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6,431
|
Intel Core M引領輕薄新設計 - ASUS T300 Chi測試心得
輕薄設計在Notebook領域中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路線
對於文書或常攜帶外出的需求,Ultrabook規範會更合乎市場需求 加上觸控面板的3C產品蓬勃發展,連帶2 in 1筆電產品也越來越廣泛 有輕薄特色之外,對螢幕也可以翻轉或拆解做平板運用的設計風格 本回測試的主角就是擁有Ultrabook與2 in 1這兩種特質的筆電 ASUS Transformer Book系列,代號為T300 Chi 包裝外盒不算太大但還算是有精品質感,台灣共推出三種不同價位的版本 ![]() 以下簡稱T300 Chi,外觀採用鐵灰配色,有些光線角度感覺會有點偏暗藍色 寬x長x高尺寸為317.8 x 191.6 x 7.6~16.5mm,比多數Ultrabook更薄是一大特色 採用霧面磨砂的外殼能有效提升質感,不過容易沾粘指紋會是較不方便的地方 ![]() 內附配件一覽 平板電腦使用手冊、藍牙鍵盤行動基座說明書、延伸保固說明書、擦拭清潔布 黑色變壓器、MicroUSB連接線、MicroUSB to USB轉接線、Cable Tie整線束帶 ![]() 本篇測試之T300 Chi為三個價位中最高階版本 圖為拆下螢幕形成平板狀態的正面,12.5吋FullHD螢幕,支援多點觸控功能並採用IPS面板 解析度為WQHD 2560x1440,價位最低的T300 Chi則為Full HD 1920x1080 左下方兩個孔位功能是與藍牙鍵盤接合的區域,雖然採用磁鐵接合,但牢固度算是不錯 ![]() 藍牙鍵盤上方轉軸處採用磁鐵吸附,這點與上次測試過的Lenovo Yoga Table2類似 左上有藍牙開啟、關閉、配對的切換按鈕,右方有藍牙與電源燈號 螢幕與鍵盤的四週邊緣有一條銀色金屬邊,標榜鑽石切割無縫設計 印象中先前看過iPhone外殼邊緣有相同設計,讓外觀會更薄與一體成型 ![]() 機身左側 螢幕左起 DCIN電源輸入 / 左喇叭孔位 / Windows 8開始頁面按鍵 / 音量高低控制按鈕 右下角有電源開關按鈕與電源燈號,左下鍵盤有MicroUSB孔位,單純只有為鍵盤充電功能 ![]() 機身右側 螢幕左起 右喇叭孔位 / Micro USB 3.0(可直接安裝Micro USB 2.0) micro HDMI / 3.5mm 耳機與麥克風混合式音效孔位 / Micro SD插槽 ![]() 機身後方有一圈凸出磁鐵轉軸多少會影響到外觀,有時會忘記螢幕粘在鍵盤上面 可能會發生隨手將螢幕直接拿起來造成與鍵盤分離,不過這也不算是什麼大問題 用過一段時間習慣就會適應,基本上算是2 in1筆電中越來越常見的設計 ![]() 藍牙鍵盤背面也就是筆電時的底部,同樣擁有金屬質感與易沾指紋的特性 四個腳落各有一個圓型軟墊,放在桌面上使用時穩固性算是相當出色 ![]() T300 Chi機身重量,約為1444公克 若以12.5吋筆電做比較,這樣的重量表現算是中等,不過因為搭載2 in 1的設計功能 加上很薄型的外觀,T300 Chi整體重量在筆電市場中的表現還算不錯 ![]()
__________________
小弟Facebook粉絲團Windwithme WWM 風大,歡迎3C同好參觀指教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6,431
|
12.5吋螢幕的重量約為723公克
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要用12.5吋平板電腦?因為看起來面積會偏大 個人認為T300 Chi主要功能還是以筆電為主,平板是額外所附加的功能 此外12.5吋平板723公克,對上許多10吋6百多公克的平板,在重量與可視面積有其優勢存在 ![]() 藍牙鍵盤重量為721公克,依先前使用經驗,藍牙鍵盤或耳機的電池續航力都非常持久 分享一下使用感受,鍵盤按鍵有一點偏軟,如果回饋力道可以再強手感會更佳 觸控板按鍵過於偏硬,要稍微用力一點才能按下去 ![]() 也因為2 in 1設計讓T300 Chi最大角度差不多是如照片中所示 以一般用途來看最大角度還算是勉強夠用,但可以將螢幕反裝變成影片或閱讀模式 ![]() T300 Chi依價位與CPU、螢幕解析度與DDR3容量不同分為三個等級 入門款 - Intel Core M-5Y10 800MHz up to 2.0GHz / 4GB DDR3 / 1920X1080 FHD 中階款 - Intel Core M-5Y10 800MHz