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ul 2000 您的住址: 台灣/台北/板橋
文章: 1,980
|
AMD可能以56億美元買下ATI,是否造成4敗俱傷備受矚目!!
CPU雙雄、繪圖晶片2強四角關係大轉折?
超微可能以56億美元買下ATI 是否造成4敗俱傷備受矚目 (記者陳玉娟、國際新聞中心陳怡均/台北) 2006/07/24 超微(AMD)可能購併ATI傳聞近日出現重大進展,包括道瓊(Dow Jones)、彭博資訊(Bloomberg)紛引述加拿大多倫多環球郵報(Toronto Globe and Mail)消息指出,超微向繪圖晶片業者ATI喊出56億美元購併價格,且ATI董事會已通過該項購併案;路透(Reuters)亦引述消息人士的話指出,超微與ATI好事已近,除非雙方談判破裂,否則可望於24日對外公佈,購併金額約55億美元;華爾街日報(WSJ)隨後亦跟進報導該則消息,在國際知名媒體爭相報導下,超微與ATI婚事似乎幾成定局。 儘管這樁婚事成真的可能性愈來愈大,但PC業界仍大多採半信半疑態度,不少業者認為,若以合作關係來看,或許英特爾(Intel)買下ATI還比較具說服力,然近期超微與ATI購併消息甚囂塵上,甚至連購併金額都言之鑿鑿,加上超微及 ATI當事人未承認、亦不否認態度,以及部份分析師透露超微高層最近曾在ATI總部出現,該購併案傳言似乎並非空穴來風。 **** NI CompactDAQ PC 相關業者表示,若是該購併案成真,CPU雙雄與繪圖晶片2強複雜難解的四角關係雖將明朗化,但短期內恐會出現4敗俱傷局面,由於4家大廠競合關係牽動4方勢力消長,超微與NVIDIA擁有深切關係,先前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曾表示,英特爾將平台化策略由筆記型電腦(NB)擴增至桌上型電腦(DT)市場,恐令產業停滯不前,NVIDIA及台灣PC業者應力拱超微產品,方能確保整體產業繼續成長,此番話顯露NVIDIA與超微交情深厚。 PC 業者指出,若超微真的買下ATI,超微與NVIDIA關係勢將生變,在不希望超微與ATI結合坐大、威脅自家繪圖晶片業務下,NVIDIA必須要靠攏英特爾,以保持市場議價能力,而英特爾亦會因為要與超微、ATI陣營對抗,而樂於與NVIDIA攜手並肩作戰。另外,ATI晶片組部門是否存續亦是一大問題,這攸關ATI原英特爾晶片組產品線是否喊停,並轉向生產超微平台晶片組。 此外,超微買下ATI所面對問題,恐怕不僅是惹惱親密夥伴 NVIDIA,還會傷害矽統(2363)、威盛(2388)等台廠。至於超微購併ATI最大考量何在?PC業者認為,除增加晶片組產品線,目前在業界極具威力的繪圖技術,無疑是超微心中所繫,由於2大繪圖晶片廠憑藉繪圖技術,不僅打跨傳統晶片組業者,更日漸威脅傳統處理器市場,因此,超微購併ATI應有其考量。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超微擁有優秀繪圖技術,英特爾方面必定會急起直追,不僅全力研發繪圖技術,甚至最後可能被迫進入繪圖晶片市場,這恐讓NVIDIA未來競爭優勢面臨更大考驗,因為其宿敵將不再是實力相當的ATI,而是CPU大廠,未來繪圖晶片市場恐將出現更大變動。 不少分析師亦認為,以目前超微財力,若要收購ATI勢將面對龐大財政問題,加上超微產能不足,恐無法利用自家產能達成合併綜效。事實上,就超微最近1季財報看來,該公司手中僅握有25億美元現金和短期投資,加上ATI手上5.18億美元現金,若真要進行高達55億∼56億美元購併案,超微屆時恐怕得面臨沈重資金壓力。 ------------------------------------------------------------------------- AMD若真買下ATI,那啟不是和AMD平台晶片組大宗的Nvidia成了死對頭 關係怎麼愈搞愈複雜了?
