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奶油銓
您如果問說,
(1+100)+(2+99)+...... 這個加法算式寫成乘式該怎麼寫才對, 我會覺得要寫你文章裡面寫的那種,因為小二的課程在學這個。
拿交換律來講的,直接請問他 : 沒有先定義乘法,哪來的交換律 ? 有好多種 "乘法" 沒交換律,為什麼? 因為定義使然。
附上計量單位來講的,也可以請問他 : 到底您覺得要計算買 12 隻8元 的筆一共要花多少錢 ? 該用哪種加法來算 ? 再來看那種加法定義上是寫成哪種乘法就好。
並沒有規定說,只能有一種算法是對的,就像您舉出的部編版課本,裡面就有一題是寫 3x4 或 4x3 都可以的情況,但這根本就不是因為有交換律才導致的結果。而是因為採用的加法方式不同,才導致的。但這一題真的也可以這樣看嗎 ? 我個人是懷疑,至少我沒有看到有什麼說法讓我相信說買12隻8元的筆,該用12+12+12+12+12+12+12+12 這種加法算式。
小二的數學,就是用小二的方式...
|
剛才去找了國小數學的課綱(100年實施)
http://teach.eje.edu.tw/data/files/class_rules/math.pdf
關於我們在討論的問題,恰好在57、58這兩頁有提到
再強調一次,關於您對乘法是由連加而來的見解,我完全認同
但那是在教學上
而在紙筆測驗的題目,除非要求學生在考卷上詳細寫出思考過程,否則不會有那種找學生來問的情形
試想,這若是數學競試或是聯考的題目,閱卷老師有可能去找學生來問嗎
所以以這個題目來講,閱卷老師只有打勾打叉兩種選擇,更何況這一題還是選擇題
這也是我一直說,問題是出在這個「問題」出得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