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n 2009
文章: 149
|
背水之戰,AMD A6-3670K的最後防線
AMD的APU處理器推出一段時間了,市場冷熱反應都有,一部分看衰,一部分是看好這類型處理器將會成為主流。
APU測過幾顆,這一次要開的是A6系列的A6-3670K,這是一顆可超頻的處理器,與之前開過的APU不同的是,可以直接對倍頻做調整,當然透過倍頻調整的手段,處理器的可玩性就增加許多。 先來看一下這一次要加入戰鬥的士兵群。 AMD小將A6-3670K一員 技嘉小兵A75M-D2H一員 海盜船水手Dominator 8GB kit一員 OCZ小朋友Vertex 4 128GB一員 海韻打雜X-560一員 先來看小將AMD展現一下英姿,可以看到是以與其他APU不同的姿態登場,採用黑色系色調做主題呼應K的特別。 背面則是一貫的密密麻麻文字,當然根本不會有多少人看,稍微算了一下,共有13國語言,看來為了行銷全世界,AMD可是照顧到幾乎所有語言了。 CPU本身,在型號上面是做為AMD A6-3600 Series,第二行才是這顆CPU的身分證。 再來小兵上場,正面紅色A75M-D2H火紅色的型號嶄露出這張主機板的特色是SUPER 4,分別是超安全、超效能、超省錢、超好聽。 背面則是SUPER 4的介紹,這裡就不詳細敘述。 打開包裝則是技嘉一貫的包裝方式,配件放置在上,主機板在下,同時採用紙板分隔開來,在購買時打開盒裝就可以很方便的清點物品。 配件則是有驅動光碟1片、擋板1片、SATA線4條、說明書2本。 接下來則是主機板。 採用藍色系配色,各項配置上面算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目測SATA部分也不會遇到裝上2 Slot顯示卡就滅頂危機。 採用鐵灰色的散熱片,同時6組SATA也在旁邊排排站好,可以看到SATA部分全部為同一方向的扣孔,避免到鐵扣阻擋而難以拔起的窘境。 CPU周圍則是4+1相設計,採用CPU核心4相,GPU核心1相的設計,一般使用上也非常足夠,稍微可惜的一點是沒有配上散熱片,不過已經預先開好孔位,可自行購買散熱片安裝。 記憶體部分也用了2相,不過只有2支記憶體插槽,稍嫌不足高端玩家使用。 再來是擴充插槽部分,共2條PCI-E x16,分別運作在x16與x4,1條PCI-E x1與1條PCI,擴充介面完整不縮水,對於加裝一般擴充卡已經足夠。 最底下的各項Header從左到右分別為前置音效、TPM、COM、前置USB2.0、前置USB3.0,機殼開關類則是在ATX 24PIN旁邊。 後端IO則是提供1個PS/2、4組USB2.0、DVI、HDMI、D-SUB、S/PDIF、2組USB3.0、LAN與音效IO。 接下來則是2個額外的晶片,分別是音效與網路。 音效晶片採用Realtek的ALC889。 網路晶片採用Realtek的RTL8111E。 接下來就是直接實測。 採用測試的遊戲解析度都是1440*900,特效設定都會截一張圖供參考。 所採用的平台: CPU:Amd A6-3670k MainBoard:Gigabyte A75M-D2H RAM:Corsair Dominator 8GB kit@DDR3-1600 SSD:Ocz Vertex 4 128GB PSU:Seasonic X-560 CPU MARK WPRIME FRITZ CHESS BENCHMARK NUCLEARUS CORESMARK PCMARK 7 AIDA64 3DMARK VANYAGE 3DMARK 11 STREET FIGHTER 4 BIO 5 LOST PLANET 2 DEVIL MAY CRY 4 FF XIV MHF絆 THE LAST REMNANT HAWX2 CINEBENCH 10 CINEBENCH 11.5 以上是AMD A6-3670K的實測效能,可以看到AMD最後防線GPU確實足以幫AMD保留一定程度的市場客群,目前INTEL與AMD在處理器都有內置一顆低階的GPU,對於一般使用文書或者一般小遊戲類型的使用者來說,這顆GPU已經足夠使用,不過時代在進步,下一代的處理器INTEL又再度增強GPU的效能,而AMD也預告了下一代處理器將會擁有更強大的GPU效能,或許有一天,我們的電腦將會不需要購買顯示卡即可以順暢的在遊戲中遨遊。 延伸閱讀: http://qhuahong.blogspot.com/2012/04/amd-a6-3670k.html
__________________
http://qhuahong.blogspot.com/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l 2004
文章: 941
|
很用心
希望 amd 能繼續下去 不然將來獨大 i 社。 要撿便宜真的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了 大大的文真是豊富無比啊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6 您的住址: Mt.Ali
文章: 4,548
|
雖然APU對整合平台,提供了性價比不錯的方案,
但APU居然不能無痛升級,實在是小殘念~ ![]() 這代APU開先例後,說不定以後就照辦了吧... ![]()
__________________
簽名檔配備常常僅供參考,所以不列了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1,370
|
這主機板的 PCB 大小縮水了
標準 mATX 是 9.6" x 9.6 (244mm x 244mm) 記憶體插槽那個角落的孔不見了 ![]() 插拔記憶體與 ATX 電源接頭時, 別太粗魯 ![]()
__________________
要討論也要找能溝通的, 跟狂吠的狗溝通只是浪費時間. 每日一句 : 很多不等於多數,也不等於少數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08
文章: 337
|
引用:
標準MATX塞不進一些小機殼 ...
__________________
負心滿天地,辜他一片熱腸;變態自古今,懸此兩隻冷眼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1,370
|
引用:
挑明講, 那是 costdown 設計, 對於懶惰的 DIY user 更不利, 安裝記憶體需要施力, 那個角落並沒有支撐力, 安裝時的應力很可能對 PCB 上元件或接點造成損傷, 而 ATX power 離支點更遠, 更容易造成損傷. 想要更小的主機板, 可以選擇更小的規格, 不用屈就這類設計.
__________________
要討論也要找能溝通的, 跟狂吠的狗溝通只是浪費時間. 每日一句 : 很多不等於多數,也不等於少數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