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買零嘴有感,關於成分表,與碎碎唸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40413)
|
---|
引用:
這影片我之前看過也覺得有道理 後來我跟上海人 重慶人 以及美國人一起出差去大阪吃拉麵 他們也都說鹹之後 我覺得日本拉麵就是單純鹹了 沒那麼多廢話 |
引用:
一視同仁是不是? 那食品裡也還有其它添加物 是不是也應該把它們的味道全部寫出來? |
拿藥一樣,必需標示副作用.....到底要不要睡
![]() |
引用:
我是OK啊∼∼∼,至於要怎麼去表示這些味道,就看廠商的用字遣詞手法了。 |
引用: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
引用:
那個鹹是指鹹蛋黃,是食物名稱的一部分,也就是鹹蛋黃口味的方塊酥 鹹蛋黃跟蛋黃是不同的東西,不能亂捨去,就像甜菜根、辣椒、苦茶、鹹魚一樣。 |
引用:
臺灣在地出產的“蛋黃”“本身“是鹹的嗎? 或著說,雞下出來的蛋就已經是鹹的? 還是把蛋黃再去加工再製成鹹的? 至少辣椒本身就是辣的吧? 甜菜本身就含有糖分吧? |
也進來說廢話。
1. 所謂「正鹹」,只是一種說法與與猜測,大概吃鹹魚也是正鹹,菜脯也是正鹹。 每個國家習慣的甜度鹹度不一樣,他們不覺得鹹只能表示每個國家口感不一樣。 到了美國,一堆甜食甜得要命,大部份美國人不覺得,所以因為台灣人不懂『正甜』? 你說呢? 難道你不知道『可樂也有鹽』?不信你去看成分。 2. 是的,台灣的口味「偏甜」,不過,這是一個比較級。 台灣的料理的確「偏甜」,但說起吃「甜食」台灣還落在後面很遠。 況且,前面說過,有點料理概念的人都懂,料理要使「口感豐富」甜與鹹經常會並存。 有回參加一個課程,其中一個活動是某餐廳大廚教我們做簡單沙拉調醬, 用Balsamic醋(歐美常用的葡萄醋,好的Balsamic跟好的紅酒一樣貴) 除了加橄欖油,鹽、一點蜂蜜、一點醬油、一點胡椒粉等等..... 是的「鹽、蜂蜜、醬油」,廚師就提到,蜂蜜不要忘,否則口味沒有層次.... |
...這得感謝....那些食品化工家啊
不這樣標示..你可能會吃到 沒芒果成份的芒果蒟篛 假鹹蛋黃的鹹蛋黃方塊酥 你知道,香精這東西,啥口味都有... http://boss.gog.tw/ 本站所有香料大多為2000倍數,香料1cc,水量2000cc,為正常的香氣。 配上食用色素...再調製過,沒食物原形,怎麼分辨? https://detail.1688.com/offer/54783...88710.35.wSs80y 連鹹蛋黃口味都有... 就普通雞蛋蛋黃,加色素調色,加增味劑...就變鹹蛋黃了.... 要吃多鹹?就加多少鹽..... 假蛋黃... https://kknews.cc/zh-tw/news/n4lzm3.html 有可能...但是利差太小.. |
又來了,閣下真的是超級鑽牛角尖的
我們的做法基本上跟國外類似,怎麼就沒看到國外就通通拿掉這麼多標示? 連過敏原也在靠邀,那個過敏原標示原則上就是與國際上做的方式差不多 也許你覺得是脫褲子放屁,但如果你這個不要求,相信廠商標示的方式會百百種,真的對特定過敏原有反應的人,請問他要怎麼找到這類標示來幫助他? 搞不懂就不要在那邊扯了,回去繼續鑽你的國文牛角尖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2:13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