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13 
					文章: 52
					
				 | 
				
				老電腦經不起疼惜
		
	 用得好好的老電腦,今天閒閒打開清灰塵,只是刷子把偏外側刷得到的地方刷刷,也沒有動各接頭或拆零件。 刷完,蓋起來,開機,嗶嗶叫,無法開機了,頭大。 | |||||||
|  2015-09-06, 08:35 PM
			
			
	#1 |   | 
|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5 您的住址: 棺材板的故鄉 
					文章: 556
					
				 | 應該是動到RAM , 拔起重插. 
				__________________ 29年煙齡 100.01.23 戒除滿四年 98.07.12 14:11 再添丁 3195g 50cm | ||
|  2015-09-06, 08:39 PM
			
			
	#2 |   | 
|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3 您的住址: 無苦庵 
					文章: 1,943
					
				 | 引用: 
 通通拆掉刷乾淨吸塵器吸乾淨. 應該就能開機. 
				__________________   10年 | |
|  2015-09-06, 08:42 PM
			
			
	#3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15 
					文章: 406
					
				 | 電腦最好每年清一次,主機不要離地面太近,通風扇前裝防塵網 此文章於 2015-09-06 08:56 PM 被 聳鐵人 編輯. | 
|  2015-09-06, 08:55 PM
			
			
	#4 |   | 
|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2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17,417
					
				 | 本來就是這樣子,而且【一般刷子】去刷老電腦(一段時間沒有清潔的電腦)是很危險的,靜電、灰塵,都會造成短路、訊號不正常。(你認為【防靜電刷子】是哪時候用?) 通常我個人真的遇到很髒的電腦,都是下午五點(不要早上,因為要已經使用過,前一天的水氣已經從空壓機裡面噴掉了),載到機車行,用空氣槍噴一噴就好,而且不能距離不可太近,隨便掃一掃,把大致上的灰塵噴掉就好,任何零件都不要去【拔插】,不然有時候就會發生忽然抓不到某一個零件的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 台灣Pioneer獨家販賣閹割版 DVR-A12FX 跟 DVR-112 只差在面板! 價格卻比大陸販賣的減震安靜版 DVR-112DXL 還貴! AMD INTEL CPU 雙核心修正檔 Windows XP SP2 | 
|  2015-09-06, 09:16 PM
			
			
	#6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15 
					文章: 4
					
				 | 可將記憶體、電池、顯示卡重新裝上,並檢查各接頭是否接妥,當然要確保裡面都沒灰塵。 | 
|  2015-09-06, 10:25 PM
			
			
	#7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15 您的住址: 金一十大女支三 
					文章: 1,282
					
				 | 刷子還好吧 靜電能夠擊穿應該是早期的事 倒是因為用空壓機造成Power裡面元件脫落.. 清電腦這種事情 自從正壓差+擺桌上 機殼外覆布匹 已經是遙遠記憶 | 
|  2015-09-07, 01:29 AM
			
			
	#8 |   | 
|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2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17,417
					
				 | 所以我說的是【機車行】而不是汽車保養廠,機車行的空壓機壓力比較小。而且我有說到【距離不可太近】,不然特定角度下去,某些小零件當場恐怕就會有被噴飛的可能。(尤其是老電腦) 
				__________________ 台灣Pioneer獨家販賣閹割版 DVR-A12FX 跟 DVR-112 只差在面板! 價格卻比大陸販賣的減震安靜版 DVR-112DXL 還貴! AMD INTEL CPU 雙核心修正檔 Windows XP SP2 | 
|  2015-09-07, 02:39 AM
			
			
	#9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15 您的住址: 金一十大女支三 
					文章: 1,282
					
				 | 機車行跟汽車保養廠空壓機氣壓有差嗎?不好意思小弟真的不了解 PSU零件被家中空壓機噴飛  | 
|  2015-09-07, 03:10 AM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