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碎石堆緩衝區
文章: 1,807
|
引用:
正片 ?負片 ?
__________________
「優雅ズ舞よ」∼ロ③ДワКиャみ∼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4
文章: 1,949
|
引用:
那只是你看慣了數位機的顏色,以絕大部分電腦看的底片機,顏色還原表現而言數位機絕對優於底片機,LOMO也不是畫質優異取勝,而是因為他的"表現"特別 台灣會拍好底片的人不多,會用好的底掃掃出超越數位表現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也不便宜),我相信你朋友應該比較難是少之又少的這塊客群 而底片真的好看的除了燈箱正片,負片手工放像與好的沖洗功夫也可以達到不錯的效果,但後者應該差不多快絕跡了 我也玩過不少底片,現在還是全數位了,桃園沒有好的沖/光碟店家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3 您的住址: 美麗小鎮上
文章: 210
|
例如說一個訊號
類比是連續性的全紀錄 而數位化是將訊號截取然後化為0.1來計算 連續性的紀錄與截取的紀錄是不是在色階的連續性有差別?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4
文章: 1,949
|
引用:
大部分人看的是轉數位檔,甚至現在洗照片都是底片掃過後沖洗,基本上就是數位vs數位,所以說真的在台灣的底片環境討論底片很強這件事情沒意義,最末端都是數位產物 |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y 2005
文章: 33
|
數位化係必然的趨勢... 事實上也是如此啊!!
傳統底片有其優點, 但是撇除底片 (不管正負及彩色黑白) 本身的特性, 最大問題依然是在沖洗這個關卡上! 沖洗做得好或不好, 甚至差, 變成決定了底片生存空間還有多少的決定因素, 老實說現在還有多少家沖洗店真的可以把一捲負片沖的正正常常呢? 這個問題我想也不用太多說的了! (正片也許會好一點... 但是不等於真的不會出問題啦!) 而討論負片洗照片的效果... 真的要跟數位分隔出來的話, 就請用回傳統的那種射印機而不是近代的 "先掃底片再列印" 的 "鐳射相紙打印機"~~~~ 曾在沖印業幹了近十年的經驗 (外加拍了近廿年底片的經驗啦)... 傳統底片的連續調的效果依然比數位的好... 但前提是用老式"射印" 下才有, 用像 FUJI 的 Frontier 系統的數位系統就衹可以 跟數位相機差不了多少, 原因是對底片 "先掃描再輸出" 的部份上矣! (用獨立的底片掃描器掃描底片再塞回同一台 Frontier 輸出, 效果比用 Frontier 控制台上的底掃好太多, 問題是太花時間, 老闆/主管們自然不會讓同事們這樣搞!) 而 Frontier 這類的機械最強項目是自動校正掃描器及相紙輸出 的部份, 其他嘛? 把它想像成一台超大台 (?) 又用傳統相紙做輸 出的彩色鐳射打印機就好了~~~ 換句話說, "垃圾入, 垃圾出"矣!! 另一點要留意的是, 近代的數位相機及數位沖印系統間的整合問題, 以前... 算了吧, 根本就是各做各的; 後來就整合得很好, 這點是傳 統底片不可能做到的, 而像 APS 那種根本就是 "頂空檔" 的東東, 就算有都等於沒有就是了!! 最後, 數位相機有一點是贏定底片的, 就是高感度這一點, 底片要搞高感太難, 不然就是成本太高, 數位就易搞太多; 但是底片也有好處... 就是不如有感應器積塵/刮花/死壞點或是拍 鐳射表演後陣亡的問題... 但是要沖洗成照片的話... 現在而言用 數位是相對方便就是了!! 以上個人見解!!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n 2002 您的住址: 北台灣
文章: 140
|
其實各有擅場,不同的是付出的金錢與心力
數位搞的好最簡單衝高階機,花錢 底片想搞好,進階點送滾筒掃描,也是花錢 數位想弄好其實技術含量不亞於類比,但品質掌控比類比方便不可否認 我個人以為無所謂有沒有意義 意義端視於每個人著重的地方,這一塊能玩的東西太多 色彩、細節、過程、樂趣、方便...... 小弟是認為類比如底片至今尚能有一席之地 一定有其某方面的優勢,雖然已潰不成軍 題外話 讓我徹底放棄底片的判別標準很簡單 某天「風景写真」裡出現的作品絕大多數皆以數位器材拍攝 其實我也真的很想以六萬的價格買到如NIKON F6等同品質的135數位全幅機 現在真的還是太貴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4
文章: 1,949
|
引用:
說得真好,底片有個很大的好處沒提到,就是無熱噪問題,所以拍星軌只需要簡單的彎踏取就好 另外底片機也不用擔心鏡頭的許多光線造成的畫質下降問題,而且縮小光圈也不會造成繞射 不過我也放棄底片很久了,底片機全部放防潮箱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魯西伐
文章: 1,103
|
不只是放棄底片,根本是放棄拍照了
![]() 底片不方便數位不好看都沒辦法. 所以選又方便又爛的..只留一台DC作紀錄用.
__________________
~我要去伊斯坎達爾星~ 此文章於 2013-08-17 12:29 PM 被 kize 編輯.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Feb 2003
文章: 406
|
兩者都可以有很好的輸出, 但從純技術面來說, 鮮少人懂得兩種系統從拍攝到顯示的差異. 因此最後都淪為數位愛好者跟底片愛好者個說個話, 變成主觀意識 (也沒有什麼不好, 去餐廳吃飯也是如此)
此文章於 2013-08-17 12:30 PM 被 anomaly 編輯.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Nov 2003 您的住址: ROC
文章: 1,204
|
引用:
我個人覺得是.
__________________
期待入手 Nikkor-N Auto 28mm F2 AI改 Leica 50mm f/1.0 NOCTILUX-M 莫名其妙入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