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r 2004 您的住址: 長沙
文章: 1,365
|
AMD高階市場只有挨打的份,最快2015第一季發表20nm Pirate Island
消息來源
NVIDIA GeForce GTX 980/970隆重發佈、讚譽無數,AMD的新卡又在哪裡呢? AMD不久前曾經發佈了採用閹割版Tonga Pro核心的R9 285,而完整版的Tonga XT R9 285X原本計劃九月底發佈,卻不幸傳來被臨時取消。 VR-Zone從可靠消息來源處證實,R9 285X確實已經正式終止,這意味著AMD在2014年第四季極有可能不會有任何新卡。 那麼傳說中的「海盜島」家族(Pirate Islands),也就是Radeon R300系列,何時才會到來呢? VR-Zone從另一消息來源處獲得消息稱,AMD最快會在2015年第一季推出新一代顯卡,快則春節前夕,慢則……那就說不準了,得看AMD如何重視這塊市場了,而且基本確定不會一次性全部推出,還是要一步步來。 根據先前消息,Radeon R300系列家族也有至少三個核心,包括高階的「百慕達」(Bermuda)、中階的「斐濟」(Fiji)、低階的「寶藏島」(Treasure Island),其中「斐濟」預計會在首發陣容中,可能會命名為Radeon R9 380系列。 據稱,Radeon R300系列將會採用20nm工藝製造,這確實有點意外。目前台積電的20nm產能幾乎被蘋果壟斷,導致其他客戶很難插手,高通都鬱悶不已。GPU顯卡以往經常是率先使用新工藝的,現在也不得不繼續沿用28nm,NVIDIA兩代麥克斯韋架構都是如此(Tegra先上),未來可能會跳過直上16nm。 如此看來,AMD是在等待台積電的工藝和產能?之前有曝料稱AMD下代高階卡的核心規模龐大,不得不上水冷散熱,看來必須得是新工藝才能制服。 「海盜島」是否會採用真正的GCN 2.0新架構還不得而知,推測I/O接口會有明顯提升。NVIDIA GTX 980/970已經率先支援HDMI 2.0,Intel明年的14nm Skylake都會導入,AMD自然不能繼續停留在HDMI 1.4,甚至還可能會將DisplayPort版本從1.2提升至剛剛發佈的1.3。 -- AMD真的要躺在床上讓NV隨便玩了
__________________
![]() Which one do you like to choose?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pr 2010
文章: 231
|
哇,居然要和蘋果搶20nm製程,那要有得等了。
TSMC的20nm製程因為種種因素,成本效益是低於28nm的,看來AMD是豁出去了。 如果效能不夠好或是產能不足以應付需求的話,可是會虧錢的。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文章: 246
|
只能說nvidia 970/980太殺
不知道哪裡來的外星科技 效能比上代提升外功耗卻大大下降 價格也很美麗 290X市場定位瞬間尷尬起來... 不知道要拿甚麼跟970/980打拼 AMD新卡還要等明年第一季以後 那就真的慘了 真是任人宰割,無還手之力啊!!!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00
文章: 720
|
降低功耗的同時也代表mobile有機會塞進更強大的GPU
吃到更多市場 下一代的980M/970M也很有看頭
__________________
台灣限定版:A12FX的殘酷事實真相! 台灣限定A12FX與對岸112XL之差異=噪音實際測試篇 Creative ZxR + sub 250 MC + MC15 |
![]() |
![]() |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3
文章: 804
|
引用:
N社在TEGRA K1的技術, 果然有部分成效顯示在桌上型GPU, 明年應該會推出更讓人跌破眼鏡的效能顯卡, 不過TEGRA自己卻是跌跌撞撞......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551
|
我猜用AMD要用20nm是假消息
之前NV Maxwell也多次傳出要用20nm的消息 結果還是留在28nm 再加上台積電28nm轉進20nm的效益不大 耗電降的不多 投產價格又比28nm高 台積電20nm沒擴產 直接轉進16nm研發 打算提前量產16nm AMD這家小公司也搶不過apple 真的用20nm的話 高階卡用20nm 中低階留在28nm, 40nm的可能性較高 以前就發生過新一代中階卡有舊一代高階卡的效能 像是8600GT跟7900GS HD4670跟HD3850 反而是後來的世代更新所增進的效率不高 沒有什麼外星科技 是恢復往常水準 這次Maxwell跟哥哥Kepler學習 一個架構賣兩個世代 先丟中階的104出來 之後再丟高階的110出來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4 您的住址: 北平西路3號
文章: 4,614
|
下個月的960應該能電爆285
很期待從現在的65 VS 35打成7比3 AMD好像什麼都想做,但都做不太起來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n 2013
文章: 416
|
引用:
看什麼角度看事情吧 沒AMD的話 NV的卡效能應該目前一半 價格卻是2倍 台灣教育總把第一名以外的當垃圾看? 此文章於 2014-09-25 07:21 PM 被 vampire 編輯.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11
文章: 23
|
明年不是有16nm新製程?
該不會又被阿婆的A9包下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0 您的住址: 約束の地
文章: 1,770
|
引用:
我覺得 應該說是Kepler架構經過二年多時間的驗證和修改 才造就出Maxwell這樣的表現 Tegra K1的GPU還是維持Kepler架構 從上上代的Fermi->Kepler 發展方向開始朝向塞入大量的流處理器(SP數直接追上AMD) 但是後來NV也發現到 這樣流處理器利用效率低下 在Maxwell架構時,提高CUDA流處理器的效率,壓低電晶體規模 這篇文章可以參考: http://www.mcplive.cn/index.php/art...13896/viewall/1 相對於Tegra K1 用上Maxwell架構的Erista更讓人期待 此文章於 2014-09-25 08:26 PM 被 Technology 編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