__________________
愛與分享的Blog-->Roch's Blog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Aug 2001
文章: 12,393
|
一般認為AMD收購ATI的好處
1.在「Radeon Xpress」晶片組帶來的graphics內建的低階晶片組市場能帶來一定的份額和利益 2.「Radeon」帶來graphics卡市場的一定的份额和利益 3.在「FireGL」帶來工作站graphics卡市場的一定的份额和利益 4.「Xilleon」「Theater」,「Imageon」,Radeon和FireGL支援AMD的「Torrenza」設想,可能性※2Xilleon和Theater,Imageon帶來,在HTPC和筆記型市場的一定的份额和利益 5.與Xbox 360和Wii用GPU(graphics)帶來的直接利益,在遊戲機市場的品牌形象提高(AMDlogo貼在遊戲機上面?) 6.ATI根據和Intel的cross licensing得到了的技術 美國時間24日應該會開記者會說明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3
文章: 364
|
我覺得 應該是 NVIDIA和 AMD 受害比較深吧,
畢竟 AMD 平台的 Chipset, NVIDIA 佔有率和名氣都比 ATI大多了, 如果 AMD,不把Chipset和Graphic切割清楚, 把重心放在ATI的 Chipset上, 那對NVIDIA 和AMD都是互蒙其害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Feb 2003 您的住址: 我也不知道
文章: 743
|
真是比八點檔的還好看呢,哈哈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5
文章: 324
|
已經確定收購了,AMD還跟摩根•史坦力投顧舉債26億美金。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5
文章: 212
|
三爽兄不是最愛講這檔.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5 您的住址: 板橋
文章: 379
|
感覺上AMD一下強大了許多
吸收了ATI這塊大餅對AMD應該好處不少
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電腦 CPU: Intel I5 3470 M/B: ASUS P8Z77-V LX MEM:芝奇 DDR3-1600 6GB SSD:OCZ Agility 3 60G HD: Hitachi 7K2000 ,TOSHIBA DT01ACA200 VGA CARD: ASUS HD7750 1G GDDR5 POWER: 七盟 Z-FORCE ST-700 PSZ CASE: CoolerMaster RC-692 LCD: ASUS PA238Q 備用電腦 CPU: Intel Q6600 M/B: ASUS P5K PREMIUM MEM:創見DDR2 800 1GX4 HD:WD 10EADS VGA CARD: 撼訊HD5670 1G DDR3 POWER: 海韻SS-430HB CASE: 西華約克夏 LCD: DELL S2240M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Dec 2005
文章: 71
|
我比較希望AMD和NVIDIA合作說...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文章: 751
|
NV 現金太多,除非是INTEL 才有機會,AMD是吃不下來的.......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卡拉巴星球
文章: 1,499
|
樓主原文有段提到: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超微擁有優秀繪圖技術,英特爾方面必定會急起直追,不僅全力研發繪圖技術,甚至最後可能被迫進入繪圖晶片市場,這恐讓NVIDIA未來競爭優勢面臨更大考驗,因為其宿敵將不再是實力相當的ATI,而是CPU大廠,未來繪圖晶片市場恐將出現更大變動。」 INTEL在繪圖領域有這樣的能力嗎?以前i740時也言之鑿鑿。 現在除非和NVIDIA合作聯盟,否則還是只能留在低端的整合晶片吧? 晶片市場會如何重組,就留給業界分析師傷腦筋了。 倒是台積電已先蒙其害: ========================================= 超微入主ATI Technologies效應,台積電應聲重挫 http://tw.stock.yahoo.com/xp/200607...8122521933.html 【時報-記者陳蕙莉綜合外電報導】產業消息來源盛傳,超微(AMD)以55億美元併購繪圖晶片製造商ATI Technologies的交易接近拍板敲定,預料國內代工版圖將大洗牌,向來為ATI代工的台積電股價應聲下滑,與超微關係密切的聯電未來股價可望走高。 超微拿下全球兩大繪圖晶片商之一,將改變處理器產業的生態,特別是在英特爾和超微間的市佔率。 業者指出,這樁交易最快美東時間週一宣佈,相當於台北時間週一午夜。 該消息5月份傳出時,幾乎沒有產業分析師相信,一來超微已決定未來幾年內斥資50億美元擴充產能,如今再耗資55億美元買下ATI,代價未免太高。 另外,超微與ATI結盟後,超微很可能冷落ATI勁敵Nvidia,進而衝擊超微新倡議「Torrenza」,要求業者開放技術,讓晶片業者的產品可相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