是比 其它對手快約27%以上,970 Pro勉強贏過EVO Plus緊追在後,SM2263XT因 本身架構而墊底;無壓縮環境改為970 Pro獲勝,EVO Plus居次。 ![]() ![]() 循序讀取方面,E12在壓縮環境就無法取得絕對優勢,反而小輸給SM2262EN, 無壓縮環境下以SM2262EN平均表現最好。 ![]() ![]() 循序寫入方面,小檔案時,EVO Plus與SN750互有領先,但8GB以上的測試 環境就換由970 Pro擔任領頭羊角色。 ![]() ![]() 就分數觀察,在壓縮環境因Phison E12特殊優異的表現,讀取分數狂電其 它人,無壓縮環境以970 Pro平均表現最佳。 ![]() ![]() 寫入分數不論是壓縮環境或無壓縮環境下,970 EVO Plus幾乎囊括冠軍, 可惜的是大檔掉速較明顯,拿不到大滿貫冠軍。 ![]() ![]() 總分數,在壓縮環保12GB以下是Phison E12取得勝利,但因大檔掉速較明 顯,反而是970 Pro後來搶得領先。無壓縮環境則是970 Pro領先到底,EVO Plus在16GB以下輸970 Pro不多而居次,到32GB大檔才輸給SM2262EN。 ![]() ![]() AS SSD分別設定檔案大小為1GB及10GB,並測試Copy 及Compress Benchmark。 循序讀取似乎E12以些微差距贏過SM2262的760p,循序寫入則是EVO Plus 雙料冠軍。 ![]() 4K寫入以WD SN750表現最好,4K讀取則各有擅長處。 ![]() 4KQD64的讀取速率小檔以E12表現佳,大檔則是SM2262EN拉開與其它人差 距;寫入方面,小檔Samsung主控有其優勢,但大檔轉為E12領先。 ![]() 512B的讀寫測試均是WD SN700獲勝。 ![]() Samsung 970 Pro在小檔的讀寫都算不錯,而取得冠軍;但是大檔的讀寫 分數表現既不如EVO Plus也輸給其它選手,最後E12以優異的寫入加持而 獲得大檔環境下冠軍。 ![]() Copy Benchmark 測試項目。 ![]() ATTO Diskbenchmark v3.05設定檔案長度為64K、64MB、256MB、512MB、 1GB、2GB、4GB及32GB,測試模式設定為Overlapped I/O、Neither、I/O Comparison Pattern:00000000及Random四種環境模式進行測試。 I/O Comparison Pattern:00000000模式讀取傳輸比較 ![]() ![]() ![]() ![]() ![]() ![]() ![]() ![]() I/O Comparison Pattern:00000000模式寫入傳輸比較 ![]() ![]() ![]() ![]() ![]() ![]() ![]() ![]() I/O Comparison Pattern:Random模式讀取傳輸比較 ![]() ![]() ![]() ![]() ![]() ![]() ![]() ![]() I/O Comparison Pattern:Random模式寫入傳輸比較 ![]() ![]() ![]() ![]() ![]() ![]() ![]() ![]() Neither模式讀取傳輸比較 ![]() ![]() ![]() ![]() ![]() ![]() ![]() ![]() Neither模式寫入傳輸比較 ![]() ![]() ![]() ![]() ![]() ![]() ![]() ![]() Overlapped I/O,佇列深度4 (QD4)模式讀取傳輸比較 ![]() ![]() ![]() ![]() ![]() ![]() ![]() ![]() Overlapped I/O,佇列深度4 (QD4)模式寫入傳輸比較 ![]() ![]() ![]() ![]() ![]() ![]() ![]() ![]() 未完待續,暫勿回應。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1,939
|
CrystalDisk v6.0.2採Default及0Fill,測試50MiB、500MiB、1GiB、4GiB、
8GiB及32GiB。 循序Q32T1讀取在0Fill模式下EVO Plus與970 Pro纏鬥到最後一刻,寫入 方面EVO Plus在大檔才認輸。無壓縮環境EVO Plus贏得小檔所有的領先, 遲至8GB以上大檔案才輸給970 Pro,寫入同樣出現EVO Plus在最後一刻 敗陣的遺憾。 ![]() ![]() ![]() ![]() 4K Q1T1讀取在0Fill模式下仍是E12最快,寫入則是SN700最快,SN750與 970Pro拉距不下。無壓縮環境下讀取以SM2262EN最快,寫入還是SN700快。 ![]() ![]() ![]() ![]() 4K Q8T8讀取在0Fill模式下仍是E12最快,寫入方面EVO Plus在小檔贏過 970 Pro不少。無壓縮環境下讀取以SM2262EN最快,寫入換由970 Pro發揮 它的特性囉。 ![]() ![]() ![]() ![]() 4K Q32T1讀取在0Fill模式或無壓縮環境下SN700異軍突起最快,寫入方面也是SN700最 快。 ![]() ![]() ![]() ![]() NetworkDLS - DiskMark採預設封包值64K,檔案容量為2.5G測試結果。 平均讀取速率以SM2262EN最快,平均寫入以SN700最快。 ![]() HDTune v5.7設定檔案容量為8MB,各測試選項結果值如下圖。 循序讀取測試,SN750些微差距贏過E12,寫入則是970 Pro贏過E12。 ![]() ![]() 隨機讀寫測試項目 ![]() ![]() 額外讀寫測試項目 ![]() ![]() File Benchmark選項以Block Size 512MB檔案長度為基準,設定50MB、 500MB、2000MB及4000MB,並分別測試資料型態為Zero及Mixed。 循序讀取在混合資料型態以SM2262EN較快,高壓縮環境的讀取以E12最快。 寫入測試可以看到970 Pro到一定的速率後就上不去。 ![]() ![]() 4K Q1T1讀取速率在混合資料型態以EVO Plus最快,但高壓縮環境仍是E12 的世界。寫入不論那種型態都是SN700最快。 ![]() ![]() 4K Q32T1讀取速率以SN700最快,寫入則是E12相對最快。 ![]() ![]() HD-Tach 讀取效能測試,分別針對8mb(Quick Zone)及32mb(Long Zone)測試 ![]() ![]() HD-Tach RW 讀寫效能測試,分別針對8mb(Quick Zone)及32mb(Long Zone)測試。 8mb(Quick Zone):平均讀取速率以SN750最快,平均寫入則是E12最快。 ![]() 32mb(Long Zone):平均讀取速率以SN750最快,平均寫入則是E12最快。 ![]() InHouse DiskBenchMark測試 循序讀取以SM2262EN最快,循序寫入則是970 Pro最快。 ![]() 隨機讀寫測試項目 ![]() ![]() Parkdale v2.97設定Block Size 64KB及1MB,把檔案大小從250MB~4000MB全測過一輪。 循序讀取在64KB環境,970 Pro佔不到便宜,但到1MB環境也只在大檔稍 見差異。循序寫入則是EVO Plus與SN700表演的舞台。 ![]() ![]() Random QD32讀取皆是SM2262EN最快,寫入則是SN700最快。 ![]() ![]() PCMark 7測試 總得分前三名分別是970 Pro、SM2262EN及EVO Plus。 ![]() 其它細項測試比較。 ![]() ![]() PCMark 8測試 總得分前三名分別是970 Pro、SN700及M9PeGN。 ![]() 頻寬前三名分別是970 Pro、SM2262EN及EVO Plus。 ![]() 其它細項測試比較。 ![]() ![]() TxBench設定檔案長度64MB、512MB、4GB及32GB,分別測試隨機及0Fill 資料方式的結果。 循序256K QD32讀寫速率似乎以SN750平均表現較佳,寫入則可見到EVO Plus到大檔才明顯衰竭。 ![]() ![]() 隨機4K QD1讀取速率,隨機環境以EVO Plus表現較佳,壓縮環境又回到 E12的世界,寫入均是SN700大贏。 ![]() ![]() 隨機4K QD32讀取速率,SN700意外的強,寫入則是E12平均較佳。 ![]() ![]() 隨機256K QD1讀寫速率,EVO Plus只有在大檔輸給老大哥。 ![]() ![]() 測試至此,作個簡單的測試總表: ![]() ![]() ![]() ![]() 有些廠商是以970 Pro為假想敵,高壓縮環境下,的確Phison PS5012-E12 的確是蠻逼近的,但還是無法超越它。若是在一般無高壓縮環境下,只有 EVO Plus系出同門的最接近970 Pro。 雖然970 Pro在某些測試過程中表現不如其它,但是中規中矩的表現加上 MLC顆粒製程,至少在2019年中除了Intel 900P/905P可能贏過它,一般 NVMe 2280型態的SSD它仍暫時保有500~512GB級別的王者之座。 以上不專業之簡單測試到此結束,下台一鞠躬,一切的批評希望廠 商能見諒,本文不作筆戰用,若有指教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
||
![]() |
![]() |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地球的上面..
文章: 5,854
|
有機會測到王者905P嗎?...XD..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1,939
|
我很想,但幾乎都是自購買入,有廠商願意贊助經費或實品嗎?
畢竟480GB拿來裝多重開機有點少,目前國內又找不到大容量 905P,若有的話應該可以買一顆LGA2066的CPU,我寧可買U ![]() ![]() 引用: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5
文章: 2,453
|
E12的主控看起來不錯.
不過好像才要1TB的才能效能最佳化. ![]()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716
|
900/905P如果跑測試,上面數據的循序部分應該討不到便宜,所以測試下來綜合分數不會很好看
但是900/905P的好處是在4K隨機讀跟滿載之後速度還是維持,可是這兩點其實對於其他SSD來說並不是很大的缺點,這是屬於顆粒的特性問題 我自己升級905P是覺得沒有升級上的感覺,但是系統操作間的反應,就是有快那麼一點點,其餘完全無感,但是價錢很有感 如果我再選,應該會選擇970 PRO 1T,容量與速度兼具,480G目前對OS來說夠用,但是裝上軟體之後,剩下2百多G就覺得容量很不夠
__________________
Kira x Lacus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Feb 2015
文章: 320
|
感謝大大分享, 辛苦了 !!
![]() ![]()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n 2012
文章: 660
|
好複雜的測試,辛苦了.謝謝你!!!
__________________
沒有期待就沒有失望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Feb 2018
文章: 339
|
引用:
測出名氣 自然就有廠商上門 有捨才有得~~~~~~~~~~~~~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您的住址: 閃亮亮的永和*~
文章: 6,096
|
引用:
想要賺錢的話,不如做成影片上傳Youtube,並且至少要有中英文標題/說明/字幕(開放多語系翻譯設定),這樣看得人才會多,廣告收益才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