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17 您的住址: 象山公園 
				
				
					文章: 2,816
					
				 
				 | 
	
	
		
		
		
									  
 引用: 
	
 查了一些舊日記跟EMAIL,那臺電腦的第一顆CPU是486-SX25, 但是賣到我手上的時候已經升級成了486DX-33。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17 
					文章: 524
					
				 
				 | 
	
	
		
		
		
									  
		
		 引用: 
	
 724、744我也曾經看過聽過, 當時已經是win98時期, yamaha推出的音效晶片都比較注重MIDI(XG規格), 其餘的3D音效、音質、CPU使用率方面都被他廠屌打, 最後有推出754,不過沒幾間廠商推出產品, 主因還是AC97音效太過普遍,趨近於免成本, 又98若是用上WDM驅動程式又有OS內建的GM/GS軟體音源可用, 音效卡也是在該時期就沒落了, 一堆台廠推出的音效卡就幾乎絕跡....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ug 2002 
					文章: 1,052
					
				 
				 | 
	
	
		
		
		
									  
		
		 引用: 
	
 今天幫一家公司規劃視訊會議企劃案,突然又想到這一帖... ES1370晶片做的音效卡,曾經做出PC音效發展史上一大創舉,它是第一個實作"環繞"音效的音效卡。 它的作法很簡單,透過驅動程式介面去切換,把line in 孔當做第2對喇叭輸出孔,這樣就成為第一個支援4支喇叭的音效卡。 現在環繞音效、3D音效技術很氾濫,聽起來不算甚麼,但在25年前PCI64就是第一名。 此文章於 2021-11-09 05:19 AM 被 linuxwuo 編輯.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17 
					文章: 524
					
				 
				 | 
	
	
		
		
		
									  
		
		 引用: 
	
 印象中當時的主流產品都是雙聲道去模擬3D音效, PCI64是優先支援4聲道的音效卡之一...(至於是不是世界第一,待查XD) 只不過這ES1370的優勢整個被creative給糟蹋了, 他是早期creative只要OS改朝換代就不提供驅動程式的成員之一, 我之前的回文有些錯誤,在此修正一下, ES1370在2000、XP底下是完全沒半個creative提供的驅動程式可用, 只能用MS提供的基本驅動程式而已, 什麼EQ調整、midi音色掛載都不能用, creative就是想逼你去買ES1371他小改款的產品(用上的符合AC97規範的codec)...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ug 2002 
					文章: 1,052
					
				 
				 | 
	
	
		
		
		
									  
		
		 引用: 
	
 PC 用音效卡技術進入到3D音效,並且開始普及那是非常後來的事。 (PCI64 頂多叫多聲道系統,但跟3D音效扯不上邊) 3D音效一開始也是百家爭鳴,好不熱鬧,但也彼此不相容,造成普及有困難。 我記得最早進入這個領域的廠商是Aureal的A3D技術,當時號稱是美國NASA的音頻處理特效外包商,手上擁有非常多的"軍事"級別的音頻處理專利技術,後來冷戰結束開始轉做民用就是A3D技術,結果出一片PCI介面音效卡後就破產倒閉了,原因其實就是技術百家爭鳴,軟體應用支援沒跟上來。 當時競爭的技術還有Creative Labs的EAX、Sensaura、Qsound 3D、SRS (這個後來被微軟買了授權包進內建的Windows Media player).... 最後微軟作為作業系統廠商提出DirectSound 3D(DirectX的一個子集),就一統江湖了。 近年才有傳統家庭劇院大廠開始進入這個領域,Dolby Surround Sound 與DTS Headphone: X 以上最可惜還是Aureal的A3D,理念與實際測試效果都不錯,錯在沒有大咖支持,讓優秀的技術被市場淘汰。 樓上提到一堆當年經典音效卡,就是沒人提及到以下這一張...可見Aureal當年... 此文章於 2021-11-20 01:28 PM 被 linuxwuo 編輯.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ug 2002 
					文章: 1,052
					
				 
				 | 
	
	
		
		
		
									  
		
