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Feb 2011
文章: 981
|
[開箱] 輕巧重份量極致降溫 CRYORIG 快睿 C7 Cu 下吹全銅版
全銅空冷散熱器,久違了
一直以來全銅的空冷散熱器不論載重量或者外觀 在玩家間都具有相當的話題性,尤其是在更早以前 一體水冷或者水冷還不流行的時空背景下 百家爭鳴不斷地追求空冷散熱器的頂峰境界 最後的底牌就是拿出全銅+熱導管的作品了 在空冷散熱器的產品領域中,確實已經有好一段時間 都沒有品牌再繼續推出真正全銅的下吹或者塔型的產品 CRYORIG在2017年所展示的 C7 Cu全銅版終於在2018正式量產登場 也成為目前體積最小的下吹全銅標準品空冷散熱器 C7Cu 是以頗受好評的 C7 為基底強化成銅版本衍伸而來 外包裝也採用完全相同的風格,用了土銅色來強調銅這個元素 ![]() ![]() C7Cu可以支援廣泛的平台 A+I 平台 (HEDT 除外) ![]() C7Cu 的包裝跟配件非常簡單︰ 本體散熱器+塑膠強化背板+專用套筒 散熱膏、閃避部分ITX主機板防止底部卡件干涉使用的塑膠墊高墊片 ![]() 基本3年保固+註冊3 = 6 年保固的保固卡 主要用以服務風扇或者是有新扣具套件索取之用 購買的話最好還是註冊以免喪失應有的權益 ![]() C7Cu 的外觀︰ 風扇採用白化的設計,跟原本的黑色做反差對比 風扇轉速 600-2500 轉 PWM 溫控設計 ![]() 熱管以及散熱鰭片全部採用全銅介質 跟銅底鋁鰭相較之下,散熱性能約提升10%~15% 導熱傳導速度也較快,相對的重量也提升兩倍以上 熱導管數量︰6mm x 4 根全銅介質 ![]() ![]() ![]() 左右擺在一起 C7 與 C7Cu 全銅版本對照組 ![]() 重量秤斤秤兩大比較 C7銅底鋁鰭版帶風扇重量約360公克 ![]() C7Cu銅底銅鰭版帶風扇重量約666公克 ![]() 整體重量將近多了兩倍左右,不過比起早期的作品 隨便都要1Kg甚至1.8Kg的下吹或者中塔 C7Cu 的重量已經算蠻輕的 安裝在任何的ITX主機板都可以達到不卡件的友善0干涉 ![]() 溫度測試比平台︰︰ H370 ITX Core i7 8700K 預設 燒機實際搭配裝進機殼環境,銀欣 ITX 機殼 SG13B C7 最高平均溫度 Core Temp ![]() C7Cu 最高平均溫度 Core Temp ![]() C7Cu CPU Packge / Core ![]() OCCT 持續8小時滿載 CPU 測試數據 ![]() ![]() ![]() ![]() ![]() ![]() C7 + C7Cu 測試心得 每當全銅散熱器每當出現時就會引起不小的話題 普遍來說全銅的散熱器,也具有相當的分量重量 也被認為具有更佳的解熱效果 C7Cu 有著迷你的優勢特性,正因如此C7 散熱器最主要的使命以及市場 主要是受限小空間又需要強大的空冷解熱解決方案的ITX主機板 或者是 SFF 的 M-ATX / ITX 小機殼系統達到 0 干涉效果 至於售價比原本的版本950相比之下全銅版本 1690 因為成本之緣故上升,不會貴到非常誇張的地步還是能接受 整體散熱解熱性能也有明顯的提升,解熱TDP可達到115W 不過在全銅外觀的散熱器,在保存以及保養環境是要非常注意 一不小心讓外觀的亮光蠟或者因為濕度造成的氧化,外觀也會變得不好看 簡單的說就是沒保養好氧化的話會變得很醜,當然要玩/使用全銅的散熱器 要延緩氧化或者變黑的結果,勤加保養照顧也算是必須的基本功 最後來一張回顧,彩蛋︰︰全銅者聯盟︰︰無誤 目前全台應該保存品項良好僅存不多的,手上使用過一段時間就封存 放置防潮箱保存時間差不多大約 8-10 年左右,氧化情況︰無 Thermalright Ture Copper 120 全銅 + Thermalright AXP 120 全銅 ![]() ![]() 與老學長的大合照 C7Cu 下吹迷你全銅小學弟開箱 End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3 您的住址: earth,taiwan≠china
文章: 1,853
|
全銅的確實保養很麻煩,
有沒有想過自己鍍鎳上去?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工廠苦命人
文章: 230
|
問一個,不專業,又很矛盾問題..(先不管成本)
銅是導熱好,但有散熱器鋁製的主流.. 導熱好 =\= 散熱好?? 想問的是 銅散熱能力是不是不會比 鋁好..??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不正常人類研究中心
文章: 6,365
|
引用:
現在不就有個銅鰭跟鋁鰭可以互比的例子擺在眼前 之前有說銅吸熱快散熱慢的講法 那是廠商硬ㄠ出來的歪理 同樣的幾何尺寸結構就是銅一定優於鋁 但是如果把價格重量算進去就不是這樣 你想一下貓頭鷹D15換成銅鰭片會有多重 在鰭片來說,同樣重量,還是不如用鋁的放更大規模尺寸會來的好
__________________
要用FurMark燒機請注意,作者建議跑15分鐘就好/電腦電源接頭規格 加入 F@H分散運算,幫助對抗疾病/ /加入WCG分散運算,幫助解決癌症,AIDS,糧食與能源問題 http://cid-d082ecba16a55988.skydriv...=GetSharingLink VGAMaster 請多多支持,歡迎任意轉貼!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4,273
|
引用:
銅真的只有導熱好 當熱沒地方導的時候全部的熱就會積在銅上面 以前試過無風扇的銅散熱片, 熱就真的散不掉 有配風扇的話當然是銅能吸更多的熱上來給風扇排掉會比較好 不過產品就是要拿出來賣的, 不考慮成本的話東西根本沒人買 反正鋁製的目前就夠一般人用了, 自然不用叫大家多花錢改買銅製的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17
文章: 526
|
引用:
第一個提出這個理論的,應該是在我心中浩氣長存已久的超頻者天堂站長 ![]() 史帝芬洲是也 他應該可以得諾貝爾獎 ![]() 此文章於 2018-06-01 08:51 PM 被 柳彎刀 編輯.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an 2006
文章: 2,549
|
引用:
還記得賴站長的也真是老屁股無誤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