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滑過
這時就是主觀認定『是不是有效』了
放假前問了小主管,似乎是要有效才算,但是要花大錢的話能算有效嗎?(提昇了產能但是成本大幅增加,而增加的設備又是專用機型,客戶一旦砍單就死了)
只是生產規模這麼小,能改的地方也有限
一個月3件,一年就36件
如果你知道你的產線有36個地方要改
那你會不會覺得當初設計製程的人是白痴?
|
15%是指什麼樣的指標?是指FPY還是QC的FR?
通常KPI會這樣開的主管多半只是不想讓製工跟品管沒事幹居多
提案跟真的導入那是兩碼事,涉及製造成本增加的根本就不會被採納
反正主管要看提案就用5M1E長篇大論一下,人機物法環每一項掰出
一個改善建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