up to 2.0GHz / 8GB DDR3 / 2560x1440 WQHD 高階款 - Intel Core M-5Y71 1.2GHz up to 2.9GHz / 8GB DDR3 / 2560x1440 WQHD ![]() CPUZ 1.72版本中顯示的硬體資料 Intel Core M為最新系列,採用新一代Broadwell架構,製程14nm、L3快取4MB Max TDP大幅下降至4.5W跟同世代Core i5的TDP 15W相比低上許多 由此可見Core M可以為省電節能帶來更好的設計,此外無風扇導入也是一大特點 Core M-5Y71最高支援到16GB DDR3,下面會有頻寬效能測試 ![]() 裝置管理員中的硬體資訊 Core M-5Y71時脈為1.2GHz,最高自動超頻達2.9GHz,執行緒2C4T架構 硬體用料與規格等級都在中階等級之上,例如儲存裝置為SanDisk i110 128GB SSD 雙通道DDR3 1600 8GB與Intel最新一代GPU - HD Graphics 5300 ![]() 系統效能測試 Nuclearus Multi Core => 13434 Fritz Chess Benchmark => 10.62/5099 ![]() CrystalMark 2004R3 => 177391 ![]() 嘗試更新過驅動程式或是新版Directx都還是不能運作D2D測試項目 有可能是CrystalMark對於Intel新世代5系列GPU尚無法支援 希望未來CrystalMark更新後能跑完D2D測試,不過也已經拿到177000以上的高分 FRYRENDER Running Time => 17m 23s x264 FHD Benchmark => 6.7 ![]() 雖然看起來效能數據並不算出色,但又回過頭仔細比較一番 以往這兩款測試軟體的數據只會出現在個人PC或是i7 NB的高效能平台中 不過這次覺得Core M在輕薄筆電領域中效能表現確實出色,也首度勇敢地分享實測數據XD CINEBENCH 11.5 OpenGL => 22.26 fps CPU => 2.79 pts CPU (Single Core) => 1.34 pts ![]()
__________________
小弟Facebook粉絲團Windwithme WWM 風大,歡迎3C同好參觀指教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6,431
|
同場加映Intel Core i7-4650U
2C4T / 2.7~3.3GHz / L3快取4MB / TDP 15W / HD Graphics 5000 CINEBENCH 11.5 OpenGL => 23.83 fps CPU => 2.79 pts CPU (Single Core) => 1.17 pts ![]() 以上可見Core M採用Intel Broadwell架構的技術進步與效能優勢 同樣2C4T的先天環境下,Core M時脈較低也可以單核效能勝過上一代i7 此外多工效能也與上一代i7差不多,而TDP可以降到4.5W左右 其實一開始聽到Core M就會聯想到很久以前的Pentium M系列 同時脈或較低時脈時也可以擁有更高的效能,是以前頗受好評的產品線 Core M不止名稱代號類似,連效能表現也很類似,也讓人對Intel M系列更具信心 同場再加映個人很欣賞的DELL XPS 12 Ultrabook,厚度約為16mm左右 與T300 Chi厚度7.6~16.5mm做對比,記得Apple MacBook Air厚度為3~1.7mm更出色 不過個人手邊並無Apple MacBook,也只能提出一些數據做參考 ![]() PCMARK7 - 4360 ![]() 儲存裝置測試 SanDisk iSSD 128GB,只切割一個C:,也就是說所有可用空間都在C:中 在Windows 8.1與原廠軟體安裝後C:顯示總空間102GB,更新後可用空間約83GB 以下為C:效能測試 ATTO DISK Benchmark超過128K以上測試時就達到最高讀取480.4Mb/s,寫入325.8 MB/s CrystalDiskMark => Seq Read - 459.9 MB/s Write - 280.3 MB/s ![]() AS SSD Benchmark - 162 Seq Read - 427.24 MB/s Write - 269.14 MB/s 4K - 64Thrd Read - 29.27 MB/s Write - 8.64 MB/s ![]() 若以平板電腦主打輕薄的機構設計來看,iSSD確實擁有體積與效能上優勢 可惜在4K讀寫效能沒有太高,這也是造成AS