		 引用: 
	
 creative 糟蹋很多很有潛力的音效卡產品,ES1370只是其中之一,後來的Live、Audigy系列產品,常常為了市場區隔故意封印晶片能力。 一堆高人幫這家廠商音效卡產品寫第三方驅動程式,請問除了Creative Labs享有這份尊榮外,還有那一家音效卡廠商有?? 更扯的是...還超級愛告人的...不惜得罪全世界重度數位音樂玩家。 連義務無償幫忙整理驅動程式供人方便下載,也被發信警告要提告,以前架在學網的老伯硬體小站就這樣結束掉。 這家公司還能活到現在我都覺得是奇蹟。 此文章於 2021-11-20 01:27 PM 被 linuxwuo 編輯.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17 
					文章: 524
					
				 
				 | 
	
	
		
		
		
									  
		
		 正確來說, 
				
		
		
		
		
		
		
		
		
	
	aureal這間公司在PCI產品線上有兩代產品, au8820、au8830, 分別支援A3D 1.0、2.0, 其中au8830還出了一張名卡--Diamond Monster Sound MX300, 可是後來就因為被AC97板載音效、ESS的solo與creative的LIVE!聯合夾擊, au8830的銷量並不怎麼樣, 導致aureal被creative收購,就沒有然後了XDDDDDD 至於creative labs這間愛告人的新加坡公司, 只能說很會維護自身權益啦, 畢竟修改驅動程式涉及反組譯,會影響到自家產品規劃, 現階段也是一堆硬體廠商對這個很反感啊, 甚至是連玩家在自家空間放公版驅動程式也不行, (十幾年前nvidia就這麼幹了,當時此政策實施之後, 台灣一堆校園FTP裡面一堆舊版本驅動程式被迫清空) 只能說這些硬體廠商真的是很行... (近幾年realtek也在實施此政策了)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台南, 台灣 
				
				
					文章: 3,705
					
				 
				 | 
	
	
		
		
		
									  
		
		 PCDVD到目前最還吸引人之處大概就是 
				
		
		
		
		
		
		
		
		
	
	每過一陣子就有機會出現不同領域的考古文 時代在進步但偏偏就是這種考古文特別好看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Nov 1999 您的住址: Arlington, Texas 
				
				
					文章: 6,045
					
				 
				 | 
	
	
		
		
		
									  
		
		 >>更扯的是...還超級愛告人的...不惜得罪全世界重度數位音樂玩家。 
				
		
		
		
		
		
		
		
			>>連義務無償幫忙整理驅動程式供人方便下載,也被發信警告要提告,以前架在學網的老伯硬體小站就這樣結束掉。 這讓我想到了DearHoney的網站,2000年初頭有人在他的討論區裡提到SoundBlaster Live!的驅動程式可以怎麼改,讓低一階的SBLive也能使用高階卡某些能力什麼的,具體內容我也不記得那麼多了,反正貼出來之後創巨公司就找香港的律師事務所寄信過來警告要求刪文,所幸在網友鄉民的法律協助支持之下,DearHoney站長擋住了對方的壓力,那篇網友貼文也沒刪掉,印象中創巨公司也沒後續的法律行為。 
				__________________ 
		
		
		
		
	
	My PC: AMD Athlon64 3500+ S939 2200mhz Corsair DDR500 512MB*2 Abit AV8 K8T800 Pro Hitachi HDS72251 6VLAT80 SCSI Disk Device 160GB/8MB Buffer Pioneer DVD-RW DVR-110D LITE-ON LTR-52327S USB2.0 CD-RW PNY Verto GeForce 6800 GT 256MB Linksys Wireless-G PCI Adapter Creative Sound Blaster Audigy 2 ZS ViewSonic A71f+ ViewSonic VX2025WM Creative Inspire P5800 ASUS A2428PDV Microsoft XBOX 360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17 
					文章: 524
					
				 
				 | 
	
	
		
		
		
									  
		
		 引用: 
	
 PC DIY最輝煌的時間約莫就是486~Pentium III(1990~2002)這段時間吧, 在這段期間之內,音效卡、顯示卡都是各家爭鳴, 板卡廠商至少6間以上, 可供選擇的項目都是幾十項可以選,產品差異性也頗大, 哪像現在玩電腦,除了玩超頻、搞散熱,就是在玩電子花車, 在硬體功能上根本沒什麼可調性了... 當然討論就特別少...也比較無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