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顯示卡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和平之月
Major Member
 
和平之月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10
文章: 134
過年假期打電動良伴,EVGA GTX770 測試心得分享

過年假期打電動良伴,EVGA GTX770 測試心得分享


前言:


買了GTX 760之後,朋友又跟我說有張GTX 770要不要體驗看看?讓你親自體驗了解為什麼NVIDIA把770以下的顯示卡都歸類在中階的原因是啥?雖然產品型號如此接近。而且牌子還是我相當感興趣的品牌,來自美國的EVGA。因此我當然是點頭稱好囉。老實說最近電腦零組件市場變化很大,許多人組電腦的預算都分配給了新出的手機跟平板,而且也有許多人把工作跟娛樂的重心擺在那上面,讓整個DIY景氣都低落了下來。也有人喊出說電腦已死,移動式智慧型裝置才是未來的重心。其實這些我都同意,不過對我來說,家裡沒有電腦還是不行的,工作上修圖或者剪接影片、玩高檔遊戲,手機跟平板目前都做不到,不光是系統不同的問題,而是整個軟硬體都不是同一個層面的事情。所以電腦DIY市場以後可能兩極化會越來越嚴重,一種就是走高階電腦設定,另外一種就是純粹文書或者影音播放機,也因此顯示卡這個裝置,未來可能就是喜歡電腦遊戲的玩家們才會真正掏腰包購買的產品了。



EVGA前一陣子網羅了相當知名的超頻選手Vincent(Kingpin,就是做LN2砲量產的美國超頻好手)替EVGA操刀跑世界紀錄,也提供許多超頻的知識在產品開發上面,所以EVGA的主機板跟顯示卡,有著不同於三大廠的風味,像是這款GTX 770,就有將近六種不同的版本,我借到的這一張,是時脈次高的4GB Dual Classified ACX散熱器,可說是相當頂級的設定。



同樣這次NVIDIA買顯示卡送遊戲的活動,EVGA GTX770也有參與,而我上一篇有提到760是送兩款,刺客教條4:黑旗以及湯姆克蘭西的黑名單,而770以上的型號,就是在多送了一款蝙蝠俠:阿卡漢起源的一款新遊戲。


規格及特色:



這款可說是為了超頻而生的顯示卡,除了EVGA已經超過時脈的GTX 770核心以外,還搭載了雙BIOS避免BIOS刷掛的救援系統,以及EVGA當家的ACX散熱器,另外為了高解析度更為順暢,還裝了4GB的GDDR5的VRAM,用料上比一般的同級顯示卡更高檔。



EVGA另外一個特色是可以直接原廠購物以及直接原廠保固,也就是不需要透過代理商保固。



還送一張大海報以及貼紙,不過這種海報不太對我的胃口就是了XD。



EVGA的配件也不是用個便宜塑膠袋包著,裡面兩條電源轉接線以及DVI轉D-SUB接頭都是用防靜電包裝。而且還另外附有BIOS說明書跟多一條導熱膠條也是首見。



雙BIOS有兩種版本,針對770以上的以及760各有不同的配置跟切換方法。



PWM的導熱膠條還貼心附上一個預備的,如果你覺得ACX散熱器不好想要換第三方的散熱器,這個導熱膠條就可以配上用場了。



顯示卡本體用泡棉完全包覆。



打開後的包裝也是將顯卡放置於靜電袋中。



顯卡拿在手上感覺超有分量的,而且體積也不小,ACX散熱器到底加了什麼料,等等一併打開檢查。



顯卡本身是28cm的長卡等級。



輸出介面完整,有Display Port、HDMI、DVI-I以及DVI-D。



也支援多卡串聯SLI,這些介面端子都有保護蓋保護著。



背面可以看到它的部分用料,4GB的VRAM有一半被放置在PCB後方。



供電採用雙8P PCIE供電,根據EVGA官方的資料,這張卡全速運轉時最大吃電可達250W,因此建議的電源供應器瓦數最小不得低於600W。



顯示卡加散熱器有將近1.2KG重XD。



接著就是將顯示卡拆解,光是後方螺絲就快18顆之多。



散熱器的導管總共有六根,銅鍍鎳與散熱器葉片還有底座呈現一體的顏色,其中四跟導熱管相當粗,應該是8mm的粗細,五根導熱管直接將熱流快速導向到葉片經由前方風扇吸進來的冷空氣往顯示卡前方排出。


