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數位行動產品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奇摩子kimochi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12
文章: 17
[分享] MSI GT60-0NG工作站筆電初體驗

公司內的3D動畫設計師想要一部工作站筆電
因為筆電的移動性是工作桌機的弱項
他主要是可以應付Maya軟體繪圖需求
向我詢問哪幾台可以考慮

找了DELL、HP、MSI相關資料與報價
我們認為MSI GT60-0NG最有CP值
維修保固也不麻煩
更重要是報價也最可能被老闆允許
果然他很快就說服老闆撥了一筆預算

過兩天就收到15.6"的GT60-0NG
他請我幫忙看看新機有沒有任何問題
同時灌公司內部軟體
因此我摸到了所謂「行動工作站筆電」
然後順便拍了幾張開箱照跟大家分享





紙箱內有專用背包跟GT60-0NG




GT60-0NG配件盒的內容物
電池、說明、說明書、外接電源變壓器、滑鼠




外接電源變壓器最大輸出電力為180W
輸出電壓則為19V/9.2A




贈送MSI專用遊戲滑鼠
透過專用軟體可以設定各按鍵功能、巨集等




滑鼠有7段CPI值(CPI RESOLUTION)
最高CPI值約3200
USB Report Rate有3段範圍為1000∼125Hz



GT60-0NG特別用保護棉套避免刮傷FHD螢幕與上蓋




鋁鎂合金的髮絲紋背蓋
有很不錯的質感了




『MSI』字樣會發光是吃面板背光




上蓋與機身採微內凹設計來方便開啟




電源插孔、網路插孔、D-sub、Mini-DisplayPort、HDMI
其中D-sub、Mini-DisplayPort、HDMI三組影像輸出介面可以同時支援三螢幕顯示
如果加上筆電本身螢幕更可以組合成4螢幕




筆電機身邊緣以圓弧收邊角設計

左側配置BD combo光碟機、USB 2.0、耳麥、音源輸入/輸出




筆電右側機身配置三組USB 3.0、SD/XD/MMC讀卡機




機身上方左側與左側邊的兩個散熱孔設計
將機身內部的熱氣從兩個散熱孔導出
GT60-0NG在置腕處與觸控板附近並未搭載易發熱的零組件
使用者在使用筆電時能有很好的舒適度




機身底部採用黑色霧面塗層處理




機身底部的有5個防滑功用的腳墊
架高機身來增加散熱的空間




機身底部的CPU、硬碟、記憶體安裝處都有開散熱孔加強散熱




機身底部的上方偏左處有一組低音喇叭




9 cells電池容量為7800mAh,87Wh




保固封條沒貼在螺絲孔
這不就代表開放使用者可以自行更換記憶體或硬碟嘛XDD




鍵盤下面置腕處區域以及觸控板也同樣採用鋁鎂合金的髮絲紋處理
營造出很不錯的質感



720p hd webcam與麥克風




快速啟動觸控鍵:啟動多媒體播放器、Cooler Boost風扇控制、鍵盤LED燈亮度調整、無線網路、關閉LCD 螢幕、BD como光碟機退片鍵

超大外型的電源鍵
亮白色燈號表示目前顯示功能由內顯HD Graphics 4000負責
亮琥珀色則是NVIDIA Optimus功能啟動Quadro K2000M獨顯




快速啟動觸控鍵的左右兩側分別有一組喇叭
加上機身底部的喇叭
這筆電有3組喇叭




孤島式鍵盤設計的SteelSeries背光鍵盤
有防鬼按鍵衝突功能
按壓的回饋力道扎實




獨立數字鍵區
有些調整快速鍵也在這裡




右下角可以看到Windows 7、Core i7四核心處理器、nVidia Quadro專業繪圖卡規格認證貼紙




觸控板與一組鏡面設計的機械式左右按鍵
最底下有一整排指示燈號
左起藍芽、無線網路、電池狀態、休眠、硬碟讀取




螢幕上蓋可開啟的角度大約有180度
只差將螢幕旋轉了




鍵盤上方的「功能按鍵區」




試著在不同角度觀看螢幕時
不會有嚴重的色偏
清晰度表現也不錯








     
      
