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Feb 2011
文章: 965
|
[開箱] Mini-ITX 獨顯擴充最佳拍檔 ASUS GTX760-DCMOC-2GD5 Mini 短卡版
![]() 隨著Intel陣營的Mini-ITX規格越來越普及以後 伴隨著高階的Mini-ITX的主機板平台也愈來愈多 畢竟當效能進步到一個階段的時候,如果不需要太極致的擴充性 部分的玩家或者使用者們,就會開始往小電腦的體積追求發展 ITX 和ATX以及MATX相比有著更小更迷人的體積 並且不失基本的擴充性 PCI-Express 獨立顯示卡插槽 Intel平台從Z77晶片組LGA1155平台以後 就已經可以看到Z77 ITX中高階主機板的出現 而通常會選配這種高階板子的使用者 自然有一部分的族群會有想要擴充獨立顯示卡的需求 ![]() 不過Mini-ITX主機板雖然小,但是要尋找一個完美的機殼搭配方案 而不失去其小的特性,其實是不容易的,大多的敗筆會卡在 第一.Mini-ITX機殼的深度和長度以及最重要的價格妥協 第二.電源供應器的規格和瓦數尋找不易解決方案少 第三.就是如果要擴充顯示卡的顯示卡長度干擾 因為假使用Mini-ITX規格的主機板,往往為了配好的獨顯示 卻妥協去配了過大的ITX機殼,這樣不就失去意義了嗎? 假設排除了可以擴充獨顯的ITX機殼選擇性 當然這還是得建構在$$$$預算的前提 電源供應器已經有小又迷你的高瓦金牌產品可以選擇也是有的 那麼再來選擇的就會是往短卡和中高階效能的顯示卡 在中高階的N卡短卡版的產品發展方面 ASUS算是比較早一步踏入開發這一塊的 從上個世代的GTX670開始,一開始僅有ASUS GTX670mini一張產品 到了7系列的N卡時代,後續的影馳和微星都已經紛紛跳進這塊市場 因為代表著迷你中高效能尤其是N卡的需求,百分之百存在 規格部分:GTX670-DCMOC和GTX7600-DCMOC除了核心數CUDA不同以外 大部分的規格沒有非常大的差異 ![]() ![]() GTX670-DCMOC-由於NVIDIA的緣故並沒有正式支援UEFI ![]() GTX760-DCMOC-在Win8的支援,正是支援了UEFI原生BIOS的開機選項 ![]() 這次剛好手邊有朋友要組一台 Z87-I PRO Mini-ITX 雖然ASUS GTX670mini先前有在台灣通路銷售的紀錄過 不過到了7系列卻沒有立刻跟進銷售 反而由於短時間內台灣通路只剩下影馳的GTX760 miniGC...不過該品牌已被採購主打槍... 加上小星星的GTX760龍魂mini也並未正是銷售 在急用下所以只好先繞出國找回ASUS的GTX760 mini ![]() 規格部分: 和前個世代的 GTX670-DCMOC 和 GTX760-DCMOC 包裝彩盒是完全一樣的 由於攜帶的緣故,入手時已經將外盒先摺扁丟棄 剩下裡面的緩衝材還有領收書一張 ![]() 說明書和驅動光碟配件部分 ![]() 拿掉第一層的緩衝材以後 和先前的GTX670 mini一樣並沒有不同的地方 ![]() 拿掉靜電袋後 GTX760-DCMOC-2GD5 本體 ![]() PCB 背面,搭載 2GB GDDR5 由於空間有限,應該也沒辦法配置4GB VRAM [attachimg]164653[/attachimg] IO 輸入輸出端子,該有的都有,也不會說短小就閹掉 ![]() ![]() PCB 金手指部分有套上保護套 ![]() SLI 金手指上有套上保護套 ![]() 供電部分,一樣只需要一組單8PIN 通常GTX760公版為雙6PIN ![]() 雖然說 GTX760-DCMOC-2GD5 和 GTX760-DC2OC-2GD5 的PCB是完全共用的 根本就是同一張,但是 GTX760-DC2OC-2GD5套了雙風扇散熱器 長度硬生生長到22公分,足足多了5公分 ![]() ![]() GTX760-DCMOC-2GD5 最珍貴的地方就是這個和PCB量身吻合 訂做過的模組散熱器,因為市面坊間並買不到這種尺寸自己改 本體含散熱器總共 17CM 很適合有雙槽的ITX小機殼,不用擔心卡件問題 ![]() ![]() 最後和ASUS 自家另外一個主打效能Gaming解熱和超頻性更好的GTX760 SSU 合照比對一下長度 ![]() 和最Match的短卡小機殼組合解決方案,又不失應有的獨顯效能 和小機殼不佔桌面空間體積的特性 ![]() ![]() 測試平台組件參考: ====================================== ASUS Z87I-PRO ASUS GTX760-DC2T-2GD5-SSU Intel Core i7 4770K Boxed SAMSUNG SSD 840 EVO 120GB G.SKILL Sniper DDR3-1600 4Gx2 @1.35V SilverStone ST45SF-G SFX 450W 金牌 Noctua NH-L9i - mini-itx 貓頭鷹 NVIDIA DRIVER 331.82 ====================================== ![]() 待機溫度: 裸機狀態下和目前冬天環境緣故約29度前後 估計進了機殼或夏天環境,會再上升5-10度左右 ![]() 至於全速燒機溫度滿載,FurMark 最高約 81 度前後 ![]() 待機方面: 耗電瓦數(整機)60W ![]() 滿載方面: 耗電瓦數(整機)280W ![]() 3DMark ![]() 單機 Call of Duty Ghosts 決勝時刻:鬼影:內建特效開高 ![]() ![]() ![]() ![]() 由於GTX760在目前的時空背景下,也算是主流級的中階GPU顯示卡產品 目前應付一般的大作和網路遊戲部分起碼到2014第四季之前都還游刃有餘 開箱上機測試結束 心得:: 總之,會想要搞這種Mini-ITX+獨立短卡顯示搭配方案 Mini-ITX組合的使用者...嗯也不用說太多,你懂的 冷門的小市場要搭的組合終究是辛苦 要付出時間和金錢的代價換來體積和空間的縮小 至於A卡的迷你短卡短時間內應該是還沒有機會看到... 還是很希望AMD陣營方面有AIB領頭羊願意推出 17公分 AMD 迷你短卡的解決方案 或總長度20公分左右和以下的中高階迷你短卡 以上是 ASUS GTX760-DCMOC-2GD5 Mini 短卡版的相關開箱入手測試 謝謝收看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an 2003 您的住址: 惡運深淵
文章: 2,562
|
2 slot的ITX 獨顯擴充最佳拍檔...........................................