前方由兩顆9cm九葉片的風扇負責把冷空氣壓進來。



散熱器本體重,所以PCB板子需要強化固定,整張板子都有強化鋁板固定,一方面也可以把導熱膠透過鋁片加速導熱。



前方顯卡I/O介面端子也有包覆起來隔離干擾。



總共14相的PWM加上LOW-ESR電感,而顯卡盒子裡面另外付的導熱膠就是給這些電感使用的。



顯示卡的記憶體採用SKHynix的GDDR5,型號是H5GQ2H24AFR-R2C,是運作時脈最高的3.5GHz,最大資料頻寬可達7.0Gbps/pin。



板材上半部是空的,可見這張EVGA是為了後方的電容以及電感的配置才刻意將板子Lay成這樣以配合料件的擺放,但也有很多好處,元件太過緊密對散熱也不好,而且還可能互相干擾。



雙BIOS的切換開關就在這邊,若是一個BIOS不幸刷掛了,還有第二顆可以救援。



運作時會有白光的LED電源指示燈,亮度還滿搶眼的。


軟體介紹:



EVGA不只做硬體,為了更有效率更直接的超頻,也把許多顯示卡專用的軟體給包了進來,寫了幾套非常有用且UI漂亮的軟體,這是上次有介紹過的PRECISION X,也是免費下載的。



而這次我發現多了一款新的軟體,稱為OC SCANNER,它包含了GPU-Z,以及燒顯示卡用的Furmark的燒機軟體,同時它也內建了RIVA Tuner的Service版本,一套軟體就包含了這幾款最實用常見的顯卡軟體。



然後若是你主機板有內建藍芽功能,還可以透過PRECISION X軟體加上藍芽與手機APP連線,可以透過手機即時修改超頻頻率,目前僅支援Android的OS系統,但因為我主機板沒有藍芽也不是用WIFI連線,所以這部分就無法測試。


遊戲實測:


接下來總是要驗證一下它的實力到哪裡,面對這幾款特效全開的新遊戲大作可否吃的開呢?這款NV-Z,它的資訊像是整合了GPU-Z第一頁以及第二頁的溫度表,只要一頁就可以瀏覽全部資訊,非常的方便,主機是採用I5-4670K不超頻,顯示卡也維持EVGA原廠設定先來體驗一下遊戲以及測試。



首先是3DMARK,三個場景分別是ICE STORM的103393分,CLOUD GATE的13924分,FIRE STRIKE的6604分。



Unigine Valley Benchmark,特效全開,1920x1080的8xAA反鋸齒設定,平均FPS可以達到46.6張。



Unigine Heaven Benchmark 4.0,同樣的設定平均可達35.9張。



太空戰士XIV的測試程式,特效最高可達12113分。



髒話連篇的Sleeping Dog內建測試程式,全特效最大平均有48.8張。



實際進入遊戲也差不多就是4x張的FPS表現,特效全開的表現更是像親自到香港一般。



再來是刺客教條-黑旗的部分,距離上次測試GTX 760之後,遊戲進度又往前推進了一些,不過我們一樣先從一開始的海戰測試。



設定的部分,全部最高,以1920x1200解析度為主。



海戰部分,GTX 760大約是3X張,不過EVGA GTX 770就可以在5X張的FPS,果然與GTX 760差異還滿大的。



這款遊戲比較吃操作指令的部分,有時候我常常因為不知道怎麼爬來爬去而卡住進度~_~,但劇情相當有趣,果然是評價非常高的一款遊戲,夠我年假殺時間用了。



再來是贈送遊戲的第二套,黑名單,這款遊戲的操作方法我也摸清楚了,它的殺敵方法主要還是像刺客教條這樣暗殺才是高分的地方。




接著是特效與解析度設定的部分,同樣的全部開到最高就對了。



進行第一個任務安全屋時,大部分的FPS都在4x到6x之間,像是這個被子彈打到出現受傷畫面時,會以血跡的表現手法提醒你快閃,這裡會比較吃重顯示卡的運算,因此平均在5x張左右。



結果第一個任務最吃重顯示卡的部分反而是過場動畫(!?),這是尾聲的部分,過完這個動畫任務也結束了,這裡的動畫FPS大約40張左右。



再來則是這套新贈送的蝙蝠俠:阿卡漢起源,這個遊戲其實個人不是挺為喜愛,它幾乎每個場景都是偏向強制過場帶劇情的模式,打的不是很痛快,而且遊戲開發者非常喜歡Bullet Time這個慢動作過場,只要是蝙蝠俠打出的Finish,就一定是慢動作。