舊 2013-10-16, 01:41 A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奇摩子kimochi離線中  
奇摩子kimochi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12
文章: 17
很有趣的YouCam軟體
讓視訊鏡頭可以有更多不同的用法
例如拍完照可以直接套用趣味特效
或者拿來即時監控錄影等…

用HD視訊鏡頭拍****DM
圖片很清晰
色彩也很艷麗




背光鍵盤程式有自訂鍵盤背光兩組顯示模式
每個模式還可以自訂預設配置的顏色組合




THX TruStudio Pro音效控制軟體
可以調整依照個人喜好不同音場表現




有線網路Killer E2200晶片的專用軟體
可以監控網路流量以及降低網路pin值












觸控板點擊速度、左右按鍵功能與三指手勢操作的相關設定




這台GT60-0NG採用i7-3630QM
配置兩隻8 GB DDR3-1600記憶體組成16 GB容量
利用NVIDIA Optimus功能即時切換HD Graphics 4000內顯或Quadro K2000M獨顯








NV控制面板可以調整Optimus功能在系統列顯示








NV控制面板的3D設定頁面也可以自訂3D程式由HD Graphics 4000內顯或Quadro K2000M獨顯負責




自行增加使用的3D軟體由HD Graphics 4000內顯或Quadro K2000M獨顯負責








Optimus功能會顯示目前運作的程式正在使用Quadro K2000M獨顯




開機後馬上就先燒還原光碟
還原磁區放在第二顆硬碟上
沒有浪費了SSD空間




推薦這套SSD Fresh軟體幫SSD優化








Geekbench 3.0測試i7-3630QM單與多核心成績
差距約3.8倍




















CINBENCH R15測試Quadro K2000M的OpenGL性能約43.87 fps




繪圖渲染軟體POV-Ray 3.7 RC7的測試結果
i7-3630QM多核心計算1920 * 1080的大圖只需3分44秒完成




HD Tune Pro 5.5測試雙SSD組成Super RAID的成績真是亮點
讀取最快約917.5MB/s
只差一點點就有1000MB/s




另一棵日立 750GB 7200轉硬碟的讀取速度
跟Super RAID相比真是天差地遠了
還好只是作為資料碟




redsdk turbine測試獲得942分








SPECviewperf 11測試
綜合CPU與3D顯示卡的效能
而且特別針對OpenGL顯示卡的效能
解析度設定為1920 * 1080




我家3D動畫設計師是跑Maya軟體
GT60-0NG在這項目的綜合評比約41.42




SPECviewperf 11中Maya軟體測試部分
即使計算較複雜的場景的圖件都沒有破圖情形








之前曾在其他論壇看過分享NV GTX 680M跑SPECviewperf 11
這裡列進來做參考

跟上面的結果做比較
以Maya軟體方面
Quadro K2000M的評比超越GTX 680M約3.4倍
部分項目還差更多
這就說明3D繪圖還是要以GT60-0NG搭載工作站繪圖卡的筆電才對



不專業心得:

1.稍微研究GT60-0NG後
承襲MSI Gaming系列筆電的血統
例如雙SSD組成Super RAID、Killer E2200網路、SteelSeries背光鍵盤等特點
最主要加入MXM3 TYPE A規格的Quadro K2000M
讓它在3D繪圖操作遠優於遊戲筆電

2.GT60-0NG保有相當彈性的升級空間
日後有需求可以把Quadro K2000M、硬碟更換新的繪圖卡
記憶體也可以加到最大32GB

3.現在GT60-0NG的價格有比之前較便宜
我想是因為快有新機出了
而且是用WIN 7作業系統
我家設計師說WIN 8作業系統不一定好
他的3D繪圖軟體可能還要因此被迫升級

4. 15.6"霧面FHDLED 背光螢幕可以讓眼睛長時間觀看也比較不容易疲倦

5.這3天不關機使用GT60-0NG
使用一切順利
開關機、讀Maya軟體大圖、開啟程式速度都很快速
測試時的風扇噪音也不會太吵
我想工作站筆電要求的穩定與快速都有達到

