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市南屯區
文章: 643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00 您的住址: taiwan-roc
文章: 235
|
TO JON
香港好像是免關稅的國家吧.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0
文章: 118
|
哇,看來各位大大都有切身之痛
![]() 可能是我運氣比較好還是見識比較少,我這8年來從未被打過稅,親朋好友,同學之間也都沒有人被打稅 ![]() 不過之前就是聽說會被打稅,才東問西問,最後的結論就是東西重新打包,並且低報,由貨運公司直接送貨到家,由於報貨單上說是舊音響,據說是不會打稅,就算打,全新4000美金那我說是二手報1000~1500美金, 就算30%也不過300~500美金,250000-157000-15000=78000,還不錯啦 ![]() 說了這麼多辦法,如果各位還有新方法,也歡迎提出作參考! To pepsi兄: 不一樣啦,您應該是郵購直接寄回吧,那就真的只能碰運氣,看海關人員心情好不好,有點像去簽美簽 ![]() 重點是請朋友重新包裝,換外箱,說是二手舊貨,就好像汽車若新的帶回國,關稅保證嚇死你,但故意放一年,說是二手自開那稅就差多了! 這些都是許多老華僑教的方法,算是正當的"節稅" ![]() [這篇文章曾被 jon 重新修正編輯過 (時間 04-23-2001).]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00 您的住址: 神岡鄉
文章: 864
|
to 巴斯兄
香港說是個免稅的地方沒有錯..不過只是講好聽的..在香港買歐美進口的東西沒有比較便宜.. 有些還比台灣貴..不知道這個稅是免到那裡去了 ~~去香港去過四次的小弟深深的經驗..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0
文章: 118
|
TO pepsi兄:
嗯,說起來要感謝的人不少勒,有些求學時的同學就是當地的華僑,一直以來都還保持聯絡,現在的ICQ,Email又很方便,所以就想到請他們幫幫忙 ![]() 不過也不是每次運氣都好的,記得當初簽美簽,就是好幾次不過,明明什麼都準備了,但他們看你不順眼就是不給,後來我也懶得準備什麼了,反正有空就直接進去試,什麼也沒帶,這樣竟然就給我過了,還一次5年 ![]() 所以我得到一個結論,簽證和海關都一樣,因為這些人都可以很主觀的給你放行或刁難你,要照一般手續,就完全看對方的心情了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00 您的住址: taiwan-roc
文章: 235
|
其實有一些的辦法我覺得是以你個人的想法啦
我看了那麼多的發言我也有感而發提出我的一些感想 例如被海關課稅一事 您認為您可以避免或是以就東西低報//結論就是東西---"重新打包"---,並且---"低報"--,由貨運公司直接送貨到家,由於報貨單上說是--------"舊音響"-----,-----"據說"----是不會打稅,// //重點是請朋友-----"重新包裝,換外箱"-------,說是----"二手舊貨----",就好像汽車若新的帶回國,關稅保證嚇死你,但故意放一年,說是二手自開那稅就差多了!// 我也是消費者我當然也想買到便宜又好的東西您所說的確實是一個可以去試試的方法 但我也曾經作過生意 如果一個生意人士走法律的種種漏洞逃稅 低報貨物價值......然後剝削消費者那是不應該的 但如果做生意是正正當當按照規定辦事 實實在在的做生意 成本會高出一些 價格高對於銷售一點好處都沒有 我想人和一個公司都不會笨到把自己的價格拉很高 賣一個賺十個 但一年只賣沒幾個 薄利多銷是好處多的方法 但是如果大家在這板上公開的又提出一些不是正常做法 然後可以買到便宜貨物 而又以此法攻擊別人所販賣的價格高 我會認為這樣無疑是有刻意在打壓 刺傷正常的公司與體制 我想每依個人都有自由發表意見的看法與做法 但要設身處地的從各個角度去做審慎的思考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但有時也多為別人用心的想想 紙短情長 言盡與此 我覺得這是直得大家好好的去思考的空間 [這篇文章曾被 巴斯 重新修正編輯過 (時間 04-24-2001).]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0