SSD Benchmark分數不高的主因 不過還是比多數eMMC效能還高上許多,尤其是讀取與寫入效能已經接近不少主流SSD的規格 3D效能測試為Intel新一代HD Graphics 5300 3DMARK => 469 / 1835 / 3636 / 38314 ![]() StreetFighter IV Benchmark 1280 X 720 => 61.17 FPS ![]() 3DMARK以內建GPU的效能來看還算是不錯,與上一代HD4400互有高下 此回主打多媒體影像的表現能力,也就是對於4K影片的播放順暢度比起以往更為進步許多 溫度表現(室溫約23度) Windows桌面下待機時 - 34 ![]() CPU全速時 - 69~70 ![]() 以無風扇設計的機構,可以看出Core M 5Y71在2C4T全速時是以2.0GHz來運作 手摸筆電A面也只有溫溫的感覺,最高溫度約為69~70度,算是很不錯的溫度表現 此外值得提醒的一點,T300 Chi出廠BIOS有點偏舊,若沒更新全速只會以1.6GHz運作 將會影響到效能表現,建議使用者將T300 Chi更新到最新版本BIOS會較佳 耗電量測試 Windows桌面下待機時 - 5~6W ![]()
__________________
小弟Facebook粉絲團Windwithme WWM 風大,歡迎3C同好參觀指教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6,431
|
運作AIDA64讓CPU全速時 - 20~22W
![]() 效能再對照上方的耗電量表現,同時也使用Intel Core i7-4650U做相同測試 Core M 5Y71待機與全速為5~6W與20~22W,i7-4650U為9~10W與39~41W 發現到14nm製程優勢讓Core M 5Y71比上一代i7筆電有效降低50~100%的耗電量 電池續航力是以撥放影片實測,打開藍牙鍵盤連線後的狀況 開啟WiFi功能,50%螢幕亮度與36%音量,觀看一小時約剩81%總電力 觀看兩小時影片的總電力約61%,以此兩點推論大約可以觀賞近五小時的影片 ASUS Transformer Book T300 Chi高階版本總結 優點 1.外觀設計相當出色,金屬與磨砂質感的機身讓人印象深刻 2.Intel Core M-5Y71在效能、溫度、功耗上大幅提升2 in 1筆電競爭力 3.以如此輕薄的機身架構,雙聲道喇叭音質表現也相對出色 4.採用12.5吋 IPS多點觸控式面板與WQHD 2560x1440高解析度 5.內建128GB iSSD,出廠系統加預設軟體扣除後還有80幾GB以上可使用 6.Intel HD Graphics 5300對於4K影片的播放順暢度有明顯提升 7.Micro SD可擴充最高達128GB,並支援USB 3.0裝置 8.可拆式變形平板設計,對於閱讀或是影片使用模式更為方便 缺點 1.機身質感雖出色,但因為外殼會易沾粘指紋需要常常清潔 2.若使用平板模式的話,建議螢幕背面要有相機功能比較恰當 3.超薄機身設計讓USB或HDMI插槽要縮小,USB可用孔位偏少 4.觸控板左右按鍵的材質還有加強的空間 ![]() 效能比 ★★★★★★★★☆☆ 88/100 用料比 ★★★★★★★★☆☆ 82/100 規格比 ★★★★★★★★☆☆ 85/100 外觀比 ★★★★★★★★☆☆ 88/100 性價比 ★★★★★★★☆☆☆ 77/100 可以預見Intel Core M對於未來2 in 1筆電架構的設計會有不小的幫助 TDP僅有4.5W可採用無風扇被動式散熱設計,進而讓機身有機會更薄 而測試中Core M-5Y71在單核執行效能有著接近Core i7的實力 多工執行緒也同樣在i5以上與接近i7 2C4T的水準,再加上4K影片順暢度提升 對於3D效能也有超越上一代HD 4200,並與HD 4400互有高下的表現 雖然對中高階3D遊戲還是無法順暢運行,不過對輕薄筆電的效能又再跨進一步 T300 Chi在台灣共有三種價位,個人認為入門版本C/P值表現較為出色 而中高階版本應該是提供給對效能與螢幕解析度有更高需求的消費者 T300 Chi在追求薄型與外觀表現有著很不錯的優勢,若價位能再做些許下修會更好 未來應會有更多品牌會加入這樣的筆電市場競爭,也能讓價格與設計有更多的區分 相信對於2 in 1筆電市場,甚至於Ultrabook筆電市場皆能讓消費者有更多元化的選擇 ![]() 本文也發表在小弟的部落格WIND3C,歡迎3C同好參觀指教
__________________
小弟Facebook粉絲團Windwithme WWM 風大,歡迎3C同好參觀指教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