6.有3D繪圖需求
而且會跑來跑去的人
強烈建議要用工作站筆電
用一般遊戲筆電是很不適合
有些3D繪圖軟體功能會綁定工作站繪圖卡才能使用

優缺點暫時覺得就這些
以上報告完畢
 
舊 2013-10-16, 01:43 A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奇摩子kimochi離線中  
Axel_K
Elite Member
 
Axel_K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6
您的住址: 人群中
文章: 4,213
-雖是配quadro m 系列,說是工作站,外形卻弄得像游戲機,相當不professional 的感覺

-同樣價格區段我會考慮Dell Precision m4700
舊 2013-10-16, 09:02 AM #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xel_K離線中  
ben_chien
Elite Member
 
ben_chie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另一個地球
文章: 4,558
引用:
作者Axel_K
-雖是配quadro m 系列,說是工作站,外形卻弄得像游戲機,相當不professional 的感覺

-同樣價格區段我會考慮Dell Precision m4700

就是換顯卡不換殼...
http://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10412
__________________
大家快來加入World Community Grid(BOINC for Android)與Folding@home(Folding@Home for Android)的行列,一同找出重大疾病(愛滋、癌症、帕金森氏症...等)的解決方案
[YOUTUBE]PPc7gsZIk24[/YOUTUBE]
網路果然很危險,動不動就會被告...
發現自己越來越痴漢了...
舊 2013-10-16, 09:53 A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en_chien離線中  
奇摩子kimochi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12
文章: 17
引用:
作者Axel_K
-雖是配quadro m 系列,說是工作站,外形卻弄得像游戲機,相當不professional 的感覺

-同樣價格區段我會考慮Dell Precision m4700


DELL比較貴一點
當支持國貨xdd
舊 2013-10-25, 09:15 PM #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奇摩子kimochi離線中  
奇摩子kimochi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12
文章: 17
引用:
作者ben_chien


這是說遊戲機耐用
還可以拿來改成工作站筆電用膩
重要是別因為換殼
價格就UPUP了
舊 2013-10-25, 09:18 PM #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奇摩子kimochi離線中  
AndyCandy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5
文章: 345
引用:
作者Axel_K
-雖是配quadro m 系列,說是工作站,外形卻弄得像游戲機,相當不professional 的感覺

-同樣價格區段我會考慮Dell Precision m4700

+1
這種外觀要怎麼帶出去見人...
舊 2013-10-25, 09:24 PM #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ndyCandy離線中  
ben_chien
Elite Member
 
ben_chie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另一個地球
文章: 4,558
引用:
作者奇摩子kimochi
這是說遊戲機耐用
還可以拿來改成工作站筆電用膩
重要是別因為換殼
價格就UPUP了

我四月買的,一開始就顯卡掛點,送台北MSI兩星期才回來(系統與資料碟全部被清掉)
windows 8.1出來當天我就更新,結果裝三次都裝不上去(機器來就win 8)
隔天看,官網先是寫GT60不支援8.1
現在改寫成還未測試完成...

這種等級的機器原裝給8,竟然沒辦法升級到8.1,預覽版工程師也應該拿到很久了,到現在還在測試...
到底是太混,還是根本放棄沒辦法升級(後來又改寫在測試)??

另外我買這台價格也不便宜,當初還要74K...
換個殼價格再UP,能有市場嗎??
__________________
大家快來加入World Community Grid(BOINC for Android)與Folding@home(Folding@Home for Android)的行列,一同找出重大疾病(愛滋、癌症、帕金森氏症...等)的解決方案
[YOUTUBE]PPc7gsZIk24[/YOUTUBE]
網路果然很危險,動不動就會被告...
發現自己越來越痴漢了...

此文章於 2013-10-26 12:18 AM 被 ben_chien 編輯.
舊 2013-10-26, 12:16 AM #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en_chien離線中  
mis339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3
您的住址: 台灣台中
文章: 412
它能插四支記憶體嗎?不然為何可以裝到32G的記憶體?純好奇!
舊 2013-10-26, 12:48 AM #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is339離線中  
stevenpcdvd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8
文章: 112
工業設計方面真的需要加強,畢竟是高價產品......
不曉得螢幕是不是IPS的呢? Adobe RGB 色域不曉得是多少?
舊 2013-10-26, 05:37 AM #1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tevenpcdvd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2:22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