文章: 118
|
To 巴斯兄:
可能您我想法不同,您是站在廠商立廠,我是站在消費者立場,但我要重申,今天若國內代理商有如您所說賺取合理的利潤,我想沒有人願意想盡辦法,從國外自己帶東西回來,不但麻煩,而且還要等一段不少的時間 同時,這些方法是很正當的,合法的,請注意,我們是消費者自用,並不是拿來營業利!!! 您提到薄利多銷,但試問,有多少代理商拿到獨家代理權後真的是薄利多銷?大部分靠著獨家,以國外雙倍的價錢出售,但國內消費者以前因為資訊較不發達,或是其他因素,不得不接受,我曾舉中華電信為例,在獨 家時,其費率居高不下,而今呢?我想大家有目共賭 若兄有出過國,請問兄在國外買任何衣物,回國時進關都會照定價報嗎?我想不會吧,關於低報貨價,其實嚴格說來也不算低報,今天,東西我只帶一套回來自用,本來就應該有一定的減免額度,但海關人員卻有可能以 其他名目來打稅,當然,他們是怕有人跑單幫營利,也無可厚非,故以我建議,將東西請人在國外拆封,拿掉保證書,如此一來就變成二手的,然後價錢自然減少,這是很合理的,二手貨品減半甚至1/3無不妥之處 再次說明,提供這些方式,只是希望能讓大家以合理的價錢買到東西自用,不是拿來營利的,相反的,若國內的售價調到合理,我想沒有人會自找麻煩的,至於什麼叫合理,我以反證法來說明,今天美國的國民所得比台 灣是高是低?這點就算不論,以國外的價錢,台灣要賣至兩倍,如果這樣叫合理,那我不曉得什麼叫不合理 至於推論的部份,確實是有的,因為小弟至今以這種方式從未被打過稅,而且小弟並未帶"音響"這種東西回來,只是聽朋友用過此一方式未被打稅,但不是親身體驗,為避免誤導,所以我才用"據說",但其他東西諸如 錄放影機,DVD機,電腦等,我倒是自己帶過好幾次,當然沒被打稅囉 ![]() [這篇文章曾被 jon 重新修正編輯過 (時間 04-24-2001).]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0
文章: 118
|
To 巴斯兄:
//但是如果大家在這板上公開的又提出一些不是正常做法 然後可以買到便宜貨物 而又以此法攻擊別人所販賣的價格高 我會認為這樣無疑是有刻意在打壓 刺傷正常的公司與體制// 兄這頂大帽扣得我好重,小弟承擔不起, 關於弟提供的一些方式,請問哪一點是"不是正常做法"?弟以為若是靠關係走後門,可以拿到低價物,那才叫不正常做法,今天,我所提的售價全是國外網購上的訂價,甚至還沒有殺過任何折扣,所以任何人在國外 都可以用這價錢購得,所以這是很正常的購買!何不正常之有? 至於便宜,或許是兄習慣台灣的不正常高價,反而將正常的價錢想成便宜貨物了 而其次,如何運送回國,就是經驗談了,提供方式全都是"合法"的, 這就像報稅一樣,逃稅和節稅是不同的 至於"刻意在打壓 刺傷正常的公司與體制",我想SIS兄,周Sir兄應該很清楚,弟不過是音響的新鮮人,完全靠各位大大的指導,才對音響有初步的認識,幾個知名品牌小弟還是上了PCDVD後才得知的(如M&K,AT...)如果說我是在刻意 ,我想,這實在是說不過去,至於正常的公司與體制,我想請問兄,其他家公司就不是正常的公司嗎?可以用與國外差不多價錢在國內販賣的公司就不正常嗎?當然可能國外廠商價錢較硬,但再硬,會硬到國內售價高達 國外兩倍嗎?弟也曾在幾家外貿公司待過,我想內情就不用提了,簡單的說,你以為夠便宜了,其實至少離成本還有一段距離呢! [這篇文章曾被 jon 重新修正編輯過 (時間 04-24-2001).] [這篇文章曾被 jon 重新修正編輯過 (時間 04-24-2001).]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新店
文章: 201
|
jon兄說的好!掌聲加油
![]() [這篇文章曾被 DV 重新修正編輯過 (時間 04-24-2001).]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0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25
|
請問所有的mk的重低音都是密閉式音箱的設計嗎?
|
![]() |
![]() |