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您的住址: 陣亡者的靈堂
文章: 3,185
|
引用:
不同人做一樣的事會有不同評價、不同解讀 誰沒有雙重標準? 這是全世界人類都會有的心態! ![]() 我對世界的認知 有時也會跟客觀事實產生差距 但我還是不信客觀事實 只相信自己的主觀認知 我知道還有一些人也是這樣 而且我們人數多到還有同溫層 很厚 ![]()
__________________
![]() 此文章於 2022-06-26 08:40 PM 被 healthfirst. 編輯.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28
|
__________________
我只是一個活得有點久的小屁孩。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17 您的住址: 象山公園
文章: 2,801
|
引用:
靠北,鄭州人才樓能蓋成這樣真的很掉漆...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17 您的住址: 象山公園
文章: 2,801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您的住址: 陣亡者的靈堂
文章: 3,185
|
以後惡意不結婚
惡意不生子 都會有相應的懲罰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17
文章: 46
|
建議中國改,買保險套就是預謀殺人
![]() ![]()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47
|
中國這些新聞如果是真的, 就是他們的官員過了2代以後, 腦子開始糊了.
說真的明星官員都集中在蔣經國, 李光耀, 還有當時中國那一位(忘記名字). 之後很多都是隨便過, 不論兩岸, 新加坡還好一點, 逼死官員真的有效... 這很符合生於安樂, 死於腦子變差. (不一定死於憂患, 反正死道友不死貧道)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15
文章: 211
|
有一種奇怪的想法。
屯房稅應該在新建好,買賣房屋時就交。 假設未來二十年內,你都是自住,那麼遂年返還到你的貸款上。 舉例。 一千萬的房子,自備三百萬,七百萬是貸款,但事實際上你借的是七千萬。 換句話說,如果未來二十年內,你買了第二間房,那你原本每年還三十五萬,就要依比例調高。 越早擁有第二間房,還款比例就越高,如果還有第三間就是加倍。 也就是說,七千萬減七百萬後得六千三百萬。如果你老實的花二十年還完,那就會只還七百萬加利息。 如果你沒有,你就要超額還款。 房屋的交易費用,就算你是老實的購屋人,你也有可能中途需要賣房子。只要名下只有一間房並且是自住房,不論已經繳完貸款與否,只要在購買之後的五年內不賣出,五年後皆可以原購入價賣出,但不能超過。考慮到通膨,五年後原購入價其實只會比五年前更低。買方也得是同樣條件首購且自住,名下未有任何房產。 意思是裝潢費用是你自已的事。 如果買方不是首購自住,名下有房產者,課以前述屯房稅,如果賣方七千萬貸款購買,就是轉嫁給買方。如果非貸款購買的賣方,則向買方課超額成交稅,強迫未來二十年內不能賣出,辦法如前述屯房稅。 五年之內要怎麼處理我還在想。 持有的費用應該永遠以首購、自住免稅,二購者加百分之十的房價稅,不是房屋稅,是以你成交的價格課稅。而且只有頭三年不增稅,第四年後遂年增加比例。可以超價增稅,也就是說第十四年是百分之一百一十的房價稅。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47
|
其實不用任何為了首購著想, 真的, 不然是永無止盡的麻煩.
直接實價課稅, 然後固定比例, 通殺的方式, 讓房地產變成無法炒作. 固定比例的意思就是flat tax rate, 不論身分對象, 通通一致稅率. 痛苦幾年後, 市場自然會重新平衡. (開任何後門, 在這個社會以及人種, 一定會被濫用, 沒有例外)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3 您的住址: 長野
文章: 434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