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注音符號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3...%AC%A6%E8%99%9F
舊稱注音字母,
以章太炎的記音字母作藍本的漢字標音符號,
1912年由中華民國教育部制定、1918年正式發佈。
注音符號經過百年演變,
現有37個(聲母21個,韻母16個),
目前仍舊為台灣漢字的重要拼讀工具,
小學語文教育必修內容;
中國大陸自1958年推行漢語拼音方案後停止使用,
只在主要漢語字典工具書保留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
於1980年代期間,
台灣與香港的交流日趨頻繁,
而當時網際網路並不流行,
訊息流通不如今日便捷,
加上香港的中文科基礎教育,
向來缺乏「拼音」的概念;
曾經有一個誤會,
是香港人誤以為「注音符號」是日文,
更有「台灣書運往日本印刷,
所以加上日文」的誤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