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01
文章: 1,398
|
anidess AI-5和Cooler Master MasterBox 5 的組裝心得
Anidess AI-5
Cooler Master MasterBox 5(黑) 這兩款都NT:1990,但酷媽那一款用payeasy點數,所以沒花錢,都試用看看 水冷支援度,因為沒有裝,就不予置評 光從DM看起來,酷媽超強啊!!!~~比anidess 好用多了,擴充性高,彈性安裝結構 會裝機殼的都知道 AI-5t除了 大一點,空冷支援多MB5 8公分,看DM也是酷媽比較強 我當初一看DM也是這樣 擴充性部分 AI-5: 5.25" x2、3.5"x3、2.5" x4(2個跟3.5"共用) MB5:5.25"裝置插槽數:2個 3.5"裝置插槽數:2個 2.5"裝置插槽數:1個 但是因為MB5個標配一個支架,所以最多只能安裝2.5X3+3.5X2+SDDX1 6個裝置 AI-5 因為SSD不用支架安裝,所以是兩個,7個裝置 所以AI-5多一個安裝SSD獲勝 AI-5多MB5一個前風扇,沒有偷料 裝機部分: 因為MB5 支援很多種機殼,所以機殼銅住只給你兩個,其它自己鎖 相反的AI-5 就幫你鎖好了 當然對老手來說不差這一點時間,但新手可能還要花點工夫去鎖正確的點 AI-5的螺絲都有分別用一代代零件待裝,外面還有標示,比較好找 MB-5 全部塞一起沒標示 當然對老手來說 有沒有標示都一樣,反正都找的到 但有標示就是爽阿 零件標示AI-5獲勝 雖然MB5基本上都可以擴充但要錢啊,AI-5不用 其他,上班中待續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2
文章: 926
|
電源罩如果能改成 鋁板 (外加導熱口香糖
應該會熱賣 真正的導熱效果 廠商聽到瞜 還不趕快開發 ![]()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01
文章: 1,398
|
AI-5 前置IO 多兩個USB2.0
不過MB5也是有優點 它擋板有一個是整線器,這個雖然沒用到,但確實是個好東西 還有MB5的3.5吋檔板比較好拆AI-5 稍微難拆點 至於機殼鋼材,貌似都差不多,我個人是覺得AI-5 厚0.2mm ![]() 我後來再看一下2.5的只有兩組而已 ![]() 所以實際可用就是3.5X2 2.5X2 SSDX1,當然夠我用啦 但AI-5 磁碟槽 : 5.25" x2、3.5"x3、2.5" x4(2個跟3.5"共用) 而且MB5 沒有風扇轉速控制器,上置濾網要拆螺絲才能卸下來 整體來說沒有AI-5方便好安裝 ![]() ![]() ![]() 結論就是:MB5 偷料一個前風扇 擴充座少AI-51 2.5和1 SSD 要特別去買擴充槽前置面板少2 USB2.0,安裝的時候螺絲沒分類,少風扇控制器 組裝的時候對新手稍微麻煩點 ,因為偷料的原因,雖說可以額外花錢買擴充架 但整體觀感就不好 完整版 居然要6000 總之AI-5 的C/P,真的是超越MB5基本款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2
文章: 926
|
此文章於 2016-08-17 10:22 PM 被 ppoq 編輯.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5
文章: 1,851
|
引用:
定位不同不能這樣比較 ![]()
__________________
![]() History doesn’t repeat itself, but it does rhyme 暫離.....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01
文章: 1,398
|
引用:
MasterBox5 新架構其實真的不錯,我也買了酷媽的千斤頂NT:495,本來是用高科技竹筷 整組我都有拆下來,其實2.5和3.5和SSD有5各地方可以任意調整位置 這地方比AI-5好,就是一些對新手組裝的小細節沒有用心 ![]() 但是它不難裝,只是我裝起來沒AI-5順手,這兩個殼都新式機殼 最大差別就是AI-5,擺明不能讓你升級,但送的料比較多,對新手好安裝 MB5,就我就是最低限度給你3.5X2 2.5X2 SDDX1,再多就要跟我買擴充配備 ![]() 然後不支持14CM風扇,背部的整線空間是比較多(空洞比較多),整線比較方便 可能我第一次裝新式機殼,有諸多怨念 ![]() ![]() ![]() ![]() 之前都裝習慣老式了,請見諒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11
文章: 426
|
樓主比較的這兩款機殼,其架構(少量硬碟架、SSD貼壁)不少品牌選用,
可能代工廠都在大陸,設計互相參考,可省料及製程(?) 2000左右價位, 小弟也尋過AI-5,鋼板厚度ok、外觀簡潔,前濾網方便,內部架構這類的,就這咖了。 AeroCool Aero 1000,硬碟架不少,鋼板厚度ok,我覺的也不錯。 千斤頂部份,我想到靜音機殼-Jonsbo QT01,有顯示卡托架,看起來滿新奇的。 ![]() 主體鋼板厚度0.6,稍微殘念。 --------- 比較特別的視博通-小尖兵,類方形、平置MB,可以當裸架,沒5.25,硬碟位置不多,鋼板厚度未知。 輕量使用,堪用。(我硬碟擺放沒超過3顆過,所以有在考慮這咖) ![]() --------- CM機殼不知道為什麼,很少考慮...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2
文章: 926
|
引用:
我對機殼的需求很簡單 夏天玩遊戲可以不開側板 不用裝太多風扇 所以蠻好搞定的 ![]() ![]() 配備多 硬碟多的人 選機殼真的會想破頭 ![]()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4
文章: 3,627
|
anidess 這個牌子還是第一次看到
原來小有名氣阿 今天去買了AI7....含運到府大概1600 比AI5便宜許多... 台灣真的太貴了
__________________
主力效能機 CPU : R9 5900X RAM : DDR4 32G*4 主機板 : X570S Aorus Elite AX 顯式卡 : RTX2060S 硬碟 : 1TB SSD + 1TB SSD 螢幕: BDM4350 監控伺服器系統 CPU : E5 2699V3 RAM : DDR4 32G*4 主機板 : X99-E 顯式卡 : RTX2060S 硬碟 : 1TB SSD + (ST3000DM001)x4 RAID0 螢幕: AOC 39 曲面 + PHILIPS 43" 4K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01
文章: 1,398
|
引用:
對阿AI7 台灣要2990,在國外名氣不錯 國內比較有名就 聯立 酷媽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