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這一題,8×12答成12×8當然錯!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31410)

referee_c 2013-11-28 03:14 PM

引用:
作者神騎士
ok 它是無理數  看吧你知道的
你不是說你那種算法才是對的算法嗎?
我有說其它算法不是對的算法嗎?
其實我是在挑戰 8x12 對 但 12X8 不對的人

你的方法行?  拜託不要讓我笑

新題目:一盒鉛筆有65^(1/2)支,,總共幾打?

你倒是一打一打數給我看看呀!

發現你的問題沒有?

是你自己要把鉛筆分成8個part,我可沒有要分,我幹嘛數幾打?
你真的知道你在回什麼嗎?

你的題目是除法,答案就是[65^(1/2)/12]打,這只要不是智能有問題的話,應該都會知道的,怎麼你還問?
難道,你是要告訴大家,你的智能有問題嗎?:D

Toluba 2013-11-28 03:30 PM

引用:
作者神騎士
一元它自己

好吧  我寫法不好

A鉛筆八元=f1+f2+...f8
f1:第一元  f2:第二元

f1,f2,f3....是屬於鉛筆還是金錢!?
你是要用錢買鉛筆還是只是想換零錢?

你是不是有點走火入魔了?

要不你再重新寫一次完整的算式,來解釋一下你的解法

LALALOVE 2013-11-28 03:35 PM

引用:
作者奶油銓
您如果問說,

(1+100)+(2+99)+...... 這個加法算式寫成乘式該怎麼寫才對, 我會覺得要寫你文章裡面寫的那種,因為小二的課程在學這個。

拿交換律來講的,直接請問他 : 沒有先定義乘法,哪來的交換律 ? 有好多種 "乘法" 沒交換律,為什麼? 因為定義使然。

附上計量單位來講的,也可以請問他 : 到底您覺得要計算買 12 隻8元 的筆一共要花多少錢 ? 該用哪種加法來算 ? 再來看那種加法定義上是寫成哪種乘法就好。

並沒有規定說,只能有一種算法是對的,就像您舉出的部編版課本,裡面就有一題是寫 3x4 或 4x3 都可以的情況,但這根本就不是因為有交換律才導致的結果。而是因為採用的加法方式不同,才導致的。但這一題真的也可以這樣看嗎 ? 我個人是懷疑,至少我沒有看到有什麼說法讓我相信說買12隻8元的筆,該用12+12+12+12+12+12+12+12 這種加法算式。

小二的數學,就是用小二的方式...

我的想法是,「一打鉛筆12枝,每枝8元,共要付多少錢?」這個題目如果出在大學或給社會人士寫的考卷裡,回答 12x8 算不算錯?

這棟樓裡很多網友強調這是小二的題目,但數學就是數學,不會因為小二學生作答或是大人作答就有不同的答案

實際上絕大多數的小二老師也都是用8+8+8+8+8+8+8+8+8+8+8+8=8x12來教學生,但在出題目的時候,命題老師要注意出題的方式

舉例來講,國小沒有教負數,所以老師會跟學生說5減8沒辦法算,頂多再跟學生補充說,負數到國中就會教了

但如果有個老師在月考時出了一題「15.8 - 30.5 = ?」,那我們應該跟學生說答案是-14.7,還是此題無解

再舉個例子來說,一圓的半徑為10,則其面積為100π,但國小還沒教π,都是用3.14來計算,所以現在的老師在出題要學生算圓周長或圓面積時,都會附註以3.14為圓周率,然後題目會問圓周長或圓面積「大約是多少」

也就是說,老師出題時要適當地以題目包裝他所要考的概念,不能讓題目出現類似此題的爭議

其實這個題目如果要避開爭議,命題老師可以這樣出

一打鉛筆12枝,每枝8元,共要付多少錢?(1)請以加法計算 (2)請將第(1)題的算式改寫成乘法

這樣不是既能考出老師想考的觀念,又能避開爭議嗎?

當然,上面的講法都是基於「一打鉛筆12枝,每枝8元,共要付多少錢?」可以寫成 12x8 做計算的基礎上,如果您不認同這個基礎,那上面的說法就沒有意義了

idemon.. 2013-11-28 03:38 PM

引用:
作者奶油銓
我不會覺得自己很天真,因為從簡單的地方就知道大家的想法是什麼了。

抱持著答案一樣就好了,算式沒那麼重要的,再怎麼跟他解釋算式背後代表的意義不同時,也沒有用,反正生活中又用不著,答案對就好了。

但是就我來講,我們寫出去的文章,如果沒有滿足這些基本的規範,直接editor 就打槍了,好比說,如果我投稿的文章中,

(a+b)^2 = a^2+2ab+b^2 手殘打成 (a+b)^2 = a^2+ab2+b^2

直接退稿 !

各行各業各種學問都有基本規範,與慣用法在那邊,尤其是人為規定的東西更加明顯。當然考小二的朋友要不要規定這麼嚴格是一回事,但是寫教科書的人,或是上課的老師也用那種隨隨便便的態度在教導下一代,就非常的不應該


最嚴謹的方式、即使是「數學式」證明 3x4 <> 4x3
這在任何專業科目開頭的證明算式都一樣、用數學式去證明

而不是用習慣二字帶過、這種才是最不負責任的搞法
至於扯到什麼各行各業∼∼你有這麼熟嗎?
你以上回那個自以為 V = I R 為習慣用法論不就被我打臉了

我翻電子學、電路學的濾波器標準式
二本書二種表示方式、也沒見人退稿(看不懂只代表觀念不清)

另外我非常討厭習慣二字、因為當你切入不熟悉的專業科目有時這玩意會整死人


發現這上面的算式有什麼問題了嗎?
前式什麼單位都沒有、突然就冒出個600度
而且此式前面算式數字算出來也不是600、搞了老半天才發現這是徑度
也不標明直接就轉角度∼只能說他媽的訐

神騎士 2013-11-28 03:45 PM

引用:
作者Toluba
f1,f2,f3....是屬於鉛筆還是金錢!?
你是要用錢買鉛筆還是只是想換零錢?