遊戲設定的部分,我先把PhysX關閉了,其他都開到最大。



打鬥的操作方式很像是為了遊樂器手把而設計的,但又不像無雙系列可以打個爽,小兵通常都是兩三隻解決完就要進下一個場景,平均大約都是8X張的FPS。



邊打邊帶劇情。



還會紀錄COMBO數,在每場打完之後會總結你的格鬥分數。



之後就是BF4了,上次測試太緊張很多圖都沒抓成功,這次就啟用修改器,把子彈生命改無限的來試試看。GTX 760在同樣場景中只有3X表現,但770就可以達到50張FPS。



我就這樣一路玩到破關了,整場裡面最低FPS的畫面出現在這裡,有許多火焰然後要開車送同伴去急救的場景。這裡最低是35張。



然後這個遊戲聽說被中國要列為禁賣管制遊戲,原因就是這次的主戰場就是在上海,而中國將軍是反派。因此這裡有許多中文字出現的畫面,而劇中的中國人配音,反而都講英文多,中文聽起來非常不順耳lol。



這款遊戲的美工實在很驚人,我玩著玩著都會手心出汗,即使是已經無敵狀態這樣,有許多畫面跟特效看起來就快跟真實的沒兩樣了,這個場景是在纜車上被直升機掃射,然後一瞬間纜車的一邊繩索斷裂,大家就飛起來了XD。



最後的場景就是要把C4炸彈給誰去犧牲引爆敵船,不管給誰結局都一樣,只是獲得的狗牌不一樣而已。


運作溫度測試:



因為OC SCANNER有內建的Furmark就不另外下載了,採用這款燒機來測試。



解析度1600x1200視窗模式,4XMSAA反鋸齒,室溫約17度,顯示卡裝機殼內,燒機約半小時得到最高大約79度,ACX散熱器在面對這樣巨獸全速還可以壓在80度以下的確有它的實力。


超頻測試:



原廠都已經把時脈弄到1150MHz了,這已經是相當高的時脈,不過原廠一定有留一手,而且這款Classified版本也很好調電壓,根本是為了上LN2而開發出來的超頻顯示卡。所以就想來試試看風冷之下大約可以超到多少?我大概調整了一下Precision X的核心時脈以及電壓,提升到了1254MHz的時脈。



然後執行了3DMARK測試,三個場景的分數都比為超頻之前要高,但風冷差不多就是這樣子了,在高一點的時脈就需要極致冷卻跟超高電壓來達成,也可以證明這張EVGA GTX 770體質相當好。


結論:打電動順暢是基本,極限超頻才是它的本命


就像前言所說的,現在電腦DIY市場景氣低迷,相對的前幾年風行的極限超頻運動現在也是少數人在玩的粗本遊戲,很多人現在電腦的運算能力已經足敷使用,根本就不需要在增加電費的情況下去把CPU或者顯卡在進行超頻使用。不過這張EVGA GTX 770的確是具有這樣的潛力,玩這些電玩大作一點都難不倒它,除此之外更是一張挑戰超頻極限的潛力產品,如果你是個喜歡超頻挑戰分數的玩家,更是不能錯過它,但相對的這張顯示卡的價格不斐,的確是適合頂級玩家的高階顯示卡,雖然看著想玩的遊戲跑得更順暢,但自己已經入手GTX 760了,所以這張卡還是會歸還給朋友啦。這篇文章也是2014年自己首篇測試文就獻給這張高階顯卡囉,祝各位2014新年快樂。
     
      
舊 2014-01-01, 01:25 A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和平之月離線中  
悠遊網客
Golden Member
 
悠遊網客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1
文章: 3,287
謝謝和平之月兄分享測試心得.
老實說,4G VRAM根本不夠用.
我現在的顯卡效能還堪用,在8G VRAM的顯卡問世之前,不會想換卡.
 
舊 2014-01-05, 06:07 P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悠遊網客離線中  
FD3STYPER
Master Member
 
FD3STYPE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3
您的住址: 無苦庵
文章: 1,943
很棒的開箱, 不過幾個勘誤,

1. ESR, Equivalent Series Resistance, 等效串聯電阻,
為電容特有的電氣特性, 因電容內阻等於跟電容串聯.

2. 電感看DCR, 直流內阻, 越低越好.