![]() What I Can Say?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Feb 2011
文章: 965
|
引用:
那你要問聯力為什麼要做這麼多TOWER雙SLOTS的ITX機殼唷... 銀欣 火鳥 大家都在弄 ![]() ![]() ![]()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文章: 3,801
|
不解GTX670-DCMOC支援UEFI卻限定要自家UEFI MB才能更新.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4,272
|
引用:
這樣就叫做大家喔? 再說總體積跟mATX相比是有差多少呢? 光板子變小而已根本一點意義都沒有 這樣子的機殼也只能夠搶diy玩家的市場而已 真正的ITX市場才沒人會用這種機殼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an 2003 您的住址: 惡運深淵
文章: 2,562
|
要用那麼大的ITX機殼,不如直接用MicroATX...
![]() 當然啦,這個是個人看法,那幾咖ITX機殼對於大家很入眼這樣... 不過,至少能放進一般XPC的準系統了 ![]() 此文章於 2013-12-31 10:23 AM 被 tvirus 編輯.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好人國
文章: 1,847
|
其實大家如果有心裝台ITX平台. 就會發現問題了.
別急著砲樓主. 1 slot 現在能買到的顯示卡. 有辦法跑Full HD 解析度FPS Game 又超過30 fps嗎? ( 或許有吧. 但即便是效能克服了, 散熱還是個問題 ) 2 slot 的空間, 散熱就好做很多. 至少風扇和heat sink都有足夠的空間. 我的經驗, 2013年我至少裝了超過10台 ITX平台. 不同組合, 不同Case, 不同平台. 從Ivy Bridge 到 Haswell. 大家都以為把零件裝進Case就沒事了. 真正執行Prime 95, 20min. 你就知道什麼叫進風量不足. CPU過熱導致降頻. 顯示卡 1 slot ? 早期Lian-li Q系列都做1 slot. 就是碰到太多人反應沒有好顯卡可插. ( 現在好一點的顯卡都是2 slot.) 我說真的啦. Haswell 內顯挺強的. 如果還堅持要 1 slot VGA. 那不如不要插了. 寧可少100W的耗電. 效能又沒強多少. 面對現況吧, 2 slot 顯卡才有突破Haswell 內顯的效能差距. 散熱對於廠商來說也比較好解. 有好的討論大家可以聊. 而不是一句 what can i say. 那不是討論.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Feb 2011
文章: 965
|
引用:
引用:
像這幾咖個人認為就符合蠻適合ITX短卡的原則 http://www.lian-li.com/tw/dt_portfolio/pc-q33/ http://www.lian-li.com/tw/dt_portfolio/pc-q30/ 聯力一開始的設定就是這樣的 銀欣的話就SG05-FF系列 http://www.silverstonetek.com/produ...pid=413&area=en 至於abee Japan也是有的 http://www.abee.co.jp/Product/index.html 價格問題 ![]()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an 2006
文章: 2,549
|
引用:
感謝分享. 說到聯力的PC-Q33,我覺得真是失敗的設計. 都已經可以放入塔型的大型散熱器了,顯示卡卻不能裝到10英吋長度 ? 有差那3公分嗎 ?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Feb 2011
文章: 965
|
引用:
如果真的不喜歡聯力的話 建議考慮酷比坦克 http://www.cooltek.de/en/cubes/w1/101/w1?c=237 或jonsbo乔思伯 http://jonsbo.com/en/products.html Antec 也出了一款不短的ITX http://www.xfastest.com/thread-127190-1-1.html 其實這個VGA的PCB長度和散熱器搭配好像還是會影響到風流風道的進出 這個部分牽扯到散熱力學學問的問題<在下並不是對這個知識很專業了解 只確定的是通常可以不要那麼擁擠的配置的話 在實務上的組裝搭配建置確實對溫度的降溫有一定的效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