你是不是有點走火入魔了?

要不你再重新寫一次完整的算式,來解釋一下你的解法


一支鉛筆8元
8元是怎麼出現的 是從一元,兩元,三元 一直算到第八元

一支鉛筆”價值”八元可以看成(f1+f2+。。。f8)
f1:第一元  f2:第二元 ...

現有鉛筆12支 共多少價值?
可以看成12(f1) + 12 (f2) +...12(f8)
數學恆等式  (自己)等於(自己)
無論是第幾個一元  價值都是1元

推出 12元+12元+12元+12元+12元+12元+12元+12元=96元

于謙 2013-11-28 03:57 PM

當沒單位時8X12永遠等於12X8,有單位時就不一定,這有邏輯上的解讀...

8元X12支=12支X8元 ,但8元X12支不等於12元X8支,在應用題解答上

不寫單位時,8X12不一定等於12X8


這種簡單的邏輯有什麼好吵 :jolin:

 


 

Toluba 2013-11-28 04:00 PM

引用:
作者神騎士
一支鉛筆8元
8元是怎麼出現的 是從一元,兩元,三元 一直算到第八元

一支鉛筆”價值”八元可以看成(f1+f2+。。。f8)
f1:第一元  f2:第二元 ...

現有鉛筆12支 共多少價值?
可以看成12(f1) + 12 (f2) +...12(f8)
數學恆等式  (自己)等於(自己)
無論是第幾個一元  價值都是1元

推出 12元+12元+12元+12元+12元+12元+12元+12元=96元

沒有列式解釋12是怎麼來的,算式不完整,退回重寫

神騎士 2013-11-28 04:07 PM

引用:
作者Toluba
沒有列式解釋12是怎麼來的,算式不完整,退回重寫


1支鉛筆價值=(f1+f2+f3+...+f8)  
12支鉛筆價值=(f1+f2+f3+...+f8)+ 11次(f1+f2+f3+...+f8)   
=12(f1)+12(f2)+...+12(f8)  

奶油銓 2013-11-28 04:07 PM

引用:
作者idemon..
最嚴謹的方式、即使是「數學式」證明 3x4 <> 4x3
這在任何專業科目開頭的證明算式都一樣、用數學式去證明

而不是用習慣二字帶過、這種才是最不負責任的搞法
至於扯到什麼各行各業∼∼你有這麼熟嗎?
你以上回那個自以為 V = I R 為習慣用法論不就被我打臉了

我翻電子學、電路學的濾波器標準式
二本書二種表示方式、也沒見人退稿(看不懂只代表觀念不清)

另外我非常討厭習慣二字、因為當你切入不熟悉的專業科目有時這玩意會整死人
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792/..._ba77d6b6fe.jpg

發現這上面的算式有什麼問題了嗎?
前式什麼單位都沒有、突然就冒出個600度
而且此式前面算式數字算出來也不是600、搞了老半天才發現這是徑度
也不標明直接就轉角度∼只能說他媽的訐


您怎麼不舉虛數 i 或 j 來作例子 ?

我都說習慣上是用 V = I R 來寫, 但我同時也說 不是只能這麼寫。 我當然也可以拿出我電磁學的課本來講,但這沒有意義, 而且,偏離這個討論太遠了。


另外您舉的這本書, (1) 的最右邊 作者是要寫 600 (degree/sec^2) 嗎 ? 連這種都錯的話, 應該是要退稿的。

LALALOVE 2013-11-28 04:18 PM

引用:
作者奶油銓
您如果問說,

(1+100)+(2+99)+...... 這個加法算式寫成乘式該怎麼寫才對, 我會覺得要寫你文章裡面寫的那種,因為小二的課程在學這個。

拿交換律來講的,直接請問他 : 沒有先定義乘法,哪來的交換律 ? 有好多種 "乘法" 沒交換律,為什麼? 因為定義使然。

附上計量單位來講的,也可以請問他 : 到底您覺得要計算買 12 隻8元 的筆一共要花多少錢 ? 該用哪種加法來算 ? 再來看那種加法定義上是寫成哪種乘法就好。

並沒有規定說,只能有一種算法是對的,就像您舉出的部編版課本,裡面就有一題是寫 3x4 或 4x3 都可以的情況,但這根本就不是因為有交換律才導致的結果。而是因為採用的加法方式不同,才導致的。但這一題真的也可以這樣看嗎 ? 我個人是懷疑,至少我沒有看到有什麼說法讓我相信說買12隻8元的筆,該用12+12+12+12+12+12+12+12 這種加法算式。

小二的數學,就是用小二的方式...

剛才去找了國小數學的課綱(100年實施)

http://teach.eje.edu.tw/data/files/class_rules/math.pdf

關於我們在討論的問題,恰好在57、58這兩頁有提到





再強調一次,關於您對乘法是由連加而來的見解,我完全認同

但那是在教學上

而在紙筆測驗的題目,除非要求學生在考卷上詳細寫出思考過程,否則不會有那種找學生來問的情形

試想,這若是數學競試或是聯考的題目,閱卷老師有可能去找學生來問嗎

所以以這個題目來講,閱卷老師只有打勾打叉兩種選擇,更何況這一題還是選擇題

這也是我一直說,問題是出在這個「問題」出得不好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34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