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carbocation2013
negative language??對照樓主的文看起來格外諷刺 
|
呵呵
--------------
我想,大家講的有兩個重點:
1.語言重在「能」溝通就好, 瞭解意思為重.不必太在乎表現的形式
→沒錯, 看得懂的人當然知道negative language 是native language; vodga 是vodka; wisky是whisky; branch是brunch; fu其實是要講feeling不是真的要草泥馬.
這些由前後文都可以推測出來
不過, 語言的變遷就是口耳相傳而來的
撇開一些拼錯、誤寫、漏寫不談
「fu」這個被廣泛使用的「台灣文化衍生英文」
(最近剛好看到幾本漫畫內頁文直接就這樣用了),
難保哪天你的小孩問你「"感覺"的英文怎麼拼啊?」
你可能不加思索的就說:「fu」啊!
2.要求自己都來不及了, 還去要求別人; 還有「有沒有資格」的問題
→這句話很實在. 拿來送我, 我也很無私的分享回去

(大家就不用在意誰先後次序的問題了, 小弟也盡量多要求自己少要求別人).
此外, google很方便也很貼心, 打錯字還會提醒你
「您是不是要查: whisky」
硬要說「有沒有資格」的話, 我想只剩每個人都要接受的九年國教的英文老師有資格要求了. 那我們難道都要停留在國中程度嗎?
「fu」這台灣化英文或許會退燒, 或許像我講的, 以後直接取代feeling這個字.
要擁抱「fu」這文化的人, 我只能說「請慎用」.
而小弟在下, 還是寧願做一個比較精準的人
感謝TIM大等人的回文分享, 批評指教
希望大家英文都能純熟靈活運用且無窒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