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老鬼
但是你的吐糟未必能成功,
今天我說有一個人邏輯考試十題全對,考100分考的真好,可見他邏輯真不錯
你說好個屁呀,明明就有一題錯的很離譜,憑什麼說他邏輯好?
那我只能說,錯了一題了不起算90分,他仍然算是考的很好,就結果來說並沒有任何改變呀
至於你的後半段,我想
你還是沒聽懂,他能推論三人必是美女,當然會有其它的原因來當成理由
當然不可能是三個走過來只要是女人,人家都會說他是美女
所以到底三個人為什麼會做相同的推論,要看推論的理由是什麼,才能做評判
所以結論的重點仍在還是在於,三件事能不能找的到相同的元素
而這是不是真的相同,還是我唬爛的,才是討論的重點,而不是你說不相等就不相等
反過來說我也不可能隨便抓三件事就,就硬拉在一起
如果你真的說我硬拉也可以,那就來討論我所謂相同的元素是什麼
這才有討論的價值
|
吐槽非常成功,是你不懂,或是嘴硬不承認而已.
因為在一個錯誤的基礎上做推論,當然得到的結果就會是錯的.
還記得這位仁兄把什麼當作立論基礎嗎?
我提醒你一下,他的立論基礎在於[李明依覺得有一父一母的家庭
才能收養子女].
如果這個基礎是對的,那麼他的推論{[現行無婚姻可單獨收養子女]和[僅有一父或是僅有一母即可收養]的法律應該廢除}以及[無婚姻狀態所生之非婚生子女(單親媽媽)其子女應該交由社會機構強制收容,等待有正常一父一母的家庭來收養]才會成立.
問題是,李明依並非說的是[一父一母的家庭
才能收養子女],該仁兄的邏輯推論當然是錯的.
再回到你原本的問題:
是不是都是美女,其實是主觀的,但普羅大眾至少會有一些大致相同的標準,例如眼睛大,鼻子挺,皮膚好,身材優.....等.
置換成此例子,李明依說的是[鼻子挺比較會是美女].
但該仁兄卻把李明依的話翻譯成[只有鼻子挺,
才能叫作美女],所以推論出只要鼻子不挺的,都不是美女,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嗎?
這邏輯還不夠差嗎?
如果講得這麼白,你還看不出為何我說這位仁兄邏輯差,那我真的救不了你了,就讓你終生不識太行山吧!
教他俗子終生不識太行山
(第一版本:文言文版)
昔有書生攜一僕入太行山,僕見道上碑字,誤讀曰太形山,書生笑曰:「杭也,非形也。」僕固爭久之,因曰:「前途遇識者,請質之,負者罰一貫錢。」行數里,見一學究授童子書,書生因進問,且告以故,學究曰:「太形也。」僕大叫笑,乞所負錢,書生不得已與之。然終不釋,即別去數十步,復返謂學究曰:「向為公解事者,何錯謬如是?」學究曰:「寧可負使公失一貫錢,教他俗子終生不識太行山。」
出自:袁宏道 著,〈題陳山人山水卷〉,《袁宏道集箋校》
(第二版本:白話文改編版)<---這是因應你的中文程度,特別為你找的版本
兩秀才進城赴考。走到一山下,山頂刻著「大行山」三個大字。(註:「大行」山音「太杭」而非「大形」)。
秀才甲說:此行已到「太杭」山。
路旁一村漢聽了笑說:這是「大形」山不是「太杭」山。
秀才甲說: 老兄有所不知, 「大行」兩字用於山名應唸「太杭」而非「大形」。
村漢說: 胡扯, 我們土生土長。雖沒讀書都認得這簡單三個字, 虧你還是個秀才。
秀才甲有理說不清只好問秀才乙: 兄台請問大行山究竟該怎麼唸?
秀才乙說: 唸「大形」山。
村漢聽了洋洋得意揚長而去,臨走前還消遣秀才甲:幹X娘,真是個無能秀才!
被無能的秀才甲大惑不解,問秀才乙: 兄台明明識得大行山何以不明說?
秀才乙說: 何須與匹夫虛耗? 就讓他終生不識大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