3. 電感會熱, 熱了也會改變電感本身磁導率跟電氣特性, 不過通常這種VRM專用電感的耐電流都有40A up, 工作溫度都125度C. 但是電感不散熱, 任何可能具有導磁率的金屬或是非金屬摸到電感都可能導致電感感值偏差, 進而影響PWM運作, 通常下場是感值錯誤崩潰後無感抗, 大電流直衝MOS FET造成燒毀. 真的要讓電感散熱是設計時就作到類似鰭片的本體.

4. 要散熱的是那個金屬表面的MOS FET.
__________________


10年
舊 2014-01-09, 01:03 PM #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D3STYPER離線中  
RAMSA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彰化
文章: 689
引用:
作者FD3STYPER
很棒的開箱, 不過幾個勘誤,

1. ESR, Equivalent Series Resistance, 等效串聯電阻,
為電容特有的電氣特性, 因電容內阻等於跟電容串聯.

2. 電感看DCR, 直流內阻, 越低越好.

3. 電感會熱, 熱了也會改變電感本身磁導率跟電氣特性, 不過通常這種VRM專用電感的耐電流都有40A up, 工作溫度都125度C. 但是電感不散熱, 任何可能具有導磁率的金屬或是非金屬摸到電感都可能導致電感感值偏差, 進而影響PWM運作, 通常下場是感值錯誤崩潰後無感抗, 大電流直衝MOS FET造成燒毀. 真的要讓電感散熱是設計時就作到類似鰭片的本體.

4. 要散熱的是那個金屬表面的MOS FET.

營長你一定要這麼專業嗎?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14-01-09, 06:42 P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AMSA離線中  
z..
Master Member
 
z..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8
您的住址: 演一圈 (誤~
文章: 2,447
引用:
作者悠遊網客
謝謝和平之月兄分享測試心得.
老實說,4G VRAM根本不夠用.
我現在的顯卡效能還堪用,在8G VRAM的顯卡問世之前,不會想換卡.


認真來說,如果照現在遊戲的發展,不管是多少G的記憶體容量都會不夠用,只要大量塞滿貼圖材質,或是把MOD全套用,就能搞死一堆卡


引用:
作者FD3STYPER
很棒的開箱, 不過幾個勘誤,

1. ESR, Equivalent Series Resistance, 等效串聯電阻,
為電容特有的電氣特性, 因電容內阻等於跟電容串聯.

2. 電感看DCR, 直流內阻, 越低越好.

3. 電感會熱, 熱了也會改變電感本身磁導率跟電氣特性, 不過通常這種VRM專用電感的耐電流都有40A up, 工作溫度都125度C. 但是電感不散熱, 任何可能具有導磁率的金屬或是非金屬摸到電感都可能導致電感感值偏差, 進而影響PWM運作, 通常下場是感值錯誤崩潰後無感抗, 大電流直衝MOS FET造成燒毀. 真的要讓電感散熱是設計時就作到類似鰭片的本體.

4. 要散熱的是那個金屬表面的MOS FET.


我推燒毀這兩個字,其他沒意見



----------------
然後想問和平之月,那麼請問哪裡有得買呢?
舊 2014-01-09, 07:22 PM #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z..離線中  
kiki-yuan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Taiwan-Taipei
文章: 1,813
感謝分享. 很詳細很棒的測試文.
記憶體到4GB還不夠用,那大概只能買Titan了或是專業繪圖卡囉!
__________________
石頭也要榨出油來......
舊 2014-01-10, 10:13 AM #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iki-yuan離線中  
luke929
Master Member
 
luke929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2,195
要說4GB玩目前的遊戲還不夠是有點誇張了
Skyrim就算你有辦法把mod裝到顯示卡4GB記憶體都不夠,在顯示卡先受不了之前,Skyrim大概就先受不了當掉跳回桌面了,不實際
舊 2014-01-10, 12:37 PM #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uke929離線中  
悠遊網客
Golden Member
 
悠遊網客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1
文章: 3,287
引用:
作者luke929
要說4GB玩目前的遊戲還不夠是有點誇張了
Skyrim就算你有辦法把mod裝到顯示卡4GB記憶體都不夠,在顯示卡先受不了之前,Skyrim大概就先受不了當掉跳回桌面了,不實際

印象中看過香港網友用Titan測試,Skyrim一年多前的民間4k材質包,需求超過4G的記憶體,但是Skyrim好像有限制VRAM的占用量,無法超過4G.
舊 2014-01-10, 11:04 PM #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悠遊網客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08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